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大余中学

更新时间:2024-09-19 13:43

大余中学创办于1923年,始名“江西省立第十四中学”,于1978年被确定为江西省最早的省重点中学之一。办学百年来,大余中学已为国家输送人才3万多人,先后荣获“重点中学教学质量综合评价优胜单位”“江西省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赣州市科普示范学校”等多项国家、省、市级荣誉称号。

历史沿革

●1923年8月,始名江西省立第十四中学校址在今水城西城上路13号。

●1927 年2月,更名为江西省立大庾中学。

●1927年12月,更名为江西省立第十三中学。

●1935年7月,更名为江西省立大庾初级简易化学工科职业学校,招收化工职业班。

●1937年9月,停招化工职业班,复招初中班,更名为江西省立大庾初级中学。

●1941 年9月,增设高中部,更名为江西省立大庾中学。

●1949年10月,更名为江西省立大庾联合中学。

●1951年9月,更名为江西省立大庾中学。

●1953 年8月,裁撤高中部,更名为大庾初级中学。

●1957年8月,恢复高中部,更名为江西省大余中学。

●1968年10月,与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大余分校合并。

● 1969年9月,与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大余分校分开,更名为大余县南安“五.七”中学。

●1970年5月,更名为大余县化工厂“五 .七”中学。

● 1972年4月,更名为大余县中学。

● 1973年8月,更名为江西省大余中学。

办学条件

办学规模

学校占地120余亩,校舍面积3.32万平方米,现有教职员工273人,其中特级教师2人,正高级教师2人,副高级教师119人,教学班级71个,在校学生4000余人。

办学设施

配备一体机、监控系统的标准化教室66间,专用计算机教室3个,阅览室3个,多媒体教室2个,物理实验室4个,化学实验室4个,生物实验室4个,心理咨询室1个,地理实验室1个,数学实验室1个,书法教室2个,录播室1个。科技文体设施齐全。有通用技术实验室2间、音乐、美术教室2间,器材室2间,器材充足;有1个师生体能检测室(含校医室)、1个300米塑胶运动场、7个标准篮球场、7个羽毛球活动区、1个乒乓球区和单双杠练习场地及其它学生活动场地,配备了足量的体育教育器材及师生健身器材。还有现代化师生公寓,面积达9024平方米。

师资力量

学校教学质量一直稳居全地市前六名。

现学校拥有教职工228人。专任教师211人,其中高级职称115人,中级职称53人,初级职称43人;专任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历27人,本科学历180人。特级教师2人,正高级教师1人,省学科带头人2人,省骨干教师3人,市学科带头人5人,市骨干教师22人。

省特级教师:刘庭华

副高职称教师(名单不全):陈余华、廖达凡、朱山林、刘立芳

2017年大余中学高中部班主任名单

办学宗旨

学校秉承“怀朴寻道,守正出新”的校训,历经百年传承发展,逐步构建了以“樟雅书香” 为核心的校园文化,铸就了“能吃苦,肯奉献, 有韧劲,敢争先”的余中精神。

学校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为党育才,为国育人,坚守“文化引领,精神感召”的办学理念,践行“让教育充满生机,让学生提升素养,让学校享誉社会”办学宗旨,遵循“稳定育人成果,实施内涵发展,建成示范跨越”办学策略,塑造学生“扎根大地、挺拔向上、芳香四溢”的香 樟品格,培育了一批又一批 “忠而有信、敏而好学、知而践行”的时代新人。

办学成果

教师成果

2004年-2005年,全校教师就在国家级、省级刊物发表教学论文200多篇,并有80多篇论文获国家级论文评比一等奖。教师发表于市级以上论文的共有116篇,获市级以上论文奖的共有776次。

学生成果

从1957年至1966年,1977年,升入高等院校的学生共有3862人。1982年以来,几乎每年都要为大专院校输送新生百人以上,特别是1999年以来,每年升入高等院校的学生都达四、五百人以上(每年参加高考大致在五百至六百人左右)。教学质量连年稳中有升,有7人考入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1人考入中国科大少年班,尤其2005年,大余中学高考上二本学生人数首次突破300人大关,办学水平综合评估名列全市前茅。学生学习成果在县级以上获奖和发表的,共有186篇次,参加省级数学、生物等学科竞赛,28人获省级以上奖,参加地市球赛、运动会获奖共18次。

2015大余中学年高考成绩:文化类考生一本上线209人,首破二百大关,较2014年增加41人,增幅25%(全市一本上线增加363人,增幅6.95%);二本以上上线479人,较2014年增加75人,增幅17.83%(全市二本上线增加1043人,增幅7.19%)。特长类考生文化、专业双线合格67人,全校合计二本上线546人。一本上线考生比全市排名第二,二本上线考生比全市排名第三。

2016年大余中学高考:成绩600分以上30人,一本上线245人,一本上线率19.94%;二本文化上线704人,特长生二本上线103人,二本上线率65.5%。

2017年大余中学高考成绩文化:考生参考人数1149人,600分以上13人,文科第一名:朱婷611分,理科第一名:沈志远633分;一本上线242人,上线率达21.1%;二本上线675人,上线率达58.5%。特长考生,参考人数97人,双线过关87人,上线率达89.7%。2017年高考一本上线人数:242人2017年高考二本上线人数:675人

2009年,学校二本上线首次突破500人;

2010年,陈伟考入清华,刘子瑜考入北大,薛斐腾考入科大少年班;

2011-2015年,学校二本上线人数持续增长;

2016年,学校二本上线首次突破800人。

所获荣誉

1987年物理组制作的“折射率测定器”在地、省和北京展览时,分别获一、二、三等奖,并获得国家专利。生物组利用生物园进行直观教学和组织学生自行实验,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

语文教研组承担的国家“十五”计划重点教育研究课题“创新写作研究与实验”顺利结题并获一等奖。

出版的《呵护创新》一书获“全国中学语文教学十大科研成果”一等奖。

校文学社刊物《二月花》被评为全国十佳文学刊物,两年内有两名学生被吸收为江西省作家协会会员,出版了个人诗歌专辑和长篇小说。大余中学语文学科被评为赣州市“名学科”。

全省生物园建设经验交流会曾在大余中学召开,大余中学生物园被江西省教委评为“生物园建设”一等奖。

1996年高考,年仅15岁的高二学生刘清越,以620.5分的优异成绩考取了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

1997-2000年连续三年被市教委评为“重点中学教学质量评价综合奖”先进学校。赢得了社会赞誉,连续几年受到了县委、县政府、县教委的表彰和嘉奖。

2004年-2005年高中文艺队连续获赣州市中学生文艺汇演一等奖第一名。

2005年被列为江西省优秀传统体育项目学校。

2009-2010学年度优生培养先进学校。

2010年12月获赣州市十一五教育教学科研先进学校。

2011年一月获全省教育系统“提升质量年”活动先进单位。

“江西省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

“赣州市科普示范学校”

2012年通过省“平安校园示范校”实地评审”

2015年全省第一批“红色教育校园传播基地”

2017年度“江西省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

2021年“重点中学教学质量综合评价先进单位”

2023年江西省大余中学4支战队共12名学生参加挑战A绿水青山(无碳小车)、挑战B负重致远(创意结构)项目,最终荣获4个全国一等奖。

文化传统

学校标识

校徽“樟苔莲”理念

江西省大余中学校徽弘扬“樟雅书香,百年芳华”的余中特色文化,蕴涵着校训“怀朴寻道,守正出新”的要义,以苔花、樟花、花为三大主元素,对应象征余中人、余中、江西。苔花的朴素坚韧、樟花的永续新生、莲花的道源正气,春风化雨,是师生们精神品质的真实体现,更是一种爱校、爱家、爱乡、爱国的“文化引领,精神感召”。

三花合一 “樟苔莲”古木新花盛绽的形象,见微知著,由小我及大我, 体现个人与集体精神意志的融合统一, 自我实现与集体发展的相辅相成,激励余中人凝心聚力,携手构建共生共荣的命运共同体。

“樟苔莲”所具“精、气、神”意义深远,希冀师生传承学习之道、教育之道、为人之道、行事之道,见贯世品格,见家国情怀。

校徽“樟苔莲”象征意义

苔花 艰苦奋斗 朴素强韧

袁枚“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苔花精神也属余中精神(能吃苦.肯奉献.有韧劲.敢争先),内力强

“娇花常萎地,芳草敢连天!”无论生在沛沃水土还是公寒限批板做立天地。同芸芸众生一一样生于平凡, 默默奉献不晔众,以身心撼众。力量强大,这使种族集体强盛,只要有一-线生机就踏实有力地生有以致开生生刊。合化和樟花样微小,但个体数量庞大、生长

永远不卑不弃不败不死,活出希望和光彩!

校园文化

怀朴寻道 守正出新

秉怀诚朴之心,追寻家国大道,坚守道德之正、学问之正、行事之正,探索科学真理,创新人类未来。

尊重和传承崇高的精神,完整地引领人类所创造和积累的文明成果,准确理解历代大师的真知卓见和笃实结论。在学习和教育中,不断完善自身的言行举止,做到自觉、自律、自强,形成优秀的文化认知和精神品格,报效国家和社会,引导科学风尚、传播真善美。

以创新作为个人和集体的价值取向,提倡实践求真、述而有作。在继承的基础上,敢于创新,善于探索,坦然看待成败,尊重个性发展,逐步建立超越前人的知识创新体系和技能体系。

文化引领 精神感召

能吃苦 肯奉献 有韧劲 敢争先

朴实无华 文质兼优

敬业乐业 立人达人

自信自强 向善向上

江西省大余中学校歌歌词

江西省大余中学校歌译文

梦始于古郡南安那悠悠的章江河畔,吾校得到梅岭之花高洁谦贞如雪飘飞的精神点染,愿同庾岭那般巍峨高昂,顶天立地于赣南。

我们师生在校园无论晨昏,时时处处悟求真知,并愉快交流,乐于和众多优秀者结交为好友;始终胸襟博大,心怀日月乾坤,敬畏宇宙自然,沐浴着香樟雅正和书画清香。

我们继承前人的事业,并开辟未来道路;守道德之正,与时俱进创新进取敢为天下先。忠诚质朴的美好品德应当持之以恒地坚守,求知与笃行,贵在如一、专一。

师者默默奉献,像阳光下闪耀光彩的苔花,傲然挺立,丛簇团结,盛放在如香樟古木的百年余中。

正是为诸位学子未来能成为光辉夺目的魁首明星,杰出于牡丹亭故乡之上。

钻研事物并把握规律以寻求真理,在实践中见微知著,往更深远处去认识发现和探索。

学与行皆日积月累不断强健,方能渐渐思想深刻睿智、激奋昂扬,最终实现雄心伟业。

朋友之间彼此研习讲义,敏而好学,以此互进共长,学识和情怀才能像海洋一样浩瀚。

希望在校诸位才华出众,宽宏坚毅,像绚丽萤火一样流光繁盛,像挺拔翠竹郁郁苍苍。

吾校就像晨曦时分红日初升,愿意齐心奔向未来美好社会,和世界共同追寻文明之光,我等师生将不断超越代代渐强,千万遍往复传承,使教育昌盛,其恩泽惠及四面八方。

永远心怀珍惜,珍藏校园记忆,秉持珍贵的品格,一直尽心尽力践行誓言于日常之中,我等要成为真正有力量的人,振兴家乡大余乃至赣南,使中国真正崛起成为世界强邦。

学生活动

学生课余生活丰富,学校每年均开展各项活动。如书法比赛,学科竞赛,文艺汇演,读书节,英语沙龙,足球赛,篮球赛,排球赛,春游野炊,秋收体验,爱国教育等活动。

大余中学共建有学生社团20个,体育俱乐部10个。

学校领导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知名校友

黄水生,中山大学党委书记。

黄庆梅,南方冶金学院党委书记。

吕家鸿,赣南师院副院长。

冯高闵,江西医学院教授。

吕继岳,桥梁专家高级工程师。

李配武,广东省交通厅厅长。

袁汉英,上海复旦大学教授,联合国胰岛素专家。

伍世安,江西财经大学党委书记。

校园环境

大余中学

地理位置

交通:校门口有公交站台,临近县城中心街心花园。

地址:江西省赣州市大余县南安镇建桂街城上路81号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