夏仁虎

更新时间:2024-08-28 20:16

夏仁虎(1874~1963),南京人,字蔚如,号啸庵、枝巢、枝翁、枝巢子、枝巢盲叟等。他兄弟五人,即夏仁溥、夏仁澍、夏仁析、夏仁虎、夏仁师,排行老四,乡人成其为“夏四先生”。夏仁虎自幼聪慧,在兄弟五人中,以他的学问事业最为突出。

人物生平

夏仁虎生于书香门第,3岁开始识字,启蒙的是他的母亲。7岁就会对对子,伯父出上联“犬吠千门月”,夏对下联“鸡啼五夜霜”,可见他的早慧。儿时他还常常偷看小说。11岁师从江南名家陈作霖,学作文章。但他偏爱诗词,不喜八股。有一次他在雨夜偶得断句:“窗外芭蕉篱内竹,一般夜雨两般声”,陈伯雨谓有词意,于是有“两声词人”之号。一说是有一次赶上秋风夜雨,忽得句云:“篱外芭蕉,窗前竹叶,一般风雨,两样作秋声。”遂有“两声词人”之目。不过自幼“不喜八股”大概给他带来了一些麻烦,应童试考秀才曾一再落榜。后来他回忆说:“余应童试亦再黜,至今思之,头犹作楚”。事隔多年想起来还头疼,真是印象太深刻了。

光绪十七年,夏仁虎这年18岁,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考中了秀才。古代学宫旁有泮水,童生考取秀才后,要到学宫明伦堂谒学老师,曰“入泮”。夏仁虎是光荣“入泮”了。次年,夏仁虎因岁考成绩优异,补上了廪生。这在当时更是一件很风光的事。清制秀才必参加岁考,考不好有可能被黜革,很严格的,所以过去有俗话说“秀才怕岁考,叫花子怕狗咬”。

光绪二十一年,22岁的夏仁虎,因其出色的才学受到当时江苏学政龙湛霖的赏识,被选送江阴南菁书院深造。该书院系光绪中黄体芳任江苏学政时所建,不课八股,而以博习经史词章为主,兼及于小学、天文、地理、算法之类,是很有名的。夏仁虎回忆当年的“同院生多贵家子弟,酒食征逐甚繁”。夏仁虎和他们闹不到一起,“唯日坐藏书楼,泛览载籍,学识始少进。”

光绪二十三年,夏仁虎24岁。这一年对夏仁虎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年代,甚至可说关系着他的一生。他参加萃科考试,成绩突出,录取为“拔贡”,有了直接去北京升学或作官的机会。唐宋本有“选粹“之制,“拔贡”之名始于明代。清制有岁贡、恩贡、拔贡、优贡、副贡,称为五贡,而拔贡最难。萃科定十二年一次,于酉年举行。夏仁虎录取为拔贡,是他极感自豪的事。30多年后他提及此事,说是“萃科旧制,阅十二年逢酉一举,县拔一人,殆同汉之茂才异等,非唐宋明经榜所得拟也”。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清朝戊戌变法那年(1898年),25岁的夏仁虎以拔贡身份到北京参加殿试朝考,成绩优秀,遂定居北京,开始了他整整30年的官宦生涯。他是晚清的秀才、拔贡、举人,刑部、商部、邮传部的小京官。辛亥革命后,他先后在民国北洋政府交通部、财政部为官,并成为国会议员。张作霖入关后,夏仁虎先后担任国务院的政务处长、财政部次长、代理总长和国务院秘书长。1927年北伐战争爆发,北洋政府作鸟兽散。1929年,时年55岁的夏仁虎弃官归隐,专事著书和讲学,担任了北京大学讲师和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抗日战争期间,日寇妄图拉拢他,他毅然拒绝的日寇的利诱,保持了民族气节!新中国成立后,他成为中央文史馆馆员。晚年的夏仁虎尽管双目失明,仍然笔耕不辍,直到1963年在北京逝世,享年90岁。夏仁虎和妻子张玉贞有八子一女,其中第六子夏承楹的妻子便是伟大的女性作家林海音

人物著作

诗、词、文集类

《啸庵诗存》六卷,民国十四年(1925)刊行。

《枝巢编年诗稿》继《啸庵诗存》新增七卷,总十三卷,四册线装,民国二十三年(1934)刊行。

《和陶诗》(《和陶渊明诗》一作《和渊明诗》),四卷,民国三十一年(1943)傅增湘为印行。

《枝巢新乐府》四卷,就北京沦陷时所见闻作,寄其愤慨。已成稿,生前未出版。

《枝巢歌曲》四卷,已成稿,生前未出版。

《枝巢九十回忆篇》五言长诗,1963年在香港印成。

《啸庵词》七卷,1911年3月自序于大梁(开封)行馆,刊于民国二年(1913)秋。

《梁尘词》一卷,民国十八年(1929)刊。

《淮波词》一卷,民国十八年(1929)刊。

《零梦词》一卷,民国十八年(1929)刊。

《燕筑词》一卷,民国十八年(1929)刊。

《和阳春词》一卷,民国十八年(1929)刊。

《和姜白石词自制曲》一卷,同时作者十余人,民国二十七年(1938)张伯驹印行。

《啸庵诗词稿》一函四册,内收《啸庵诗存》六卷,《啸庵词稿》四卷。

《枝巢文稿》四卷,初刊骈、散未分,后重订以类从,改题《啸庵文稿》。

《啸庵文稿》一函二册十卷,正文前又署《啸庵骈散文稿》。民国十八年(1929)刊行。

《诗文词近稿》三十卷,已成稿,生前未出版。

风俗、掌故类

《旧京琐记》一函二册十卷。

《旧京秋词》一册,收入“燕都风土丛书”,张次溪校,民国二十八年(1939)刊行。《清宫词》一册二卷,民国三十年(1941)由北平师范大学印行。

《岁华忆语》一卷,记南京风习,载民国三十七年(1948)《南京文献》第十三号。

《枝翁残笔》稿本一册,部分刊民国三十七年(1948)《北平日报》。

《北梦录》14700字,稿佚。

地方志类

《北京志》见《两志叙录》。

《两志叙录》一册二卷,刻本线装,民国二十九年(1940)刊行。《金陵艺文志》十四卷,出版否未详。

《玄武湖志》八卷,木刻线装,一函二册,有赵椿年、吴廷燮序,民国二十一年(1932)刊行。

《秦淮志》十二卷,傅岳芬序,载民国三十七年(1948)《南京文献》第二十四号。

《金陵明遗民录》十卷,为修志材料,已成稿,生前未出版。

《金陵艺文题跋》十四卷,1931年作,出版否未详。

《金陵通典》成稿否未详。

《北海小志》稿送中央文史馆,佚。

学术著作类

《枝巢四述》一册四卷,1943年北京大学排印。

《学海探源》八卷,述国学诗文体例,已成稿,生前未出版。

《学海津梁》十二卷,出版否未详。

《国策选腴分类》录《国策》中隽语,成稿否未详。

《读战国策笔记》十二卷,已成稿,生前未出版。

《今雅》五卷,一作十二卷,已成稿,生前未出版。

《笔乘补》六卷,出版否未详。

戏曲小说类

《碧山楼传奇》一册,十二折,民国十四年(1925)作于沈阳,次年刊行。

《珠鞋记传奇》戏曲,出版否未详。

《五色花》小说,在辛亥革命后创办的《都门新报》,分日登载。

《公园外史》小说,已成稿,生前未出版。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