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雀北方亚种

更新时间:2023-01-29 17:13

大山雀北方亚种(学名:Parus major kapustini)是大山雀亚种之一,属中小型鸟类。体长13-15厘米。整个头黑色,头两侧各具一大型白斑。上体蓝灰色,背沾绿色。下体白色,胸、腹有一条宽阔的中央纵纹与颏、喉黑色相连。栖息于低山和山麓地带的次生阔叶林、阔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中,也出入于人工林和针叶林。性较活泼而大胆,不甚畏人。行动敏捷,常在树枝间穿梭跳跃,或从一棵树飞到另一棵树上,边飞边叫,略呈波浪状飞行,波峰不高。主要以金花虫、金龟子、毒蛾幼虫、刺蛾幼虫、尺蠖蛾幼虫、库蚊、花蝇、蚂蚁、蜂、松毛虫、浮尘子、蝽象瓢虫螽斯等昆虫为食。

外形特征

大山雀北方亚种雄鸟前额、眼先、头顶、枕和后颈上部辉蓝黑色,眼以下整个脸颊、耳羽和颈侧白色,呈一近似三角形的白斑。后颈上部黑色沿白斑向左右颈侧延伸,形成一条黑带,与颏、喉和前胸之黑色相连。上背和两肩黄绿色,在上背黄绿色和后颈的黑色之间有一细窄的白色横带;下背至尾上覆羽蓝灰色,中央一对尾羽亦为蓝灰色,羽干黑色,其余尾羽内翈黑褐色,外翈蓝灰色,最外侧一对尾羽白色,仅内翈具宽阔的黑褐色羽缘,次一对外侧尾羽末端具白色楔形斑。翅上覆羽黑褐色,外翈具蓝灰色羽缘,大覆羽具宽阔的灰白色羽端,形成一显著的灰白色翅带。飞羽黑褐色,羽缘蓝灰色,初级飞羽除最外侧两枚外,其余外翈部具灰白色羽缘;次级飞羽外翈羽缘亦为蓝灰色,但羽端仅微缀以灰白色;三级飞羽外翈具较宽的灰白色羽缘。颏、喉和前胸辉蓝黑色,其余下体白色,中部有一宽阔的黑色纵带,前端与前胸黑色相连,往后延伸至尾下覆羽,有时在尾覆羽下还扩大成三角形;腋羽白色。雌鸟羽色和雄鸟相似,但体色稍较暗淡,缺少光泽,腹部黑色纵纹较细。虹膜褐色或暗褐色,嘴黑褐色或黑色,脚暗褐色或紫褐色。

栖息环境

主要栖息于低山和山麓地带的次生阔叶林、阔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中,也出入于人工林和针叶林,夏季在北方有时可上到海拔1700米的中、高山地带,在南方夏季甚至上到海拔3000米左右的森林中,冬季多下到山麓和邻近平原地带的次生阔叶林、人工林和林缘疏林灌丛,有时也进到果园、道旁和地边树丛、房前屋后和庭院中的树上。

生活习性

大山雀在中国各地均为留鸟,部分秋冬季在小范围内游荡。性较活泼而大胆,不甚畏人。行动敏捷,常在树枝间穿梭跳跃,或从一棵树飞到另一棵树上,边飞边叫,略呈波浪状飞行,波峰不高,平时飞行缓慢,飞行距离亦短,但在受惊后飞行也很快。除繁殖期间成对活动外,秋冬季节多成3-5只或10余只的小群,有时亦见单独活动的。除频繁地在枝间跳跃觅食外,它们也能悬垂在枝叶下面觅食,偶尔也飞到空中和下到地上捕捉昆虫。繁殖期鸣声尖锐多变,为连续的双声节或多音节声音,其声似‘吇嘿、吇嘿、吇嘿、吇吇嘿、吇吇黑黑’或‘黑吇、黑吇、黑吇、黑’,尤其在春季繁殖初期鸣声更为急促多变。

主要以金花虫、金龟子、毒蛾幼虫、刺蛾幼虫、尺蠖蛾幼虫、库蚊、花蝇、蚂蚁、蜂、松毛虫、浮尘子、蝽象、瓢虫、螽斯等鳞翅目、双翅目、鞘翅目、半翅目、直翅目、同翅目、膜翅目等昆虫和昆虫幼虫为食,此外也吃少量蜘蛛、蜗牛、草子、花等其他小型无脊椎动物和植物性食物。

分布范围

分布于哈萨克斯坦东南部(准噶尔),中国西北(新疆西北部)和蒙古西部部,东到外贝加尔山脉、俄罗斯东南部(阿穆尔地区)及霍次克海。

繁殖方式

大山雀繁殖期4-8月,雌雄鸟共同营巢,雌鸟为主,每个巢5-7天即可筑好。第一窝最早在5月初即有开始产卵的,多数在5月中下旬;第二窝多在6月末7月初开始产卵,有时边筑巢边产卵。每窝产卵6-13枚,多为6-9枚,有时多达15枚。卵呈卵圆形或椭圆形,乳白色或淡红自色,密布以红褐色斑点,尤以钝端较多。孵卵由雌鸟承担,白天坐巢时间7-8小时,夜间在巢内过夜。白天离巢时还用毛将卵盖住,有时也见雄鸟衔虫进巢饲喂正在孵卵的雌鸟,孵化期14±1天。雏鸟晚成性,雌雄亲鸟共同育雏。经过15-17天的喂养,幼鸟即可离巢,出巢后常结群在巢附近活动几天,亲鸟仍给以喂食,随后幼鸟自行啄食。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