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4-10 22:44
民国元年(1912年),为大垛乡。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为第二区大垛乡。
民国三十年(1941年),属临城区。
1950年,为大垛区大垛镇。
1957年,与双烈、景明等乡镇合并建大垛乡。
1958年,与竹泓乡合并建竹泓人民公社。
1959年,析建大垛人民公社。
1983年,撤销人民公社,复建大垛乡。
1986年,撤乡,改置大垛镇。
2011年末,大垛镇辖1个社区、23个行政村:板桥、大何、三家、娄庄、兴芦、东刘、朱罗、大陶、世联、保宽、从六、安民、双石、许马庄、丁家、阮钟、管阮、双包、陈卞、盛吴、肖庄、吴杨、天部、吴岔;下设255个村民小组。
截至2020年6月,大垛镇辖1个社区、18个行政村:板桥社区、大何村、娄庄村、东刘村、大陶村、保宽村、从六村、安民村、双石村、阮中村、管阮村、陈卞村、盛吴村、吴杨村、天河村、跃进村、兴联村、塘港新村、园区新村,镇人民政府驻安康路40号。
大垛镇地处里下河平原腹部,地势平坦。
大垛镇主要河道有老唐港河、新唐港河、梓辛河3条,境内总长20千米;流域面积0.1平方千米,平均流量180立方米/秒,境内河流总长30千米,河网密度0.4千米/平方千米。
2011年,大垛镇有耕地面积5.9万亩,林地面积0.1万亩。
2011年末,大垛镇总人口4.3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7314人,城镇化率17%。总人口中,男性2.26万人,占52.6%;女性2.04万人,占47.4%;18岁以下0.6万人,占14.1%;19—60岁2.86万人,占66.4%;61岁以上0.84万人,占19.5%。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有壮、苗等11个少数民族,共83人,占0.2%。2011年,人口出生率10.6‰,人口死亡率15.6‰,人口自然增长率-5‰。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宇米591人。
截至2019年末,大垛镇户籍人口为42493人。
2011年,大垛镇实现生产总值14.6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1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6.8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4.7亿元,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比例为20.8:46.7:32.5。2011年,财政总收入1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0.4亿元。从各主要税种看,完成营业税0.06亿元,增值税0.3亿元,企业所得税0.2亿元,个人所得税0.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480元。
2013年,大垛镇实现生产总值19.3亿元,增长18.1%;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400万元,增长10%;技改投入财务发生数5.9亿元;完成招商引资3.5亿元。全镇共有招引和在建项目8个,其中亿元项目3个、8000万元以上项目3个、6000万元以上项目1个。民营经济净增注册资本1.34亿元,全镇新登记注册私营企业34家,个体工商户177户,新增入园企业5家。
2019年,大垛镇有工业企业340个,其中规模以上23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6个。
2011年,大垛镇实现农业总产值5.3亿元。粮食作物以水稻、小麦为主。2011年,生产粮食5.9万吨,人均1372千克,其中水稻3.3万吨,小麦2.3万吨。主要经济作物有棉花、油菜等。蔬菜种植面积0.2万亩,产量1.3万吨。
大垛镇畜牧业以饲养生猪、家禽为主。2011年,生猪饲养量11.7万头,年末存栏3.7万头;家禽饲养量218.1万羽,上市家禽163.6万羽;畜牧业总产值1.6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0%。
大垛镇渔业以淡水养殖为主。2011年,水产品总产量0.58万吨;渔业总产值1.4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26%。
大垛镇以保温材料、氧化锌、服装为主。2011年,工业总产值46.2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6家,职工4100人,实现工业增加值5.1亿元。
2013年,大垛镇完成工业总产值75.9亿元,增长26.1%;工业开票销售收入7.53亿元,其中,15家列统企业工业开票销售收入4.62亿元,增长48%。
2011年末,大垛镇有商业网点503个,职工1098人。2011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8亿元,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4.7亿元。
2011年末,大垛镇有3家银行分支机构,各类银行存款余额4.4亿元,各项贷款余额1.7亿元。
2011年末,大垛镇有幼儿园1所,在园幼儿240人,专任教师14人;小学1所,在校生1159人,专任教师106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946人,专任教师97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普通高中1所,在校生1748人,专任教师203人。主要学校有民办板桥高级中学。2011年,教育经费0.4亿元,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0.3亿元。
2011年末,大垛镇有艺术表演团体1个,文化站1个、文化活动中心7个,农村文化室23处,社区文化活动室1处。各类文化专业户8户,各类图书馆24个,藏书5万册。2011年末,中央电视台一套等60多个电视频道在本地落户,有线电视用户0.8万户,其中数字电视用户0.7万户,电视综合覆盖率100%。
2011年末,大垛镇有体育场地16处,社会体育指导员39人。12个村安装了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60%。
2011年末,大垛镇有医疗卫生机构2个,病床53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1.2张;专业卫生人员70人,其中执业医师26人,执业助理医师2人,注册护士22人,平均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1.6人。2011年,医疗机构完成诊疗4.1万人次。2011年,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29/10万。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100%,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86%。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3.6万人,参合率100%。
2011年,大垛镇有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89户,人数167人,支出34.9万元,月人均174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442户,人数745人,支出99.3万元,月人均111元。农村五保集中供养132人,支出51.5万元;农村五保分散供养271人,支出89.4万元。农村医疗救助186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1189人次,共支出55万元;农村临时救助137余人次,支出6.9万元。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173人,抚恤事业费支出132万元,敬老院1个,床位300张。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4036人。
2011年末,大垛镇有邮政网点2个,投递路线单程总长度66千米,投递点39个,乡村通邮率100%。电信企业2家,服务网点2个,固定电话用户0.7万户,移动电话用户0.4万户,宽带接入用户0.3万户。
2011年末,大垛镇有自来水厂1座,铺设干线水管66千米,生产能力3000吨/日。年工业用水68.2万吨,生活用水51.6万吨。居民自来水普及率100%。
2011年末,大垛镇有110千伏及以上变电站1座,主变压器1台,年售电量累计完成0.4亿千瓦时,综合电压合格率99.8%,供电可靠率99.8%。
2011年末,大垛镇有公园1个,园林绿化面积66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17%,人均绿地面积9.9平方米。
2011年,大垛镇客运总量21.6万人次,货运总量3.5万吨,客运汽车5辆。境内通航河道3条,总长30千米。县镇级公路23条,总长65千米。
大垛镇辖区如若干垛岛组成的“神龟”,集镇地处其中最大的垛岛,因此得名。
清代“扬州八怪”领衔人物郑燮(字克柔,号板桥)的墓园(又称“板桥林园”)。清雍正年间(1723年—1735年),郑板桥曾在管阮庄(即今管阮村)设馆授徒。管阮郑家大场是郑氏家族祖茔所在地。
陈卞有一座曾任清代广东布政使(主管一省财赋)诗人徐炟(字符禺)的墓园。存一块长150厘米、宽60厘米、厚15厘米的白矾石墓志铭告诉我们,徐炟生前为官清正廉明,政绩颇佳,是一位清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