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坌坑文化

更新时间:2022-02-22 20:30

大坌坑文化是台湾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距今约五千多年,以台湾北部淡水河下游两岸及西北、中部和西南诸海岸最集中。遗址集中分布在台湾北部淡水河下游沿岸和中南部沿海,东部沿海也有零星分布,其中以台北八里乡大坌坑遗址和高雄林园乡的凤鼻头遗址为典型。

地区分布

大坌坑文化遗址位置大多在河口和河岸的低台地。原始居民们的生产活动为捞取鱼类、猎取野兽、采集植物果实和种子等,并从事原始的农耕。

据推知,这个文化遗址的主人是大陆南部至东南亚最早从事农耕的居民的一支。大坌坑遗址中石器不多,遗物以陶器为主。年代约在1万年前至公元前2500年,与华北地区的仰韶文化大致相当。

大坌坑文化遗迹在大陆东南和南部沿海也有大量发现。考古学家推测:“我国东南沿海在全新世初期有一片以粗糙的绳纹陶器为代表的一种古代文化”,大坌坑文化便是这种文化的一个环节。

早期发现

新石器时代早期的一种文化,因1964年发现于台湾台北八里乡大坌坑贝丘遗址而得名。距今约五千多年,以台湾北部淡水河下游两岸及西北、中部和西南诸海岸最集中。

主要遗址

主要遗址有台北八里乡大坌坑下层、台北圆山贝丘下层、台南归仁乡八甲村、高雄林园乡凤鼻头等。出土有磨制的石斧、石铲等。陶器手捏,含粗砂,火候不高,硬度低,质松软,器形简单,主要有罐、瓮、碗,器壁粗厚,常饰绳纹和划纹,少数有涂红条彩饰,以粗陶绳纹圈底罐最有代表性。当时人们过着以采集和渔猎为主的经济生活。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