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北城遗址

更新时间:2024-05-10 12:47

大北城遗址,简称大北城,与赵王城共同组成赵邯郸故城,位于今河北省邯郸市市区内,京广铁路两侧,主要是赵国的居民区和手工业、商业区,现存大量战国时期窑炉、铸铜、冶铁、石骨制作等手工业作坊遗址及水井、灰坑等生活遗存。

修建历时

早在为赵国国都之前的邯郸,就是晋国六卿之一赵氏宗主赵简子的私邑,赵简子大力治理并建设邯郸。后来,赵简子凭借在晋国中的实力,通过赵氏邯郸之争夺取邯郸城,拉开了赵氏立国的历史序幕。前491年,赵简子以邯郸为中心扩大势力范围,为后来建国打下基础。前403年,赵,韩,魏三家灭掉智氏“三家分晋”,瓜分了晋国在中原地区的土地。前387年,赵敬侯治理邯郸,邯郸成为黄河以北最繁荣的通都大邑。前386年,赵敬侯正式迁国都于邯郸,并且大兴土木修建赵王城,时人成为“赵都”。赵国迁都邯郸后,便开始了大规模的城市兴建运动。历经八王,共158年。

前228年为秦国所占。前209年,秦将章邯攻赵王歇,下令“夷其城廓”,一代名都从此毁坏,以后逐渐变为废墟。这座古城遗址,经历了两千多年,仍雄伟壮观,它对于研究中国封建社会初期都城布局和建筑艺术具有重要的价值。

大北城遗址反映了邯郸自春秋战国至汉代持续繁荣,史料记载秦王政十六年(前231年)设邯郸郡,汉高祖四年(前203年)置赵国,汉景帝四年(前153年)复为邯郸郡,东汉仍为赵国。在大北城中部偏东南有东汉及东晋时代的墓葬,中部有唐至宋元时期的墓葬,说明从东汉开始大北城日渐衰落,由南向北缩小,西晋、南北朝更甚。曹操建都邺城之后,邯郸的政治、经济地位逐渐被其代替,直接导致了大北城的衰落。

遗址布局

城墙西垣北端字“灵山”起,向南偏西曲折延伸,中与“梳妆楼”、“插箭岭”、“王郎城”等地面台墙相连,全长5604米。南垣西端在今庞村与西垣相接,由此向东微有曲折,贺庄村与东垣相接,全长3090米。东垣自贺庄村中部向北延伸,长度为4800米。北垣自“灵山”北端向东延伸,长为1820米(东垣和北垣只勘察了部分城墙基址,故有垣长度系根据勘察部分的走向确定)。交角在今联防路一带,整个城区平面呈不规则长方形,南北最长处为4880米,东西最宽为3240米,面积为1382.9万平方米。大北城西北部城墙基址一带,有俗称“插箭岭”、“梳妆楼”、“铸箭炉”、“皇姑庙”等遗址。根据考古发掘,“插箭岭”是大北城西垣地面的一段,也是高大的建筑基址。遗址曲折延伸,略呈头朝东的鸟形,总长600多米,高约8米,在这里还发掘出有河卵石铺设的路面,河卵石两侧铺有方砖,出土有“千秋万岁”瓦当蕨手纹瓦当、大型础石及“楼”字瓦片。“铸箭炉”、“皇姑庙”遗址夯土台表层有战国时代的绳纹简瓦及细把豆等遗物。这些遗址紧挨城垣相互连接,地表下游夯土基址,地面有战国及汉代遗物,说明这是战国时代的一组高大建筑圈,有学者推测这里应该是赵王离宫。

在这组建筑群东侧,有座小城遗址,东北接近“梳妆楼”,西面与“插箭岭”连接。小城中间有隔离,形成南北向联的两个部分。城址平面略呈梯形,上宽290米,下宽400米,南北长700米。遗址内多为战国到汉代遗物,是战国时代建筑。从小城紧邻的那组高大建筑圈来看,不是一般居民区,应该是贵族住宅区或者官署区。

又根据考古发现,在今邯郸市体育场南发掘了战国时期的炼炉遗址,东西长3米,南北约2米,炉旁有大块草拌混烧土块,周围还有许多炉渣和烧土快。今中华路中段地表下有碎铁渣、碳渣、红烧块的混合层,也是一处战国炼铁遗址。在中华路北段地表下游一处铸铜遗址,并出土了成捆的三棱形铜质箭头。在今火磨街、和平路、邯山街、城关街等处还发现有烧陶遗址、制骨器遗址和石器作坊。除石器作坊,铸铜器遗址外,这些遗迹多集中在西今浴新街,北到今和平路,东到今中华大街,南至劳动路一带。这片区域应该是主要的工业区和居民区之一。

考古发掘

大北城在邯郸市城区之下存在着两座交错套叠的地下城址,其一为战国时期修建,并西汉修整沿用的旧城,其分别以庞村、维多利亚港(原啤酒厂院内)、联防路纺织医院住宅楼、灵山为四个城角而成的南北向长方形。另一座位于旧城东部,大部分与旧城重叠,其东垣较旧城东垣向东约350 米,与旧城东垣大致呈平行之势,可能是旧城遭到破坏,后期另筑的新城。

1970年,在配合城市人防工程建设的文物勘探调查中,发现的大北城,是战国汉代邯郸居民区和手工业、商业区,被完全埋压在今市区地下6-9米(个别地段达到11米)处。大北城范围东至曙光街、西至建设大街、南至贺庄村、北至联纺路北侧,平面呈不规则长方形,南北直线最长达到4880米,东西最宽达到3240米,总面积约为1383万平方米。大北城西北角的插箭岭一带,还是王公贵族的苑囿区。

1973年为了解西城墙地下夯土基址与王郎城址的关系,对大北城西墙地下墙与地面墙交接处进行解剖,发现大北城地下基址年代较早,为战国基址,王朗城原是大北城西墙的一部分,其上部尤其是东南部是东汉或汉以后增筑修建的。墙址附近发现有东汉墓,说明该墙修筑不久已荒芜成平民墓地。

2012年3月,邯郸市文物保护研究对位于滏河南大街与渚河路交叉口东北角进行文物勘探工作,在天悦名苑小区东侧两个楼槽内发现战汉时期南北向夯土墙一段,探明长度90米并做了解剖断面。墙底距地表11米,残高1-2 米,残存宽度13-20 米。剖面显示夯土墙有三次夯筑过程,中段墙体夯筑质量最高,且夯层清晰,厚0.05-0.15 米,夯窝明显。

由于发现的此段墙体在史料中未曾有记载可考,且与以往所探明的战汉时期“大北城”的位置相距较远,为了搞清它的具体布局、走向和与“大北城”的关系,2015年6月至7月,邯郸市文物保护研究所组织勘探队伍,对墙体南延段做了调查勘探工作。发现南北向夯土墙自天悦名苑住宅楼下向南延伸过渚河路,经邯郸大学行政楼至北方汽贸城内。在邯郸大学行政楼前的渚河路南侧便道上探得残存墙体高度4.4米,墙顶距现地表5.6米,墙底宽36米,夯筑结实、夯层明显。又在渚河路以南、滏河南大街以东、北方汽贸城西侧的驾校练车场内发现一段东西向夯土墙体,墙体最高处距现地面3.8米,残高约6米,墙底部宽约36米,墙体夯筑结实,向东延伸至北方汽贸城内,与自北穿邯郸大学行政楼下南延而来的夯土墙相交;向西追探,过滏河南大街直到罗城头村内滏阳河水闸以南约15米处。罗城头村内墙体质量稍差,推测与邻近滏阳河,长期受地下水浸泡有关。在北方汽贸城以东及以南的邯郸大学校园内均没有发现夯土迹象。

至此,一个新的地下夯土城角形成,即南北向墙体自天悦名苑住宅楼下向南过渚河路,经邯郸大学行政楼至北方汽贸城内,长度约270米,为东墙;东墙在此转而向西,出北方汽贸城,过驾校练车场,穿滏河南大街,经罗城头村至村内滏阳河水闸南侧约15米处,长度约640米,为南墙;向西未探。从夯土墙的深度及地层情况,可以推测其为战汉时期,应基本无疑。

以往所探明并认定的大北城南垣为自庞村曲折向东过浴新大街后转而折向东北,穿陵西大街(规划中)、干河沟村后又东折,经贺庄至维多利亚港(原啤酒厂)与东墙相交。如今新发现的城角南墙恰与以往所探明的大北城南城墙西段方向一致,且基本处于同一直线上。新城角较以往所探明位于维多利亚港(原啤酒厂)的东南城角向东扩了约950 余米。

2011年12月市文物部门在干河沟村南侧,即水厂路以北、陵西大街以东的上都名苑建设工地勘探时,于5米深的基槽内发现一条横贯东西的城墙基址,探得全长342米,南北宽约30米,顶部距地表2.2米,残存最大高度4.3 米,并于夯土墙上或紧靠城墙内侧发现东汉墓葬5座、唐墓2座。此段城墙正好处于北方汽贸城内新发现城角南墙与原先探明的“大北城”南墙西段的连线上。从墙体上部发现有东汉时期墓葬可以确定,至迟于东汉早期,此段城墙已经废弃。

2012年4月,在配合渚河路以南,浴新大街以西、邯磁公路以东、水厂路以北城区改造时,于赵都新城S3 地块15 号住宅楼基槽东南部发现一段东西向城墙基址,与过去探明的庞村转角沿渚河路以南向东延伸的“大北城”南垣处在一条直线上,且走向、宽度基本一致,当为大北城南垣之一段。从解剖断面上观察分析,“该城墙与位于其东侧的上都名苑内发现的夯土墙为同一道墙体”。

综上,大北城南城墙自庞村向东经赵都新城3号地15号楼,过浴新大街经五仓区后分为两道,一道为之前探明并认定的在陵西大街以西折向东北,穿干河沟村后又东折,经贺庄至维多利亚港(原啤酒厂院内)东南城角;另一道则径直向东,经上都名苑、罗城头村,过滏河南大街至北方汽贸城新城角(上都名苑至罗城头水闸段为直接连线,实际未探)。至于新发现城角东墙于天悦名苑住宅楼下向北走向如何,延伸至何处,暂无法得知,只能寄期望于以后的考古工作。

这两道墙体之间的早晚关系由于缺乏足够的调查及发掘资料而无法确定,不过依据在赵都新城S3 地块15 号楼下发现的夯土墙与“上都名苑内的夯土墙为同一墙体”,且与新发现的一段墙体在宽度及走向上相一致的情况大胆推测,最早的邯郸“大北城”应是以新发现的位于北方汽贸城内的转角为东南城角,而自干河沟村折向东北至贺庄到维多利亚港一线城墙为最早的大北城南墙东段遭到破坏后接南墙西段重新缩小修建而成,且修建宽度及规模远不及破坏前的城墙,当囿于初经战乱,人力物力等各方面条件限制之原因。

大北城不仅是邯郸文物考古的一个重大发现,也是中国古城考古的一个重大收获。根据考古勘探资料,大北城地势呈西高东低,在地表以下战国至汉代的文化层之上,普遍堆积着一层厚厚的淤泥层,西边薄东边厚,地下的文化遗存远比赵王城丰富,包括大量的夯土建筑基址、各种手工业作坊、水井、居民住址遗迹以及墓葬等,其年代大部分属于战国至汉代。根据考古勘探和局部发掘资料,在今城区京广铁路以西、丛台路以北、联防路以南的大北城西北部,应属于赵国的苑囿区;在今劳动路以北、和平路以南、曙光街以西、陵西路以东区域为冶铁手工业区;在今邯山商场的周边区域是制陶手工业区;其余则为居住与其它手工业区。

主要遗址

整个赵都大北城被深深地埋压在今城区之下,这在全国同时期的古城址中尚属首例。虽然经历了2500余年的战争兵燹及风雨冲刷的沧桑巨变,但其中的一些重要建筑经过历代的传承不仅古迹尚在,而且考古也发现了一些重要的文化遗存。它不仅是赵都邯郸城的历史见证,也是中国重要的文化遗产宝库。

插箭岭遗址

是大北城西北隅城垣其中的组成部分,也是高大的建筑基址。位于“大北城”的西北隅,相传是由赵武灵王胡服骑射而得名。遗址呈东北至西南走向,曲折延伸,地面还保存有一段城垣,总长405米,基址宽30-140米不等,残存高约8米。南端逐渐平缓向下与地下城墙相接,考古勘探发现了战国时期的铜镞、绳纹板瓦、素面瓦当以及排水槽等遗物。

“梳妆楼”遗址

位于大北城的西北隅,属于高大的夯土台,包括北台(后楼)和南台(前楼)两部分。北台地基东西长150余米,南北80米,残存高度7-8米。南台地基东西长140余米,南北100米,残存高度10米。文物调查发现有河卵石铺设的建筑散水,出土有“千秋万岁”瓦当和“楼”字瓦片及大型础石等文物。在南台东侧有一片低洼地,传说是赵王宫女梳妆打扮的地方,俗称“照眉池”。

“洪波台”遗址

位于“梳妆楼”遗址区域内。《韩诗外传》称洪波台是春秋后期赵简子修筑,此说未必可靠,但汉代已有洪波台似无疑问。李白曾在洪波台看到军队行进,并作《登邯郸洪波台置酒观发兵》诗一首。

小城遗址

位于“插箭岭”的内侧,平面呈“日”字形,南北长约700米,北边宽290米,南边宽约400米,总面积约24万平方米。东北接近“梳妆楼”,西北与“插箭岭”相连。在小城遗址内出土的战国至汉代遗物较多,有灰陶绳纹板瓦、筒瓦、盆、罐等残片。从小城紧邻的一组高大建筑群看,这里不是一般居民的居住区,应是官属区或贵族住宅区。

铸箭炉遗址

位于大北城西北隅,北邻灵山与西城垣相接,是一处大型的夯土台建筑基址。南北长74米,东西宽60米,残高9米,平面略呈方形。考古调查发现地表上散布着灰陶绳纹板瓦、筒瓦、盆和素面豆等残片。传说是赵武灵王实行胡服骑射专门铸箭的地方。非常遗憾是,这么重要的一处战国时期冶铸遗址毁于修建“邯郸成语典故苑”工程。在上世纪90年代末修建“邯郸成语典故苑”工程中确实发现了战国铸箭炉遗址,也是国内首次发现战国铸箭炉遗址,成为赵武灵王实行胡服骑射的历史见证。

温明殿遗址

温明殿遗址,夯土台基东西25.5、南北30米,地面以上高2.1米,基础距地表约5米,与汉代文化层相连,附近出土汉代砖瓦等遗物,可能是文献记载的汉赵王如意所建的温明殿。温明殿西约270米处,发现一段南北长约900米的夯土墙,另一段东西长约1280米,与大北城东墙相交后向东延伸。经进一步钻探,东西南北均有城墙,总面积约640万平方米。城址年代大约在西汉晚期到东汉时期。

地下城垣

大北城城垣的大致范围:西垣北端自“灵山”起,与“梳妆楼”、“插箭岭”、“王郎城”等地面台墙相连,再沿建设大街东侧向南偏西方向曲折延伸,全长5604米,地下城墙宽一般在30米左右。南垣,其西端在今庞村与西垣相接,由此向东到今贺庄村原啤酒厂一带与东垣相接(全长3090米),长度大约为4800米。东垣先后在和平路以北曙光街一线的市第三中学、朝阳路口、中国人民银行邯郸支行办公楼、市档案馆、曙光路小学门前、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门诊楼东侧、纺织公司医院住宅楼等不同地点地下,均发现有东垣遗址。北垣自“灵山”北端向东延伸,长度为1820米,东端应在今联纺路与曙光街交角一带,但没有发现地下这段城墙的遗址,需要在今后配合城市建设中加以解决。

出土文物

2012年,邯郸市文物局在遗址周围发掘出大量战国文物包括陶器、建城所用砖瓦、居民日常用具和货币等。出土的陶器多为泥质灰陶,火候高,质地硬,纹饰有绳纹、弦纹、云雷纹、米格纹,部分陶片有“邯亭”戳记。建城所用砖瓦则为陶筒瓦、板瓦、瓦当、空心砖,另有排水槽和水管等。日常用具则发现了豆、盆、罐、铁铲、石夯锤等。出土货币上刻有铭文“甘丹”、“明”、“白人”和“安阳”等字眼。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