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12-09 14:06
大国心态是不卑不亢不傲,有定力,按原则办事而不意气用事,讲理性而不是动辄抒情。对国家和政府的能力有充分的自信。与别国平等交往,既不想着欺压别国,也绝不接受挑衅。
心态就是指对事物发展的反应和理解表现出不同的思想状态和观点。
苏联心理学家 H.д.列维托夫认为人的心理活动可以分为心理过程、心理状态与个性心理特征三种形态。心理过程是不断变化着的、暂时性的,个性心理特征是稳固的,而心理状态则是介于二者之间的,既有暂时性、又有稳固性,是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特征统一的表现。心理过程都是在一定的心理状态的背景中进行,都表现为一定的心理状态。如注意的分心与集中;思维的明确性、迅速性和“灵感”状态;情绪的激动与沉着;意志方面的果断与犹豫等。心理状态是个别心理过程的结合、统一,是某种综合的心理现象,所以它往往又成为某种个性特征的表现,反映出一个人的个性面貌,因而心理状态的特征又往往成为一个人的个性心理特征的表现。因此,一个人在特定时刻的心理状态,是当前事物引起的心理过程、过去形成的个性特征和以前的心理状态相结合的产物。
心理状态与心理过程、个性心理相比, 在心理活动中表现出以下特点:
直接现实性
人的心理活动的各种现象都是以心理状态的方式存在, 或者说, 人的各种具体的现实的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特征以至高级神经活动等, 总是在一定的、具体现实的心理状态中被包含着和被表现出来。因此, 了解自己或别人的心理生活时, 直接观察到的便是在一定情境时存在的心理状态, 作为了解自己或他人心理活动的指标, 心理状态具有明显的直接现实性。
综合性
心理状态是个体在一定情境下各种心理活动的复合表现, 任何一种心理状态既有各种心理过程的成分, 又有个性差异的色彩, 还包括许多复合的心理过程, 不止是心理过程的简单的拼合, 而是由这些心理过程所构成的具有新的特性的复合物。尽管这些成分在不同的心理状态中的地位和作用不一样, 但心理状态始终是心理活动的综合反映。
相对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当主体进入或处于某种心理状态时, 若无必要强度量级的动因起作用并达到改变原心理状态的临界度以上, 原来的心理状态就会持续稳定或长或短的时间, 至于某一心理状态能持续多长时间, 就要取决于许多可能起作用的相关因素及其力量的组合与对比, 其重要的一个因素是该心理状态下各心理过程或心理活动的强度。
流动性和趋变性
心理状态具有变化不居的特性, 也可叫动力性。任何心理状态都不是凝固不变的, 而是随时可能由于种种无法避免的内外动因的作用而发生量变和质变。从整体上看, 心理状态虽然不如心理过程那样流动, 具有一定时间的延续性, 但也不像个性心理特征那样具有时间上与情境上的一贯性。由于内外部现实的影响构成心理过程的不断变化, 使复合的心理状态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也不断发生变化, 一种心理状态会随时被另一种心理状态所替代, 而某一种特定的心理状态也会不断发生变化。
情境性
这里所说的情境指主体的感官在一段时间内接受到的全部信息, 既包括注意的范围, 也包括注意范围以外的, 但作用于感官的其他事物对主体产生的未必全被主体意识到的心理影响。而心理状态往往与某种情景相联系, 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着一定的情景或受到情景的一定影响。心理状态受客体、客体的背景、客体的关系等整个为主体所感知的事物及其环境的很大制约作用。
根据心理状态与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的关系,心理状态的分类应考虑三方面的因素:
一是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在心理状态上的表现,即心理状态的主要构成成分。以此为标准划分心理状态可以较好地概括各种具体的心理状态, 把心理状态划分为“认知的心理状态、情感的心理状态、意志的心理状态和动机的心理状态!”。
二是人的心理在各种活动中的调节作用。据此可把心理状态和其发生的基础即活动相联系而加以考察, 可分为活动的动机和完成活动的能力两大类心理状态。
三是心理状态在不同的心理活动阶段和活动领域都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体现出复杂性和综合性的特点, 用单一的分类标准或只从一个角度去分类研究是很困难的,也不能满足实际的需要。应该根据不同领域、因素,用不同标准对心理状态进行多方位的考察和研究。如以心理状态对活动效果的影响为标准, 可将心理状态划分为最佳心理状态、一般心理状态、不良心理状态; 根据持续时间的长短, 可把心理状态划分为相对稳定的、持续较长时间的状态( 态度、兴趣、心境) , 另一种是情景性的、持续时间较短的心理状态(激情、应激状态); 根据心理状态是否具有显著的周期性, 可将其划分为周期性心理状态和非周期性心理状态; 根据心理状态结构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心理要素, 可将其划分为情绪的心理状态、意志的心理状态、感知过程居多的状态、注意状态、积极的思维状态等: 按照常态、异常可以把心理状态划分为正常心理状态、异常心理状态; 按照整合过程的不同阶段, 可把心理状态划分为待整合无序状态、整合过渡状态和整合有序状态。显然, 这种多标准的划分方法可以对心理状态进行多角度的研究, 还可以满足各个行业如教育、医学等部门的需要, 所有这种划分更具有实践意义。
是指个体因受自身或外在因素影响,而不满意于自身条件或能力,进而造成信心的缺失,而在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的、又进而对人的社会生活产生消极影响的消极心理状态。
是一种逃避现实的心理,也是一种不敢面对问题的懦弱行为。心理学通过研究发现,现代人面对压力大多会采取回避态度,明知问题即将发生也不去想对策,结果只会使问题更趋复杂、更难处理。就像鸵鸟被逼得走投无路时,就把头钻进沙子里。与“鸵鸟心态”类似的说法即“掩耳盗铃”
主要是指积极的心理态度或状态,是个体对待自身、他人或事物的积极、正向、稳定的心理倾向,是一种良性的、建设性的心理准备状态,在学校文化素质教育、心理教育、心理咨询与治疗操作层面上主要指学生各种正向、主动、积极的心理品质的培养和训练。
民族复兴路上的中国不仅要有大国的经济、军事实力以及政治、外交影响力,而且国民要有与之相应的良好大国心态。
中国历史悠久、文明灿烂,军事实力在历史上大多数时间里也不弱,可谓泱泱大国,雄视世界,令人有很强的自豪感。但近代以来,中国一直打败仗、被人欺。结果有些人落下心病,形成了一种自卑与自大混合杂交、纠缠不清的奇特心态,对此我们进行精神分析和症候式阅读方能解得其中三昧。比如:口出狂言时常常虚弱不堪,得意洋洋时常常自卑之极,说根本不在乎时其实在咬牙切齿,大叫“我再也不理你了”不过是想引起对方关注。总而言之是心口不一、口是心非。中国实力增长了,在世界事务上有发言权了,这很好。有话就说,谁也不能限制你。如果你真的有理有据,也可以通过强硬态度对抗以美国为主的西方国家。但窃以为千万不要动辄做情绪化的发泄,这样对于一个走在复兴道路上的大国来说等于是自毁身价。说到底,其实这还是一种骨子里的自卑心理在作怪:太过在意他人/国是否注意自己;太过在意他人/国对自己的看法。一个有定力的人或国家都不应该如此。
自卑的核心是不自信,不自信则常常通过自大表现出来。当今社会有一部分人就存在这样一种偏激、扭曲的心理,常常臆想国家强大后就能如何,沉溺于“引领世界风骚”的迷梦中不可自拔。被欺凌的弱者、强者为王哲学的牺牲品,在骨子里很可能与强者一样信奉这种哲学,只不过是想用同样的方法取强者而代之罢了。这样取代下去的结果,是我们的世界永远不可能摆脱强盗哲学的统治。有些无原则地鼓吹“尚武精神”的民族主义者就有这种“彼可取而代之”的强烈愿望。“尚武精神”如果不受正义、道义的引导和制约,不但会给他国而且也会给自己的国家和人民带来灾难。走在民族复兴路上的中国和中国人断不可如此。
超脱受虐者心态。中国是一个曾经创造了辉煌历史文化的国家,也是一个饱受了百年屈辱的国家。近代的百年屈辱在遥远的千年辉煌的反衬下,显得尤其凄怆和悲凉。这使国人心头深深烙上了受虐的伤疤和历史的悲情。在当今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下,与“宿敌”“相逢一笑泯恩仇”已成为时代的最强音,然而,在握手言欢时,国人心头不免依然萦绕着历史的梦魇与沉痛。倘若国人始终以受虐者自怜,难以超拔,那么,在国际交往中,即使与他国发生司空见惯的摩擦和龃龉,也可能揭开历史的伤疤。当前,国人受圣火在法国遭冲击及某些法国政客不负责任的言论的刺激,形成了对法国的普遍恶感,就是一例。而新仇与旧恨的激荡,最终可能酿成难以掌控的可怕洪流。——而这应该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所必须警惕和杜绝的。无情的历史已经演绎了这股洪流的恐怖,德国和日本在崛起的过程中,大肆渲染遭受外强凌辱的苦难,强化受虐者心态,致使民族主义泛滥,最终酿成了两次世界大战的人类浩劫。一直以来,部分国家对中国崛起的疑惧,多多少少也是基于这一历史事实:近代以来,还没有任何一个世界性大国是以和平的方式崛起的。因此,在时代的大潮下,中国尤其需要审时度势,超脱受虐者心态和历史悲情,以“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真诚和勇气去拥抱世界,坚定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弱化弱者心态。国际上通行一句话:弱国无外交,这一方面暴露了一个国家客观上综合实力不强造成的缺憾,另一方面也折射了弱国主观上自我封闭的弱者心态。深陷于“小国寡民”的自怨自艾中,无力也无心表达对自身利益的严正关切,甘心于与他国“老死不相往来”的封闭世界,是弱者心态在国际事务中的极端表现。在文化领域,弱者心态则表现为丧失对本民族文化的自信,视外来文化为普世价值而俯首膜拜,或者走向另一个极端,视外来文化为洪水猛兽而盲目排斥。
对于崛起中的大国,在一定时期内,基于国家积弱的现实,选择隐迹于国际社会,卧薪尝胆,韬光养晦,一心一意搞好自身建设,例如美国建国后奉行了一百多年的“孤立主义”政策,则不失为一种明智的战略抉择。然而,当国力足够殷实的时候,则有必要弱化弱者心态,积极地谋求更大的国际空间,捍卫自身的战略利益,以开阔的心胸兼容各国文化。
强化强者心态。大国应该有大国的气度和强者的心态。何为强者心态?强者心态是微笑着拥抱世界的从容和自信,是捍卫自身利益和尊严的坚定和果敢;是弘扬民族文化和价值观的矢志不渝,是兼收并蓄各国文化的海纳百川;是“猝然临之而不惊”的沉着,是“无故加之而不怒”的理性;是掌声中的谦卑和内省,是巴掌下的奋争和坚毅……只有强化强者心态,才能走出悲情历史的阴霾,才能冲破民族主义的狭隘,才能轻装上阵地开拓未来,才能尽显世界性大国的魅力和丰采。
当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功之时,中国已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而在金融危机席卷全球、西方大国力不从心的这个“多事之秋”,拥有巨大经济资源的中国,必然被寄予极高的期望。中国的“大国地位”备受瞩目,以至于有西方人士评论说, 比起“G20峰会”,叫“G2”或许更为合适。
就在峰会举行之时,一本名为《中国不高兴》的书正在中国大陆热卖。该书的作者们猛烈地批判了中国社会的诸多问题,描述的中国与一个“大国”的形象相距甚远。这让我们重新审视给予中国的这个“大国”的称谓。
对于中国是不是一个真正的“大国”,国人的回答是不同的。一则西方评论描述过这样一种现象:西方人已经认为中国是一个大国了,但是很多中国人仍然觉得中国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与“大国”的称谓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他只说对了一半。事实是,还有一部分中国人认为,中国已然成为一个大国,我们应该更加积极地介入国际事务中去,并且强调中国的“特色”,而不为其他强权所同化。
观点的差异本是思想多元、社会进步的标志,但一旦两种观点相互攻讦、互扣帽子、各不相让,那只会让事情变得更极端。在中国,这样两种极端思想的形成同历史传统不无关系。自近代以来,中国屡屡遭受列强的欺凌,这促使国民中间形成了一种极强的“受害者意识”。在这一意识的作用下,有人主张学习西方,彻底变革中国的传统;有人力主保留中国文化的独特性,同时贬低西方的历史贡献。在中国现代化的过程中,这样的论争持续存在着。
但时代不同了,论争的内容已经发生了变化。强调民族性的,因为中国的富强,比以前更有了信心,更有了叫嚣的底气;
对中国比较失望的,随着中国出现的新问题,其论调也有新的变化。但是,极端性却同时保留了下来。集体非理性的持续存在,折射出一个问题:中国在实现物质现代化的同时,并没有实现思想文化的现代化。在看待中国时,国人并没有做到充分的审慎、理性,在“妄自菲薄”与“妄自尊大”之间,中国人的“自信”还是没有培养出来,一种“裕如”的国民风范远未形成。换一句话说,中国人永远怀有“大国理想”,而当这一理想即将或已经成为现实时,却没有“大国心态”。而这恰恰是当下中国最严峻的问题。
问题指出来了,如何解决呢?任何关涉文化的问题,都是一个复杂的问题,甚至无法给出明确的解决措施。但有一点是可以做到的,那就是开放我们的思想,心平气和地梳理一下国民的情绪。只有当现代化及于精神层面时,才是真正的现代化;只有国民心态理性化了,中国才能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大国”。
某种意义上说,世界性大国的定义,不在于土地的广袤和人口的众多,而在于心胸的强健和开阔,在于目光的深邃和远大。对于崛起中的中国而言,五千年文明的深厚积淀,和谐与大同的理想诉求,以及中庸与理性的处世哲学,无疑是中国重塑和强化大国心态的思想源泉和终极归宿。这是中国的幸运,也是世界的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