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3-23 22:43
外部性脑积水国外文献又称其为 “假性脑积水”。临床可分为特发性外部性脑积水和继发性外部性脑积水。
外部性脑积水是指颅内蛛网膜下腔的积液增多,即颅骨和大脑组织之间的一个腔隙内水的积聚过多。正常情况下,蛛网膜下腔有少量的液体,其数量由于分泌和排泄处于动态平衡下而保持恒定。但是,如果在病理情况下如脑膜炎症和蛛网膜下腔内血管炎症和出血,则会出现脑脊液分泌增多或和排出障碍而导致蛛网膜下腔液体潴留,另外,在大脑额叶萎缩或发育不良的情况下,由于大脑与颅骨之间蛛网膜下腔空隙增大,也会出现继发性液体增多。外部性脑积水不同于通常所说的先天性或炎症性脑积水,后者是指脑室内积水增多,其结果是积水压迫脑组织而出现脑萎缩,预后差,多需手术治疗。而外部性脑积水是室外型的积水,预后较好,一般不需要手术治疗。
凡在围产期产生的对中枢神经系统造成损害的因素都有可能导致外部性脑积水。主要的原因有:婴儿在分娩时有窒息、缺氧、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蛛网膜下腔出血、额部萎缩、核黄疸、早产等。出现上述情况者可导致外部性脑积水,但也有部分患儿不能找到原因。
近50%的患有外部性脑积水的患儿生长发育正常,但也有约一半的小儿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出现不同程度的异常或遗留不同程度的神经系统后遗症。如较严重的有:瘫痪、智能发育落后、癫痫等,轻者有:运动发育迟缓、一过性抽搐发作、热性惊厥、言语发育落后、体重不增加、难喂养、易兴奋、易激惹、多动、注意力难集中、学习困难或障碍。但总的来说,最常见为:运动发育迟缓、言语发育迟缓、行为问题。
外部性脑积水多数可在半岁前发现,但在2个月龄前作头部CT或头部B超不一定有外部性脑积水的表现。如果发现有以下情况则应引起警惕:
1、多哭、易兴奋、激惹、易惊叫、惊跳。
2、睡眠不宁、易醒、入睡难、持续睡眠时间短,每日总睡眠时间〈15小时。
3、喂养困难、吮奶差,易吐奶。
上述表现虽不一定是外部性脑积水,但也有可能影响婴儿今后的精神和心理发育。
如在发育过程中发现下列有情况也应引起警惕:
1、头围大于正常同龄婴儿或头围增大快,前囟大或闭合迟。
2、反应差、迟钝、手脚活动差,对声音、色彩无反应。
3、身体僵硬伸直或轻弱无力。
确诊外部性脑积水主要靠头部CT、头部核磁共振或头部B超。头部B超价廉,许多基层医院都可做,但准确性有限(80%准确性),可作为早期筛查和定期复查的方法。头部核磁共振具有很高的准确性,但价格贵,不适宜常规检查。而头部CT是诊断外部性脑积水的主要方法,其价格相宜,且影像清晰,可符合诊断的要求。
外部性脑积水的发现在于家长的早期发现仔细观察,如发现有异常及时向专科医师咨询和检查。
对外部性脑积水的治疗,提倡越早越好,一般来说半岁以前治疗效果最理想。治疗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治疗所发现的异常,如惊跳、激惹、抽搐、瘫痪等。二是对今后在发育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异常进行预防性治疗,如运动发育较同龄儿迟缓,十五个月还未能叫爸爸、妈妈或发音不清等,需早期进行干预治疗,以保证今后生长发育正常。治疗的方法和时间需根据病情而决定,轻-中度功能障碍或发育异常者,也需治疗1-3个月以上。除医生建议须在医院住院治疗外,多数可在门诊定期复诊,由医生指导在家中治疗。 头为诸阳之会”,“脑为清灵之府”,头上布有“五官七窍”,人脑主宰着全身各部的生理功能,故又可以说“脑为精明之府”。脑的生理特点是“喜清宁,恶浊扰”。因于种种原因致使脑脊液失去正常代谢和循环,瘀积于蛛网膜下或脑室内,形成外部或脑内积水,使脑室扩大,脑组织受挤压而萎缩,导致脑功能障碍,形成所谓“浊邪上犯,清窍受阻”,甚则颅内压力升高,头痛、头晕及肢体功能失常等病症迭出。
中医以辛、苦、温、香中药组方,经鼻和口腔给药,外用和内服相结合,以辛散疏通气机,使气血流畅,苦温祛浊邪通经络,加速气血流能,使脑络得到濡养,而香窜经鼻入脑,以开脑窍醒神。使浊邪祛除,脑窍开通,神明伸张,恢复脑的正常功能和健康,以治疗脑积水。此种方法就是“通窍导水法”。
大多数的外部性脑积水可自行吸收痊愈,但有30%-40% 患者可能有运动发育迟缓、特殊的运动技能障碍、语言发育落后、学习困难、行为障碍(如多动、注意力难集中、冲动、违拗等),仅极少数可能会遗留有瘫痪、癫痫、智力低下等严重神经系统后遗症。
特发性和继发性脑积水
1.特发性外部性脑积水 表现为不明原因的抽搐或(和)头围异常增大,CT改变符合外部性脑积水特征。特发性外部性脑积水原因还尚不清楚,可能与蛛网膜颗粒的发育滞后、发育不全或功能低下有关。
2.继发性外部性脑积水 继发于脑缺氧、硬膜下血肿、脑室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膜炎以及颅脑外伤后具备上述特征者。
特发性外部性脑积水的发病机理亦不十分清楚,但多数学者认为与蛛网膜颗粒发育迟缓,吸收脑脊液的功能发生障碍有关。继发性外部性脑积水主要是因脑膜炎、脑室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等,使蛛网膜发生粘连、肥厚、增生,形成蛛网膜机械性梗阻或炎症性改变而影响脑脊液的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