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宝寺

更新时间:2023-07-06 02:40

多宝寺,位于湖北京山市小东门,原名“白鹤观”,自古名声斐然。寺内一景“多宝晓钟”,为文人墨客笔下充满别妙情致的文意表述,是京山古八景之一。

简介

据史料记载:历史上京山城内有两座多宝寺,一座是北宋乾德二年(公元964年)由铁牛禅师创建于南河畔(今京山中医院东侧),另一座为明洪武十年(公元1378年)悟铠和尚因白鹤观徙址重建于小东门(原为应德门)外。两寺同名,方位却不同,时隔413年。

多宝寺寺名与一个名叫郑文宝的人有关。郑文宝,字仲贤,福建宁化人,宋淳化四年(公元993年)进士,是北宋早期著名的书法家和诗人。宋真宗(公元998年),在工部员外郎任上被宋真宗贬谪京山监管酒税。第二年,谷雨时节刚过,他信步来到京山城外县南河畔,多宝寺住持老僧热情地接待了他,并亲自点燃炉灶,烹煮谷雨时节采摘的新茶。品茗谈禅之际,郑文宝兴趣盎然,即兴书写了《寒食日经秀上人房》五言诗相赠:“花时懒看花,来访野僧家,劳师击薪火,劝我雨前茶。”诗、书双绝的作品被僧人篆刻于石上藏于寺中,留下一段佳话。可惜这一珍品在元朝末年与寺庙一起毁于战乱。明朝时,悟铠和尚选择其“左岗右泽”的地形迁徙于应德门,重建后规模不断扩大,东至交通路、南至百花商场、西至小东门路、北至白雁庵(京山县棉纺厂附近)。寺庙拥有山门、照壁、伽蓝殿、正殿(大雄宝殿)、观音堂、讲堂、藏经阁、书房、斋房、客房、库橱、花园、苗圃、塔院和僧舍数百间,僧众达千人。正殿创建于明永乐五年(公元1408年),1535年重建过。大雄宝殿中的释迦牟尼坐像高达15米,须仰视才能见到佛面。“大雄宝殿”四字出自明代著名学者王格的手迹,这位嘉靖时期的太仆少卿认为,多宝寺规模恢宏、气派非凡,为京山县众多寺庙之首。明天顺六年(公元1462年),一位名叫祖会的和尚在正殿东侧修建了钟楼一座,铸铜钟一万三千七百余斤,与之西邻的鼓楼遥相呼应。每日清晨和尚撞钟,晚上击鼓打更,晨钟暮鼓声在县城方圆十里悠扬回荡,警人作息。“多宝晓钟”因此而名。

明正德十四年(公元1520年),寺内修建有一照壁,长30多米,高约5米,是当年寺门与大殿之间的屏风。照壁后大殿前,有一口波光粼粼的巨塘,是多宝寺的放生池。两条清澈的溪流从大殿东西两侧注入,溪流上有三座小石拱桥,曲水卧虹,世称“百步三瓮桥”。旁边还有一棵古银杏树和三棵古皂荚树,树龄有数百年。明朝时期,多宝寺塔院曾有僧人灵塔十余座,其中有:洪武十年徙建多宝寺的悟铠和尚;永乐八年、十年大规模修拓殿宇的法志和尚;天顺六年创建钟楼的祖会和尚;正德十五年重建山门、照壁的通佐和尚;嘉靖十三年重建正殿、观音堂的达浩和尚等。灵塔根据塔主人离世的时辰、功德造型各异,上均有雕刻题记。

后记

清朝晚期,僧人离散,寺庙荒芜。民国时,多宝寺大殿成为县城的私塾。1938年8月,多宝寺毁于日本侵略者的飞机轰炸。解放以后,在这片废墟上修建县人民医院。这里残存的20余个六形石墩移至烈士公园,后来,烈士公园整体扩建改造时,石墩移出公园。多宝寺“照壁”残存于今。“多宝晓钟”警人作息的钟声,依然催发人们奋进、求索。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