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化瑶族自治县

更新时间:2024-10-29 13:05

大化瑶族自治县,隶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部偏西北的红水河中游,总面积2750平方公里,大化瑶族自治县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截至2022年10月,大化瑶族自治县辖12个乡,4个镇。县人民政府驻大化镇。2023年末,大化瑶族自治县常住人口36.02万人。

历史沿革

大化县城古为百越之地。

秦,属桂林郡地。

汉元鼎六年(前111年),划入定周县。

五代十国时,统属宜州地。

宋,归右江道。

元,属田州路。

明清时,隶属思恩府。明洪熙元年(1425年),思恩土知州岑瑛将州域划设为十三堡,其中都阳堡属今大化域内;明嘉靖七年(1528年),设立都阳土巡检司。

民国时和解放后,分属都安、巴马瑶族自治县和马山县。

1987年12月23日,国务院批准:设立大化瑶族自治县,以都安瑶族自治县的大化、六也、百马、江南、都阳、雅龙、七百弄、板升八个乡和巴马瑶族自治县的板兰乡全部,东山、凤凰、羌圩三个乡的十七个村以及马山县的古感(镇)、贡川、永州三个乡镇的二十二个村为大化瑶族自治县的行政区域,县人民政府驻大化镇。

1988年3月30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办公厅确定的行政区域:都安瑶族自治县的大化、六也、百马、江南、都阳、雅龙、七百弄、板升八个乡,棉山乡的棉山、下皇、吉发、六说、平方、协和、加城等7村;巴马瑶族自治县板兰乡全部,凤凰乡的那色、京屯、巴、追、巴岩等4村,东山乡的弄冠村,羌圩乡的羌圩、坡马、艾圩、洪筹、那良、古龙、东杠、健康等8村,乙圩乡的乙圩、常吉、常怀、果好等4村;马山县的古感镇的古感、坡了2村,贡川乡的龙口、龙马、城内、等宦、龙眼、贡川、清坡(波)、什陇、龙江、龙勒、红柳等11村,永州乡的共和、中良、龙乐、颁桃、皂江、龙亮、水力、古乔等9村。

1988年10月,为加强库区集中管理,大化瑶族自治县成立,由当时河池地区都安县、巴马县以及南宁地区马山县的边缘结合部组成。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1989年,从百马析出4个村增设古河乡。

2005年6月,撤销流水乡、镇西乡、板兰乡3个乡,分别整体并入大化镇、雅龙乡、北景乡,同时将贡川乡的龙口、龙马、城内3个村划入大化镇。

2007年,大化瑶族自治县辖大化、都阳、岩滩3个镇和贡川、共和、百马、古河、古文、江南、羌圩、乙圩、北景、板升、七百弄、雅龙、六也13个乡。2015年,全县辖大化、都阳、岩滩、北景4个镇和贡川、共和、百马、古河、古文、江南、羌圩、乙圩、板升、七百弄、雅龙、六也12个乡。

区划详情

截至2022年10月,大化瑶族自治县辖12个乡,4个镇:大化镇、都阳镇、岩滩镇、共和乡、贡川乡、百马乡、古河乡、古文乡、江南乡、羌圩乡、乙圩乡、北景乡、板升乡、七百弄乡、雅龙乡、六也乡。县人民政府驻大化镇。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大化瑶族自治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部偏西北的红水河中游。由河池地区都安瑶族自治县巴马瑶族自治县以及南宁地区的边缘结合部组成。东北西分别于本市都安瑶族自治县、东兰县、巴马瑶族自治县相邻,西南接百色市平果市,南邻南宁市马山县。公路距自治区首府南宁130多千米,水路上通贵州,下抵广州。大化瑶族自治县幅员面积2750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大化瑶族自治县地处云贵高原余脉,都阳山脉自北向南跨过全境,地势北高南低。北部海拔一般在500~800米,最高系板升─七百弄山区,海拔一般在900~1000米,最高山峰七百弄乡的弄耳山,主峰海拔1108米。南部海拔一般在150~300米。县域地貌按成因分类有岩溶(喀斯特)地貌、剥蚀侵蚀低山丘陵地貌、河谷地貌三种类型,其中以岩溶地貌为主,境内峰峦叠嶂,洼地密布,号称“千山万弄”,仅七百弄乡就有大小弄场1300多个,而有人烟的仅324个。

水文

大化瑶族自治县境内地表河总长474千米,河网密度为0.16千米∕平方千米。主要河流有红水河,县内流程160千米。红水河一级支流共9条,县内流程117.2千米。县境内已查明有地下河14条,总长1242千米,平均流量0.89立方米∕秒。

气候

大化瑶族自治县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四季可耕。年平均气温18.2~21.3°C。1月份气温最低,平均12.2°C,极端最低气温零下3°,7月份气温最高,平均28.2°C,极端最高气温39.7°C。年日照时数1217~1587小时,年积温6300°C。生长期、无霜期年平均分别达300天、335天。多年平均相对湿度74%~80%。年平均降雨量1249~1673毫米,蒸发量1213~1645毫米。

自然资源

矿藏资源

大化瑶族自治县矿产资源主要有石灰石、辉绿岩、钛铁矿锰矿硅石矿、大理石等。截止2014年,硅石矿已探明为93万吨,质量(品位)达一级以上标准。大理石、辉绿岩储量在3亿立方米以上,锰矿储量约有800万吨。

生物资源

大化瑶族自治县乔木主要有松、杉、任豆、香椿、苦楝木棉、枫树、青冈树、匀树、大头竹、刺竹;国家稀树种有擎天树金丝李等。野生动物及水产有:黑、麻、花三种毛色的山羊。蛤蚧、蛇类、野猪、黄猄、野山羊、猴子、山鸡、毛鸡、果子狸、穿山甲、竹鼠等。剑鱼、巴马纯唇鱼、暗岩鱼和长尾唇四种特有鱼种。

水力资源

大化瑶族自治县境内梯级建设两座国家大型水力发电站,总装容量177.6万千瓦。岩滩水电站是红水河梯级开发的第五级电站,是广西第一座超百万千瓦的大型水电站,枢纽主要建筑物由拦河坝、坝后发电厂房、开关站和垂直升船机组成。坝顶总长525米,最大坝高110米,是国内首项坝高超过百米的碾压混凝土高坝;4条直径10.8米的引水压钢管埋在坝内,是国内水电站首项最大直径钢管;通航建筑物为250吨垂直升船机,最大提升高度69.5米。电站装机容量1210兆瓦,年发电量56.6亿千瓦时。

人口

人口数量

2012年,大化瑶族自治县大化瑶族自治县有人口46.15万人,其中农村人口37.66万,占总人口的81.6%;库区人口10.7万,占总人口的23.2%;瑶族人口95623人,占大化瑶族自治县总人口的20.72%。

2021年末,大化瑶族自治县户籍总人口48.6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009万人。年末大化瑶族自治县常住人口36.5万人,比上年末减少0.05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3.86万人,占常住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37.97%,比上年末提高1个百分点。全年出生人口0.461万人,出生率为9.35‰;死亡人口0.2461万人,死亡率为4.99‰;自然增长率为4.36‰。

2023年末,大化瑶族自治县常住人口36.02万人,比上年增加-0.35万人,比上年增长-0.96%,机械变动人口-0.58万人,自然增长人口0.23万人。

民族构成

大化瑶族自治县境内有瑶、壮、汉、毛南、满、仫佬、水、苗、回、侗、彝等11个民族。

经济

综述

2021年,大化瑶族自治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7.64亿元,比上年增长0.8%,两年平均增长 1.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31亿元,增长10.3%;第二产业增加值31.1亿元,下降8.7%;第三产业增加值34.22亿元,增长6.8%。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15.9%、40.1%和44%。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1257元,比上年增长0.7%。

2022年,大化瑶族自治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06174万元,比上年增长1.9%。

第一产业

2021年,大化瑶族自治县粮食种植面积25.81千公顷,比上年增加0.13千公顷。油料作物种植面积0.437千公顷,减少0.011千公顷;甘蔗(含果蔗)种植面积3.884千公顷,增加0.262千公顷;蔬菜种植面积5.09千公顷,增加0.1千公顷。

2021年,大化瑶族自治县粮食总产量7.3859万吨,比上年增加0.085万吨,增产1.2%。大化瑶族自治县油料产量0.0401万吨,比上年增产1.5%;甘蔗产量25.84万吨,增产12.9%。蔬菜产量(含食用菌)7.34万吨,增产5.7%。园林水果产量2.49万吨,增产15.1%。大化瑶族自治县肉类产量3.1万吨,比上年增长22.3%。其中猪肉产量2.26万吨,增长35.3%;牛肉产量0.17万吨,增长6.8%;羊肉产量0.26万吨,增长14.4%;禽肉产量0.34万吨,下降16.5%。禽蛋产量0.04万吨,下降5.3%。全年生猪出栏28.85万头,比上年增长30.1%。年末生猪存栏19.99万头,比上年末增长11.2%。全年蚕茧产量0.074万吨,比上年下降15.6%。大化瑶族自治县水产品产量1.57万吨,比上年增长3.4%。大化瑶族自治县木材产量12.51万立方米,比上年下降99%。油茶籽产量0.028万吨,增长3.8%。

第二产业

2021年,大化瑶族自治县全部工业增加值比上年下降13.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下降18.9%。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中,非金属矿采选业下降43.1%;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49.7%;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增长13.1%;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增长13.6%;医药制造业增长40.1%;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下降3%;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下降26.6%;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比上年下降21.7%,其中电力生产业下降21.7%;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5.8%;全年大化瑶族自治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5.3亿元,比上年下降16.6%。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利润比上年下降15.7%;非公有制企业下降64.6%。分门类看,采矿业利润比上年增长4.3%,制造业下降29.7%,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下降14.9%。大化瑶族自治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率为24.62%,比上年减4.3个百分点。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10.41亿元,比上年增长4.3%。大化瑶族自治县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实现总产值24.26亿元,比上年增长13.65%。

第三产业

2021年,大化瑶族自治县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3.95亿元,比上年增长8.5%;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71亿元,增长14.7%;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1.1亿元,增长3.3%;金融业增加值2.65亿元,增长1.4%;房地产业增加值6.23亿元,增长5.1%;其他服务业增加值18.16亿元,增长7.2%。2021年,大化瑶族自治县国内游客259.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6.22%。国内旅游总消费34.22亿元,增长26.73%。

交通运输

2021年,大化瑶族自治县境内公路总里程1450千米。全年全县货物运输总量620万吨。货物运输周转量34291万吨千米。全年全县旅客周转量6400.06万人千米。

政治

县党委常委、副书记,自治县人民政府县长、党组书记:蓝胜

党委书记:梁宁

县党委常委,自治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党组副书记:余浩学

副县长、党组成员,县公安局局长、党委书记、三级高级警长:韦曲安

副县长:韦华蒲星起蓝艳宇

数据截至到2023年3月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截至2021年末,大化瑶族自治县有中等职业学校(含技工)1所,教职员工39人,其中专任教师31人;在校学生1907人;当年招生620人;当年毕业生557人。普通中学(含初、高中)17所,教职员工2113人,其中专任教师1869人,在校生32327人,当年招生11375人,当年毕业10134人。普通小学336所,教职员工2826人,其中专任教师2621人,在校生47390人,当年招生7330人,当年毕业7187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教职员工31人,其中专任教师28人,在校生148人,当年招生28人。幼儿园139所,在校生18716人,教职员工1589人,其中专任教师833人。

文化事业

截至2021年末,大化瑶族自治县共有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1个,图书总藏量75667千册。文化馆2个,基层文化站16个,博物馆1个,纪念馆1个。全年共举办展览5场,组织各类文艺活动 55场(包含“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暨戏曲进乡村”下乡惠民活动、戏曲进校园,城区内各项活动)。

医疗卫生

截至2021年末,大化瑶族自治县共有医疗卫生机构256个,其中医院4个,乡镇卫生院 16个,诊所(卫生室、医务室)65个,村卫生室169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卫生监督所(中心)1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个。年末全县卫生技术人员2278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737人,注册护士856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1974张,其中医院1223张,乡镇卫生院621张。

社会保障

2021年,大化瑶族自治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330元,比2020年增长9.3%。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667元,比上年增长8.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090元,增长11%。

2021年,大化瑶族自治县全体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0845元,比上年名义增长9.6%。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现金消费支出15375元,名义增长5.5%;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8921元,名义增长11.7%。居民恩格尔系数(即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生活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为37.0%,其中城镇为36.5%,农村为37.2%。年末全县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26.91万人;参加城镇职工(包含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人数2.69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42.25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1.29万人。

生态建设

2011年,大化瑶族自治县重点能耗企业万元产值能耗同比下降10.73%,公共机构水、电、油总消耗量同比下降3%。化学需氧量减排444.7吨,氨氮减排63.72吨,超额完成年度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任务。城区污水处理率80%、生活垃圾集中处理率93%。完成大化瑶族自治县16个乡镇190个中央农村环保专项资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编报工作,北景乡那色村、江南乡江州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建成投入使用。

乡村振兴

2021年8月27日,被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国家乡村振兴局确定为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

历史文化

密罗陀

大化瑶族自治县是世界瑶族文化之乡,大化瑶族自治县是全国10多个瑶族自治县中瑶族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较高的县份,瑶族的创世史诗《密罗陀》就是诞生于此,全世界仅存铜鼓2400多面,其中有400余面就在大化。

琴常新石器时代文化遗迹

琴常新石器时代文化遗迹位于岩滩水电站坝首西约1000多米的常吉半岛琴常屯。1975年,这里曾出土新石器时代(距今四五千年前)石刀、石斧、石镰,标本存广西博物馆。

龙口石城遗迹

龙口石城遗迹位于贡川乡龙口老圩。清咸丰年间,太平军兴,金陵之官兵溃败于此。龙口乡(今龙口村)韦建扬为避匪乱,率众老乡亲捐钱粮、出人力建石城,南起经道山,北迄龙口山,长约40米,厚4米,当中开一门,门上设眺望楼,蔚为壮观。今仅存石墙于洞中。

风景名胜

截至2021年,全县创建A级旅游景区共计7家,其中4A级旅游景区3家,3A级旅游景区3家,2A级旅游景区1家。

七百弄风景名胜区

大化红水河——七百弄风景名胜区,景区规划面积为1300平方千米,是集国内外罕见的喀斯特地貌与现代大型水电工程景观、民族风情于一体的自治区级风景名胜区,其中七百弄喀斯特地貌景观具备世界自然遗产等级,是广西12个精品旅游区之一。根据景观组合特点和综合功能划分,可分为七百弄景区、“八十里画廊”景区、岩滩景区和奇滩怪峡景区、龙着休闲度假区。七百弄的“弄”字本是由“山”和“弄”构成上下结构的字(拼音:lòng,各种字典和词典的解释均为:壮族语,石山间的平地),由于电脑普及后,打字印刷均电子化了,山弄的弄字打不出,就用弄(nòng)字代替了。

乌龙岭景区

乌龙岭地区位于大化电站坝首附近水库的北侧,长分别为6千米,宽2千米,最宽2.7千米,公园大门正对县城主街道文昌西路口西郊公园丘陵高低起伏,沟壑曲折蜿蜒,主峰可眺望大化电站、水库、大化城市新貌和环城山景。两条林木葱茏的苍龙岭与位于其间的大化水电站组成“双龙争珠”奇景,新兴的大化瑶族自治县城,群峰环绕,一水中分。区内的金龟山、五龙仙山,卧佛山、观音山,情态奇特迷人。西郊公园建成后将为广西最大的森林公园。

巴楼山

巴楼山,又叫“红旗山”,位于百马乡的红水河畔,状似竖立的旗帜,山上有岩洞,山顶有岩葬,岩壁上呈现骏马、飞鹰等图案,汹涌的河水从山脚流过,刚柔相济,别具韵味。传说八年一度的盛夏之夜,有两束光照彻河面,留下千古之谜。巴楼山向南,有“飞鹰山”“摩天岭”等气势磅礴的山峰绵延舞动,蔚为壮观。

荣誉称号

2021年7月15日,大化瑶族自治县入选水利部第四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

2021年12月31日,大化瑶族自治县被授予第五批“广西全域旅游示范区”称号。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