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6-27 11:46
大叶猪笼草为藤本植物。茎可长达10m,直径达10mm,呈圆柱形。节间距可长达35cm。叶片呈椭圆形,可长达60cm,宽至20cm。叶片末端先尖后钝,基部骤缩。叶柄可长达15cm。叶柄包住茎且向外翻,形成两个脊。在中脉的两侧各有1~3条纵脉。笼蔓可长达35cm。
Nepenthes macrophylla
大叶猪笼草是马来西亚婆罗洲沙巴地区的特鲁斯马迪山(Mount Trus Madi)特有的热带食虫植物。在拉丁语中“macro”表示巨大的,“phylla”表示叶片。大叶猪笼草与爱德华猪笼草(N. edwardsiana)只在捕虫笼和叶片上有些许的差别,所以大叶猪笼草曾被认为是爱德华猪笼草(N. edwardsiana)的一个亚种。
猪笼草科,猪笼草属。多年生草本或半木质化藤本食虫植物。叶互生,长椭圆形,全缘,中脉延长为卷须,末端有一小叶笼,叶笼小瓶状,瓶口边缘厚,上有小盖,成长时盖张开,不能再闭合,笼色以绿色为主,有褐色或红色的斑点和条纹,甚为美观,笼内壁光滑,笼底能分泌粘液和消化液,有气味以引诱小动物,小动物一旦落入笼内很难逸出,终被消化和吸收; 雌雄异株,总状花序,有萼片3—4枚,无花瓣,雄蕊4—24,合生,子房上位,4室;蒴果,种子多数。产我国广东;亚洲热带也有分布。繁殖用扦插或播种。要求用泥炭土、泥炭藓、树叶加上木炭屑、干牛粪碎块和少数沙为栽培材料,栽于木框或漏空花盆中。根黑色,易断,栽植时应多注意。木框悬挂在阴棚或树下,或温室内,稍为遮荫,温度不低于18℃。夏季要高空气湿度和通风; 水分以不含石灰质为佳。生长期用牛粪水作追肥。猪笼草为有趣之食虫植物之一,叶笼大而色美,一些杂交种叶笼可大到可盛300—400毫升的水,在植物园温室中也是引人注意的观赏植物。在华南又作药用。
大叶猪笼草且仅分布于特鲁斯马迪山(Mount Trus Madi),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没有被看作为一个独立的物种。在发现它后不久,它就被认为与基纳巴卢山特有的长毛猪笼草(N. villosa)是同一个物种。在仓田重夫(Shigeo Kurata)1976年所著的《基纳巴卢山的猪笼草(Nepenthes of Mount Kinabalu)》中写道: 原生地
“特鲁斯马迪山(Mount Trus Madi)坐落于基纳巴卢山的南部,在此有此种猪笼草的原生地。虽然这还未被证实,但它的存在也是可以预料的,因为在这里存在着适合此种猪笼草生长的海拔高度。”
后来,大叶猪笼草又被看作是与之存在着近缘关系的爱德华猪笼草(N. edwardsiana)的一种个体。大叶猪笼草最早由约翰内斯·马拉维尼(Johannes Marabini)于1983年3月发现。他还收集到了编号为Marabini 2167的模式标本,现存放于德国的埃尔兰根-纽伦堡大学(University of Erlangen-Nuremberg)。4年后,马拉维尼将其分为爱德华猪笼草(N. edwardsiana)的一个亚种。
物种命名与论述出处
在安西娅·飞利浦(Anthea Phillipps)和安东尼·兰博(Anthony Lamb)1996年发表的著作《婆罗洲的猪笼草(Pitcher-Plants of Borneo)》中对大叶猪笼草进行了表述,并将其命名为“Nepenthes macrophylla (Marabini) Jebb & Cheek ined”。植物学家马修·杰布(Matthew Jebb)和马丁·奇克(Martin Cheek)在1994年就有意要将大叶猪笼草提升为一个独立的物种,并在他们1997年的论文中论述了自己的观点。查尔斯·克拉克(Charles Clarke)也支持这个观点,他指出爱德华猪笼草(N. edwardsiana)与长毛猪笼草(N. villosa)比爱德华猪笼草(N. edwardsiana)与大叶猪笼草更相似,而爱德华猪笼草(N. edwardsiana)与长毛猪笼草(N. villosa)已被分为两个独立的物种,为什么大叶猪笼草就不应该独立为一个物种呢。
捕虫笼
大叶猪笼草的捕虫笼很坚硬,为木质。地面笼和下位笼为短圆柱形,捕虫笼中部有一个笼肩。它们很巨大,可高达35cm,宽至15cm。地面笼的下半部凸起。在每个捕虫笼的前部都有一对不宽于10mm的翼。笼口为卵形,倾斜。唇向外反卷成圆柱形,唇上有高度发达的唇肋,在唇的内缘有向下尖出的唇齿。盖子前部为卵形,很宽大,基部为心形。在盖子基部的后方有一个不分叉的笼蔓尾,长度不超过9mm。上位笼大多数方面类似于下位笼。区别在于,上位笼更类似于圆柱形,翼退化为一对隆起,且笼肩更靠上。大叶猪笼草捕虫笼的颜色有很多种,但黄色的比红色的数量更大。
大叶猪笼草的花序为总状花序。花梗可长达23cm,直径5mm。花轴可长达55cm。每一个小花梗带一朵花,有苞片,长达16mm。萼片为椭圆形,长达6mm。大叶猪笼草植株的大部分都披被着很短且易脱落的毛被。
大叶猪笼草仅存在于婆罗洲的沙巴地区的特鲁斯马迪山(Mount Trus Madi)山顶。而就算是附近同一海拔的潘那索维坦山(Mount Pinesowitan)山顶上也不存在。海拔2200~2400m是最适宜大叶猪笼草生长的海拔范围,但其也可在海拔2000~2600m的地区存活。在特鲁斯马迪山大叶猪笼草分布于2200~2642m的山顶之间。 大叶猪笼草生长于山脊顶部长满水苔的山地森林里的植被中,这些植被主要由薄子属(Leptospermum)和杜鹃属(Rhododendron)的植物组成。像其他高地猪笼草一样,大叶猪笼草原生地的昼夜温差很大,中午最高温可达30℃,而晚上最低只有5℃。特鲁斯马迪山的山顶常常云雾缭绕,其空气湿度相当的高。
大叶猪笼草既能沿地面匍匐生长,也可以作为一个附生植物攀附于其他植物身上。大叶猪笼草与劳氏猪笼草(N. lowii)和毛盖猪笼草(N. tentaculata)生存于同一地区。劳氏猪笼草(N. lowii)与大叶猪笼草的自然杂交种被称为特鲁斯马迪山猪笼草(N. × trusmadiensis)。
由于大叶猪笼草的分布狭窄,且特鲁斯马迪山没有得到像基纳巴卢山那样的保护,所以大叶猪笼草被列入《2006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濒危物种名录(2006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等级为极危(Critically Endangered)。而植物学家查尔斯·克拉克(Charles Clarke)在1997年依照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的标准(IUCN criteria)在一个非正式的评估中曾将大叶猪笼草列入濒危等级。克拉克说:“要想让这个物种在野外延续至下个世纪,就需要大力度的保护。”大叶猪笼草遭受各样的威胁,包括过度采集和登山者造成的原生地破坏。这些人类的活动让大叶猪笼草的种群数量大大的下降,它已被认为是婆罗洲最濒危的高地猪笼草。
自然杂交种
N. lowii× N. macrophylla
别名:特鲁斯马迪山猪笼草(Nepenthes × trusmadiensis ) 简称:TM
目前在野外只发现了大叶猪笼草与劳氏猪笼草(N. lowii)的自然杂交种。1983年,劳氏猪笼草(N. lowii)与大叶猪笼草的自然杂交种由约翰内斯·马拉维尼(Johannes Marabini)和约翰·布里格斯(John Briggs)在特鲁斯马迪山(Mount Trus Madi)上发现。之后,马拉维尼给这个物种命名为特鲁斯马迪山猪笼草(N. × trusmadiensis)。布里格斯1984年再次来到特鲁斯马迪山,但发现其只剩下一小群了。
特鲁斯马迪山猪笼草
特鲁斯马迪山猪笼草的叶片可长达50cm。它是婆罗洲的猪笼草中可以长出巨大笼子的品种之一,捕虫笼高度可达35cm。它的形态为劳氏猪笼(N. lowii)草与大叶猪笼草的混合型。它的盖子和劳氏猪笼草(N. lowii)一样外翻,且在盖子下表面有短毛。唇有突出的唇齿和楞,但并不类似于大叶猪笼草的形状。它的花序可达50cm长,每个小花梗有两朵花。除了捕虫笼之外,植株的其他部分并不是很巨大。
特鲁斯马迪山猪笼草(N. × trusmadiensis)仅分布于特鲁斯马迪山海拔2500~2600m的山顶地区。
大叶猪笼草与爱德华猪笼草(N. edwardsiana)和长毛猪笼草(N. villosa)之间存在着近缘关系。
长毛猪笼草
大叶猪笼草与它们的区别在于唇的结构。虽然它们的唇都非常的发达,但大叶猪笼草的唇肋和唇齿都较短,且间距较宽。大叶猪笼草的笼口比爱德华猪笼草(N. edwardsiana)和长毛猪笼草(N. villosa)都更倾斜。笼口为缓缓倾斜至盖子基部的,不会在某个位置突然变陡而形成一个明显的唇颈。大叶猪笼草的盖子更宽且为卵形。爱德华猪笼草(N. edwardsiana)与大叶猪笼草的下位笼很相似,但后者的笼肩更靠上。它们的上位笼的区别更明显,大叶猪笼草的为长卵形。正如大叶猪笼草的名字,它的叶片非常巨大,长度最多可为爱德华猪笼草(N. edwardsiana)和长毛猪笼草(N. villosa)的两倍。
爱德华猪笼草
爱德华猪笼草(N. edwardsiana)和长毛猪笼草(N. villosa)至分布于基纳巴卢山的超基性土壤(ultramafic soils)中,而大叶猪笼草只分布于特鲁斯马迪山(Mount Trus Madi)山顶附近的砂质土壤中。植物学家马修·杰布(Matthew Jebb)和马丁·奇克(Martin Cheek)还认为,大叶猪笼草与菲律宾巴拉望(Palawan)特有的惊奇猪笼草(N. mira)之间存在着近缘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