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埔县博物馆

更新时间:2023-02-23 03:29

大埔县博物馆位于广东省大埔县黄腾坑口文化中心左侧,占地面积240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5800平方米,是地方综合性博物馆。

历史沿革

大埔县博物馆前身原属大埔县文化馆的一部分。

1978年,正式成立大埔县博物馆。

2003年3月,搬至县城青梅路13号的森堂公祠。

2007年12月,开始兴建大埔县博物馆新馆舍。

2008年10月,主体工程全面完工。

建筑布局

大埔县博物馆占地面积2400平方米,建筑面积5800平方米。 共三层,一楼为大厅、临时展厅:千年古邑、人文秀区、红色士地展厅、接待室和中控室;二楼为:民居大观、客风奇葩、粤东瓷都、华侨之乡”、绿色崛起展厅;三楼为:文物库房和办公室。

大埔县博物馆一楼大堂中央摆放的是大埔县城总体规划意向模型,以1—1500的比例尺展示了约20平方千米的大埔县城核心区。在沙盘后方,矗立着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父子进士”石牌坊,原件位于茶阳镇,建于明朝万历年间,是大埔人文的象征。

大埔县博物馆第一展厅—千年古邑:主要展示了大埔悠久的历史,有商周时期出土的陶器和石器、采自茶阳、三河明代古城墙的古砖,明代墓葬出土的县衙陶塑,近年出土的历代古钱币,以及大埔各姓氏的族谱、匾额。

大埔县博物馆第二展厅—人文秀区:主要展示大埔客家人传承于中原汉人崇文重教的传统,明清以来,有翰林15人,进士58人,举人298人。辛亥革命以来,更是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客家之子,有民族志士、实业巨子、科教翘楚、文化名人、将军丰碑和海外赤子。

大埔县博物馆第三展厅—红色热土:主要以图文和实物的形式展示了大埔境内发生过的重大革命历史事件,如在党和人民军队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三河坝战役,还有青溪红色交通站,全国第一个建立的中山纪念堂。

大埔县博物馆第四展厅—民居大观:主要以实物、模型和图文相结合的模式,展示了大埔的客家民居。如“上下堂”、“围龙屋”、“四点金”、“走马楼”的类型,这些民居既保留了中原人居的文化色彩,包涵着传统礼制、伦理道德及风水意识,又表现出客家民居的特色。

场馆特色

大埔县博物馆主要是展出大埔的人文历史、民俗风情、文化艺术、山水风光。以图片、文字、实物和模拟场景等形式展示了大埔县的文化底蕴和人文积淀,是大埔县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陈展中心。

馆藏文物

综述

大埔县博物馆至2013年,藏品总数达5000多件(套)。其中国家二级文物31件(套),国家三级文物213件(套)。在5000多件馆藏文物中,分为大埔出土文物、历代名家书画、古钱币、民俗文物、革命文物、文革文物类型。

历代名家书画:历代名家书画为明朝、清朝、民国时代的。主要有岭南画派创始人之一高奇峰,宣统皇帝的老师朱汝珍,伪满州国总理郑孝胥,清朝商务大臣、光禄大夫张裕,葡萄酒创始人张弼士。

藏品管理藏品来源:主要为出土、征集、捐赠及上级部门的调拨等四种形式。

历年来,通过古墓葬、古遗址的发掘和征集流散民间的文物是馆藏的主要来源。1987年,广东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广东省博物馆分别向大埔县博物馆调拨一定数量的文物。在藏品征集管理工作中,郭志群、何津能、罗建忠、罗丽云等老一辈文物工作者为大埔县文博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藏品类别:按内容分有出土文物、革命文物、名人字画、古钱币、大埔民俗物品等,按质地分有陶、瓷铁、铜、石、玉、木、布绸等。

文化活动

综述

大埔县博物馆主要举办了如下展览活动:深圳大芬村油画作家米埔创作的《油画作品展》,广东省摄影家协会举办的《美丽大埔》展和《摄影比赛获奖作品展》,还有《当代中国书法名家作品展》。

宣传教育

大埔县博物馆始毎年的“国际博物馆日”和“世界文化遗产日”,都举办各项活动,宣传文博知识。

合作交流

大埔县博物馆与中国文物考古界,博物馆同行及其他领域的密切交流合作,接待一些访问团体,还派员参加学习班,借鉴和学习文物、博物馆管理工作经验。

1996年10月,杨玖红参加省考古所举办的田野考古培训班。

1997年6月,杨玖红、张领华参加梅州市文化局举办的田野考古培训班。

2002年6月,林关珍、罗小明、罗秀芳参加梅州市文化局举办的文物鉴定培训班。

2007年11月,严志伟、罗皎明、罗怀日参加省第次全国文物普查培训班学习。

2008年10月,严志伟、刘洪伟、范少伟、罗怀日、杨玖红、罗秀芳参加梅州市第三次全国文物物普查培训班。

2008年12月,杨玖红参加全省博物馆讲解员培训班学习。

2009年5月,彭日韵参加省文化厅举办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建设培训班学习。

相关历史

文物分商周时代和明清时代两类。商周时代:从枫朗王兰等处古墓葬出土有石刀、石戈、石锛、石环、玉块、陶器等,距今有3000多年的历史,由此可知,3000多年前大埔这块土地上便有人群聚居活动了。明清时代:在高陂陶溪、光德澄坑窑仔下、三河五丰岗山东坑等处出土的青花瓷碎瓷等;在湖寮岭下院坑古墓葬出土的明代各类麻质服饰等;现县城大埔影剧院原为清初饶平营总兵吴六奇墓,1962年发掘该墓时出土了大量的陶俑模型及圹志铭。

所获荣誉

2009年,被列为梅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011年,被评为大埔县青少年教育基地。

2013年5月,被国家文物局评为国家三级博物馆

2013年11月,被评为梅州市人文社会科学普及示范基地。

2021年10月,大埔县博物馆被认定为广东省人文社会科学普及基地。

机构设置

单位性质:事业单位。

经费来源:财政全额拨款。

机构设置:设办公室、宣教组、保管组、保安组。

人员编制、组成 :编制8人,在职人数10人,专业技术人员4人。

服务观众项目:为观众提供免费讲解服务。

观众接待:自2010年1月1日向全社会常年免费开放,参观人数月平均达到10000人次。

参观信息

大埔县博物馆位于广东省大埔县黄腾坑口文化中心左侧。

开放时间:上午8:30—11:30;下午14:30—17:30。周一闭馆。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