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心理论

更新时间:2024-01-04 18:01

企业管理的研究一直在持续,但企业最终走向消亡的趋势没有任何改变,特别是近几十年,一家优秀企业从出现到消亡反而更加短暂,国企尚且不论,仅仅国际型的大企业就不胜枚举。一个小企业的消亡其原因有千百种,挽救的方法也有千百种,但真正有实力的超级企业,其消亡的原因往往只是因为一个或两个。

时代背景

企业管理的研究一直在持续,但企业最终走向消亡的趋势没有任何改变,特别是近几十年,一家优秀企业从出现到消亡反而更加短暂,国企尚且不论,仅仅国际型的大企业就不胜枚举。一个小企业的消亡其原因有千百种,挽救的方法也有千百种,但真正有实力的超级企业,其消亡的原因往往只是因为一个或两个。

针对具备生产中心,研发中心,营销中心的这类实体性企业都有着一个决定其消失的通病。那就是“中心绑架论”。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企业一般是根据整体的利益去指导三个中心(生产,研发,营销)去完成企业的共同利益,但到了后期往往是其中的一个中心发展的异常强大,远远凌驾其他两个中心,这时企业也不自觉的顺从或者倚重于这个强大中心,长此以往,势必造成恶性循环,这个中心越来越强大,企业的决策越来越偏重于这个中心的决策,企业被这个中心绑架。更形象一些,诸如家族(家庭),在子女都年幼时,所有的子女都是顺从父母这个主导去完成父母的安排。这个时候家庭的利益是一致的,但随着子女的成长,必然有一天他会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事,如果这个家庭继续延续成家族,那么其中一个最强势的子女会取代父母成为家族的核心,但这个核心对于原有家族成员的关系和利益已经发生了改变。他(她)绑架了原有的家庭。

这样的结局就是势必灭亡,用现下最好的例子就可以诠释,曾经的诺基亚帝国,有着全球最好的研发中心,有着全球最高销量的营销中心,以及最可靠的代工企业的“生产中心”。但转眼间就走向了末路,究其原因:诚然3个中心都很优秀,但异常强大的研发中心已经彻底的绑架了企业,出现这样的结果也是一个必然。(不是他不好,而是她太好)

要避免这类悲剧,就要从根源上打破这种一个身体(企业)4颗大脑(企业主脑+三个中心大脑)的问题。方法只有一个1个身体一个大脑。即企业大中心理论SCC(supercontrolcenter)

创新点

所有职能部门目标统一,统一指挥。

核心思想

诺基亚手机逐渐衰败的背景下,分析原因,由各中心利益、目标不一致导致。故推出大中心理论,同意步调,明确目标,并通过成熟的PMC运作流程予以推演证明其可行性。

理论内容

要充分辩证企业大中心控制理论,需要充分理解这三个中心的主脑,首先需要对企业的局部中心控制成果进行辩证分析,2013年企业比较成熟的模块是生产PMC中心控制

如图1所示PMC中心控制的完善程度已经达到在十多个车间上千个零部件批量组装生产中,我们做到绝对的平衡,各成一体,并整体流水。只要企业愿意,完全可以做到仿生学的境界,如:把手边花生送进口中做一个模拟。

图1、图2对比发现,所有仿生学的模块在PMC中心控制中惊人完全一一对应。这种经过几个世纪改善进化,生产终于达到了仿生学阶段,所以要理解生产可以多高效,你只需理解你吃花生有多高效。

理解了生产的高效,再去窥探其他中心的高效。

PMC中心控制理论已经深入人心,整体结构完善,近乎标准化。研发和市场由于涉及面大,技术层次深,还没有高度认同统一模块,但整体方向一定是这个—高度仿生(中心管理化)。

很多管理者会提出疑问,这个SCC对于一个大企业来说,它的部门得有多冗杂,多低效,多难以实现。

首先如果认同整合是企业一个必然趋势,一定是利大于弊,那就按照一般做事的原则,不考虑任何因素,只要静下来去精简,改善,总结。

其实并不是摸着石头过河,用现有的生产PMC中心控制去推演,就能得出很多想要的东西。

试想,将现有PMC中心控制向前推演十几年,对于那个时期的人来说,这将是一个多么不可能完成的事,即使对于一些不了解PMC运作模式的人来说,也会觉得这个工作太繁杂了。那就让我代表这个模式下的PMC澄清一下,这个职业到底有多轻松。

每天,PMC人员最多用1小时就可以完成当天所有数据的收集整理,在最多用1个小时就可以完成指令的修正和下发。如果做不到这点,那一定某个环节出了问题,不用有任何怀疑,即使你所在企业是一个汽车生产型企业,PMC做到这点也没什么可炫耀,根源是它有一套成熟的配套机制和固定的工作流程,下面会详细解释下这些时间的分配

PMC每日打开电脑后第一时间阅览邮件,要关注一下事件:1.突发性的订单。2.不符合排产数量的出入库。3.以及极少出现影响生产的重大异常。完成这些工作需要多久,正常下10分钟。

上述工作完成后,需要马上查阅软件系统,虽然可能的异常邮件都可能提到,但软件会更完整更直观更高效。现有的ERP可以对任何超出设定的异常给出报警,如果有了软件还手忙脚乱,那一定需要恶补一下软件。10分钟也毫无疑问。

电子报表是一个补充性的东西,软件的功能越完整,需要的报表就越少。当然也存在部分企业由于特殊性,全部使用报表汇总,那只要PMC的函数没什么问题,汇总表设计的高效合理,完成所有报表的导入报警也没什么难度,20分钟也是没有悬念。

综上:T=10+10+10OR10+20<60分钟

当信息收集完毕后,怎么处理对于PMC就是思维的几分钟跳跃,然后就是发邮件,ERP中录入新数据,以及极少几率出现的修改排产表。这个过程可能回复邮件可能比较耗时,但整体这些工作完成也一点可控制在一小时内。

假设ERP这类软件功能更强大更完善,那么PMC每天只需要对着她就可以完成全部工作,那这个效率有多高,可以想想。

一个看似复杂的工作如此简单高效,源自于PMC中心控制有自己的三大法宝,1.数据软件系统.2.品质监管系统.3.标准工时&处理准则.(可参考图5),再从仿生学角度去分析

大脑控制的三大法宝:1.神经系统。2.感官系统。3.处理准则OR思维逻辑

所以如图7所示可以推演出SCC的概念图

为了确保SCC高效,也需要对应配备三大法宝,依葫芦画瓢:1.数据软件系统.2.全程数据监管系统.3.标准工时(广义)&处理准则.

软件系统应该无悬念,针对SCC使用进行整合调整,只要需要功能明确,软件调整不是问题。法宝一可以实现。

法宝2和法宝3即建立监管系统和处理系统。

三个中心首先具有以下关系:

明确图8关系后,首先要清楚:SCC管理的生产运作部分其实就是PMC中心运作部分,其运作模式完全是图8所示,那也就是说,如果市场中心和研发中心也有如此结构,那对应的部分只是各中心独立的部分。

方向没有问题,试想这三大部分如果都发展到完全仿生,标准化,那每一个部分都将是一个高效的个体,一个独立的主脑,思路清晰了,尝试去搭建另外连个主脑。

首先构建市场中心控制图(仿PMC中心)

由图9可以得出,客服部很大程度可以对等PMC中心的品质部,是这个中心的监管系统,一个最大的难题解决。市场部的处理准则已经具备很多现成的参考方法,我们仅需要整理汇总。(这里需要说明,上述结构是为了满足中心处理构建的市场结构,不一定和现有很多公司的结构一直,但我们输入和输出一致,完成的功能一致,什么结构其实并不重要)

构建研发中心控制图(仿PMC中心)

如图10所示:此研发中心是以项目作为穿插的部门结构,其流程大致原理为:项目负责人(项目组)根据市场中心反馈信息设立(修改)研发项目,并组织功能,外观等设计人员完成设计,然后协调生产中心完成试产。这属于我国较普遍的研发中心运作模式。所以研发中心的监控系统也可以确定出来为项目部。同时处理准则也有比较成熟,抄袭即可。

所有内容已经清晰,再去构建SCC中心,相对就容易了很多。

理论总结

根据以上论述,对SCC总结如下:

SCC接收的指令明确,确保所有职能部门目标高度统一,避免内部张力。

处理准则有机融合,确保指令兼顾所有部门,并相对最优。

信息收集由原来3个中心的3+3+3=9,合并为7,指令的发出由3+3+3=9合并为5.

客服部+品质部+研发项目部组成的全程数据监管机构,是整个公司的控制是一个完整闭环,避免“千里之提,毁于蚁穴”的可能。

SCC接收的目标直接,信息全面,处理准则完善。确保最终的发出指令简单,准确。

各职能部门得到的指令简单准确,可是指令的完成高效。

综上:SCC由3个中心融合,准确了信息,统一的步调,简化了指令,最终使企业简单高效长久。明确了方向,企业SCC的建立只是因地制宜,调整优化的过程。

作者介绍

刘斌,IE黑带大师,PMC中心理论领先研究人,终身绩效制创始人。

毕业于燕山大学,先后就职于北京富士康,康姿百德等大型生产制造企业,拥有10余年企业管理、生产管理经验。2007年,在PMC理论难以落地于我国中小型企业的时代背景下,对于原有PMC理论进行创新改进,创立PMC中心理论,在多家企业实践并取得全部生产指标的跃升。2009年,经济危机笼罩下,研究了多家跨国大中型企业运作,特别是在对诺基亚没落原因分析之后,提出了大中心理论(SCC),解决了横亘在管理领域内多年无法解决的问题——企业无法永久生存。同年根据对管理不断深入的理解,提出了终身绩效制度、无缝隙制度模式等理论,旨在通过绩效降低成本,提高员工满意度,从而解决企业制度执行贯彻能力低下的问题。2013年,提出了最符合我国国情的物企整合理念,从根本细节角度,剔除物流环节中的不必要成本,转化矛盾,提高了双方效益,真正做到物企双方关系由“主仆”转化为“家人”,经过多次“物流行业企业家峰会”分析研讨,此理论被公认为——具有划时代意义,给中国物流行业带来一次变革性的转机。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