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精诚

更新时间:2024-10-30 21:08

《大医精诚》出自中国唐朝孙思邈所著之《备急千金要方》第一卷,乃是中医学典籍中,论述医德的一篇极重要文献,为习医者所必读。

原文注释

医术精通

张湛曰⑴:夫经方之难精⑵,由来尚矣⑶。今病有内同而外异⑷,亦有内异而外同,故五脏六腑之盈虚,血脉荣卫之通塞⑸,固非耳目之所察,必先诊候以审之。而寸口关尺有浮沉弦紧之乱,腧穴流注⑹有高下浅深之差,肌肤筋骨有厚薄刚柔之异,唯用心精微者,始可与言于兹矣。今以至精至微之事⑺,求之于至粗至浅之思,岂不殆哉!若盈而益之,虚而损之,通而彻之,塞而壅之,寒而冷之,热而温之,是重加其疾。而望其生,吾见其死矣。故医方卜筮⑻,艺能之难精者也。既非神授,何以得其幽微?世有愚者,读方三年,便谓天下无病可治;及治病三年,乃知天下无方可用。故学者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不得道听途说,而言医道已了⑼,深自误哉。

⑴张湛:东晋学者。晓养生之术,撰有《养生要集》十卷、《延生秘録》十二卷,均佚。今有《列子注》八卷传世。

⑵经方:一般指《伤寒杂病论》等著作中的医方。此泛指医道。

⑶尚:久远。

⑷今:语首助词,犹言“夫”。

⑸荣:通“营”。指营气

⑹流注:谓经络气血运行灌注。

⑺今:如果。

⑻卜筮(誓):占卜。古时占卜吉凶,用龟甲称卜,用蓍草称筮,合称卜筮。

⑼了:尽。

诚心救人

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蚩⑴,怨亲善友⑵,华夷愚智⑶,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勿避险巇、昼夜、寒暑、饥渴、疲劳⑷,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⑸。如此可为苍生大医,反此则是含灵巨贼。自古名贤治病,多用生命以济危急,虽曰贱畜贵人,至于爱命,人畜一也,损彼益己,物情同患⑹,况于人乎⑺。夫杀生求生,去生更远。吾今此方,所以不用生命为药者,良由此也。其虻虫水蛭之属,市有先死者,则市而用之⑻,不在此例。只如鸡卵一物,以其混沌未分⑼,必有大段要急之处⑽,不得已隐忍而用之⑾。能不用者,斯为大哲⑿亦所不及也。其有患疮痍下痢,臭秽不可瞻视,人所恶见者,但发惭愧凄怜忧恤之意,不得起一念蒂芥之心⒀,是吾之志也。

⑴妍媸:美丑。 妍,娇美。蚩,通“媸”,丑陋。

⑵怨亲善友:谓关系亲疏。善,交往一般者。友,过从密切者。

⑶华夷:谓不同民族之人。华,汉族。夷,古代对异族的统称。

⑷险巇(xi):艰险崎岖。

⑸功夫:时间,此谓耽搁时间。 形迹:客套,此谓婉言推脱。

⑹患:厌恨。

⑺于人:《医心方》引作“圣人”。

⑻市:购买。

⑼混沌:古人想象中天地未分时浑然一体的状态。此指鸡雏成型前的状态。

⑽大段:犹言十分。

⑾隐忍:克制忍耐。

⑿大哲:才能识见超越寻常的人。

⒀蒂芥:又作“芥蒂”,细小的梗塞物。喻郁积在胸中的怨恨和不快。

大医之体

夫大医之体⑴,欲得澄神内视⑵,望之俨然⑶。宽裕汪汪⑷,不皎不昧⑸。省病诊疾,至意深心。详察形候,纤毫勿失。处判针药,无得参差⑹。虽曰病宜速救,要须临事不惑。唯当审谛覃思⑺,不得于性命之上,率尔自逞俊快⑻,邀射名誉⑼,甚不仁矣。又到病家,纵绮罗满目⑽,勿左右顾眄⑾;丝竹凑耳,无得似有所娱;珍馐迭荐⑿,食如无味;醽醁兼陈⒀,看有若无。所以尔者,夫一人向隅,满堂不乐⒁,而况病人苦楚,不离斯须,而医者安然欢娱,傲然自得,兹乃人神之所共耻,至人之所不为⒂,斯盖医之本意也。

⑴体:风度。

⑵内视:谓不视外物,排除杂念。

⑶俨然:庄重貌。

⑷宽裕:气度宽宏。 汪汪:水宽广貌。此喻心胸宽阔。

⑸不皎不昧:谓不亢不卑。

⑹参差:差错。

⑺审谛:仔细观察。 覃思:深思。

⑻率尔:轻率貌。 俊快:洒脱迅捷。

⑼邀射:谋取。

⑽绮罗:指穿着绮罗的人。为贵妇、美女的代称。

⑾顾眄:斜视。

⑿珍馐:贵重珍奇的食品。 迭,交替。 荐,进献。

⒀醽醁(ling lu):美酒名。

⒁“夫一人”二句:语本西汉刘向说苑·贵德》。 隅,角落。

⒂至人:古代之思想道德达到极高境界的人。(中医传自道家,道家将高人由高到低分为真、至、圣、贤四个等级。)

为医之法

夫为医之法,不得多语调笑,谈谑喧哗⑴,道说是非,议论人物,炫耀声名,訾毁诸医。自矜己德。偶然治瘥一病,则昂头戴面⑵,而有自许之貌,谓天下无双,此医人之膏肓也⑶。

老君曰⑷:人行阳德⑸,人自报之;人行阴德⑹,鬼神报之。人行阳恶,人自报之;人行阴恶,鬼神害之。寻此二途,阴阳报施⑺,岂诬也哉?所以医人不得恃己所长,专心经略财物⑻,但作救苦之心,于冥运道中⑼,自感多福者耳。又不得以彼富贵,处以珍贵之药,令彼难求,自炫功能,谅非忠恕之道⑽。志存救济⑾,故亦曲碎论之⑿,学者不可耻言之鄙俚也⒀。

⑴谈谑:谈笑。谑,开玩笑。 喧哗:大声吵闹。

⑵戴面:仰面。

⑶膏肓:此喻恶劣习气。

⑷老君:即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谥曰聃,春秋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唐代乾封元年上尊号“玄元皇帝”,武后时改称“老君”。俗称“太上老君”。

⑸阳德:指公开做的有德于人的事。

⑹阴德:指暗中做的有德于人的事。

⑺阴阳报施:即上文所云阳施则有阳报,阴施则有阴报。

经略:谋取。

⑼冥运道:犹冥道。冥界。

⑽谅:确实。 忠恕之道:儒家伦理思想。“忠”谓积极为人,“恕”谓推己及人。

⑾救济:救世济民。

⑿曲碎:细碎。

⒀鄙俚:粗俗。

译文

晋代学者张湛说:“医道难以精通,由来已经很久了。”这是因为疾病有内在的病因相同而外在症状不同,和内在的病因不同而外在症状相同的缘故。

因此,五脏六腑是充盈还是虚损,血脉营卫之气是畅通还是阻塞,本来就不是单凭人的耳朵眼睛所能了解得到的,一定先要诊脉来了解它。但寸关尺三部脉象有浮、沉、弦、紧的不同;腧穴气血的流通输注,有高低浅深的差别。肌肤有厚薄、筋骨有强壮柔弱的区分,只有用心精细的人,才可以同他谈论这些道理。如果把极精细、极微妙的医学道理,用最粗略最浮浅的思想去探求它,难道不是很危险吗?如果实证却用补法治它,虚证却用泻法治它;气血通利的却还要去疏通它,明明不顺畅却还要去阻塞它;寒证却给他用寒凉药,热证却给他用温热药。这些治疗方法是在加重病人的病情,你希望他能痊愈,我却看到他更加危重了。所以医方、占卜,是难以精通的技艺。既然不是神仙传授,凭什么能懂得那深奥微妙的道理呢?世上有些愚蠢的人,读了三年医方书,就夸口说天下没有什么病值得治疗;等到治了三年病,才知道天下没有现成的方子可以用。所以学医的人一定要广泛深入地探究医学原理,专心勤奋不懈怠,不能道听途说,一知半解,就说已经明白了医学原理。如果那样,就大大地害了自己呀!

凡是品德医术俱优的医生治病,一定要安定神志,无欲念,无希求,首先表现出慈悲同情之心,决心拯救人类的痛苦。如果有患病苦来求医生救治的,不管他的贵贱贫富,老幼美丑,是仇人还是亲近的人,是交往密切的还是一般的朋友,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是愚笨的人还是聪明的人,一律同样看待,都存有对待最亲近的人一样的想法,也不能瞻前顾后,考虑自身的利弊得失,爱惜自己的身家性命。看到病人的烦恼,就像自己的烦恼一样,内心悲痛,不避忌艰险、昼夜、寒暑、饥渴、疲劳,全心全意地去救护病人,不能产生推托和摆架子的想法,像这样才能称作百姓的好医生。与此相反的话,就是人民的大害。自古以来,有名的医生治病,多数都用活物来救治危急的病人,虽然说人们认为畜牲是低贱的,而认为人是高贵的,但说到爱惜生命,人和畜牲都是一样的。损害别个有利自己,是生物之情共同憎恶的,何况是人呢!杀害畜牲的生命来求得保全人的生命,那么,离开“生”的道义就更远了。我这些方子不用活物做药的原因,确实就在这里!其中虻虫、水蛭这一类药,市上有已经死了的,就买来用它,不在此例。只是像鸡蛋这样的东西,因为它还处在成形前的状态,一定遇到紧急情况,不得已而忍痛用它。治病能不用活物的人,这才是能识见超越寻常的人,也是我比不上的。如果有病人患疮疡、泻痢,污臭不堪入目,别人都不愿看的,医生只能表现出从内心感到难过的同情、怜悯、关心的心情,不能产生一点不快的念头,这就是我的志向。

一个德艺兼优的医生的风度,应能使思想纯净,知我内省,目不旁视,看上去很庄重的样子,气度宽宏,堂堂正正,不卑不亢。诊察疾病,专心致志,详细了解病状脉候,一丝一毫不得有误。处方用针,不能有差错。虽然说对疾病应当迅速救治,但更为重要的是临证不惑乱,并应当周详仔细,深入思考,不能在人命关天的大事上,轻率地炫耀自己才能出众,动作快捷,猎取名誉,这样做就太不仁德了!还有到了病人家里,纵使满目都是衣着华丽的妇女,也不要左顾右盼,东张西望,琴瑟箫管之声充斥耳边,不能为之分心而有所喜乐,美味佳肴,轮流进献,吃起来也像没有味道一样,各种美酒一并陈设出来,看了就像没看见一样。所以这样做的原因,因为只要有一个人悲痛,满屋子的人都会不快乐,更何况病人的痛苦,一刻也没有离身。如果医生安心无虑地高兴娱乐,傲慢地洋洋自得,这是人神都认为可耻的行为,道德高尚的人所不做的事,这些大概就是医生的基本品德吧。

做医生的准则,应该是慎于言辞,不能随意跟别人开玩笑,不大声喧哗,谈说别人的短处,炫耀自己的名声,诽谤攻击其他医生,借以夸耀自己的功德。偶然治好了一个病人,就昂头仰面,而有自我赞许的样子,认为自己天下无双,这些都是医生的不可救药的坏毛病。

老子说:“一个人公开地有德于人,人们自然地会报答他;一个人暗中有德于人,鬼神会报答他。一个人公开地作恶于人,人们自然会报复他;一个人暗中作恶于人,鬼神会来害他。”探求这两个方面的行为,阳施有阳报,阴施有阴报,难道是骗人的吗?

所以医生不能依仗自己的专长一心谋取财物,只要存有救济别人痛苦的想法,(积下阴德)到阴曹地府之中,自会感到是多福的人了。还有,不能因为别人有钱有地位,就任意给他开珍贵的药物,让他难以找到,来炫耀自己的技能,这确实不符合儒家的忠恕之道。我志在救护帮助世人,所以琐碎地谈论了这些。学医的人不能因为我说得粗俗而感到耻辱。

理论

[唐]孙思邈(581~682年) 学者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不得道听途说,而言医道已了。深自误哉!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勿避险巇 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如此可为苍生大医;反此则是含灵巨贼(关于反对杀生,杀生求生,去生更结的一段,略)。其有患疮痍下痢,臭秽不可瞻视,人所恶见者,但发惭愧凄怜忧恤之意,不得起一念芥蒂之心,是吾之志也。夫人医之体,欲得澄神内望,望之俨然,宽欲汪汪,不皎不昧。省病诊疾,至意深心;详察形候,纤毫勿失,处判针药,无得参差。虽曰病宜速救,要须临事不惑,唯当审谛覃思;不得于性命之上,率尔自逞俊快,邀射名誉,甚不仁矣!又到病家,纵绮罗满目,勿左右顾盼,丝竹凑耳,无得似有所娱;珍馐迭荐,食如无味,醽 醁兼陈,看有若无。……夫为医之法,不得多语调笑,谈谑喧哗,道说是非,议论人物。炫耀声名,訾毁诸医,自矜已德;偶然治瘥一病,则昂头戴面,而有自许之貌,谓天下无双。此医人之膏肓也(关于“阴阳报施”一段,略)。医人不得恃已所长,专心经略财物,但作救苦之心。

意义

孙思邈《大医精诚》,它明确地说明了作为一名优秀的医生,不光要有精湛的医疗技术,还要拥有良好的医德。这篇文章广为流传,影响深远。我国的不少中医院校仍用它作为医学誓言,并用它作为准则来严格要求自己。每个医生都应秉承“大医精诚之心”,全心全意地为患者服务。

主要影响

北京中医药大学校训:勤求博采 厚德济生

广州中医药大学校训:厚德博学 精诚济世

浙江中医药大学校训:求本远志

天津中医药大学校训:进德修业 继承创新

成都中医药大学校训:厚德博学 精思笃行

山东中医药大学校训:厚德怀仁 博学笃行

吉林医药学院校训:博学厚德 扶伤济世

长春中医药大学校训:启古纳今 厚德精术

辽宁中医药大学校训:厚德博学 继承创新

江西中医药大学校训:惟学惟人 求强求精

沈阳医学院校训:博学洁行 厚德济世

福建中医药大学校训:大医精诚 止于至善

安徽中医药大学校训:至精至诚 惟是惟新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校训:博极医源 精勤不倦

齐齐哈尔医学院校训:大学至善 大医精诚

桂林医学院校训:弘德善医

右江民族医学院校训:大医精诚

南京医科大学校训:博学至精 明德至善

陕西中医药大学校训:精诚仁朴

云南中医药大学校训:崇德和合 博学敦行

山西中医药大学校训:求真济世

南方医科大学校训:博学笃行 尚德济世

宁津县中医院院训:精诚仁爱

河南中医药大学校训:厚德博学,承古拓新

广东医学院校训:立志,立德,求真,求精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院训:厚德精医 博学笃行

广东省人民医院院训:大医厚德 精博至善

贵州中医药大学校训:厚德明智 笃学力行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