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2-06 21:44
大弹涂鱼是鰕虎鱼科大弹涂鱼属动物,又称花跳、跳跳鱼、星点弹涂。鱼体呈较长纺锤形。双眼在头的前半部,由眼柄支撑,眼睛鼓突时能看到360°范围的东西。第1背鳍颇高、基部短,有5根鳍刺延长成丝状;第2背鳍鳍条较低,倒后伸长到尾鳍基,腹鳍短,愈合成吸盘。尾鳍为尖圆形,体侧上部沿背鳍基部有6-7条灰黑色的横纹。体侧及头部散布许多亮蓝色,腹部白色;第1背鳍深蓝色,具不规则白色小点;第2背鳍蓝灰色,具小白斑条,有四纵行。
背鳍Ⅴ,Ⅰ-23~26;臀鳍Ⅰ-23~25;胸鳍18~20;腹鳍Ⅰ-5;尾鳍17~18。纵列鳞89~115;横列鳞22~25;背鳍前鳞28~36。鳃耙5+5~6。椎骨26枚。
体长为体高6.0~6.5倍,为头长3.5~3.9倍。头长为吻长3.8~4.5倍,为眼径6.0~7.1倍,为眼间隔10.8~11.9倍。尾柄长为尾柄高0.5~0.6倍。
体延长,前部亚圆筒形,后部侧扁;背腹缘平直;尾柄高而短。头大,稍侧扁。头部具2个感觉管孔。颊部无横行的皮褶突起,有3行水平状(纵向)感觉乳突线。吻圆钝,大于眼径,前倾斜。眼小,背侧位,互相靠近,突出于头顶之上;眼下方具1个可将眼部分收入的眼窝,下眼睑发达。眼间隔狭,小于眼径。鼻孔每侧2个,相距较远:前鼻孔位于吻褶前缘,角状突出;后鼻孔小,圆形,位于眼前缘。口大,前位,平裂。上、下颌约等长。上颌骨后端向后伸达眼后缘下方。两颌齿各1行,上颌齿直立,尖形,每侧前部3齿扩大,犬齿状,缝合部无犬齿,具一缺口;下颌齿平卧,齿端斜截形或有一凹缺,缝合部2齿扩大,犬齿状。犁骨、腭骨、舌上均无齿。唇厚。舌大,圆形,前端不游离。鳃孔大。鳃盖上方及前鳃盖骨后缘均无感觉管孔。峡部宽,鳃盖膜与峡部相连。鳃盖条5根。鳃耙尖短。
体及头部被圆鳞,前部鳞细小,后部鳞较大。胸鳍基部亦被细圆鳞。体表皮肤较厚。无侧线。背鳍2个,分离;第一背鳍高,鳍棘丝状延长,平放时伸越第二背鳍起点,第三鳍棘最长,大于头长;第二背鳍基底长,其长约为头长的1.7倍,鳍条较高,最后面的鳍条平放时伸达尾鳍基。臀鳍基底长,与第二背鳍同形,起点在第二背鳍第四鳍条基的下方,最后面的鳍条平放时伸越尾鳍基。胸鳍尖圆,基部具臂状肌柄。左、右腹鳍愈合成一吸盘,后缘完整。尾鳍尖圆,下缘斜截形。
体背侧青褐色,腹侧浅色、第一背鳍深蓝色,具不规则白色小点;第二背鳍蓝色,具4纵行小白斑。臀鳍、胸鳍和腹鳍浅灰色。尾鳍青黑色,有时具白色小点。
栖息习性:大弹涂鱼可以利用胸鳍和尾鳍在水面上、沙滩和岩石上爬行或跳跃。大弹涂鱼可用内鳃腔、皮肤和尾部做为呼吸辅助器官。只要身体湿润,便能较长时间露出水面生活。大弹涂鱼是暖水性的广温、广盐鱼类,最适宜海水的盐度为10~20‰,能在极低盐度的水中生活,但在纯淡水中维持时间超过10天会引起死亡。在水温22~30℃时生长较快,14℃以下开始隐居洞穴,索食少,生长缓慢。水温降至5℃时,开始出现死亡。
(如图所示)
食性:大弹涂鱼以滩涂上的底栖藻类、小昆虫等小型生物为食,属杂食性鱼类,但以取食底栖硅藻类(俗称泥油)为主。大弹涂鱼无互相残食的习性,人工养殖常用施肥来培育滩涂表层基础饵料生物,促进大弹涂鱼的生长。
大弹涂鱼广泛分布于中国、朝鲜、日本南部、印尼、波里尼西亚、澳洲、印度和美洲沿岸的潮间带区域;在中国主要分布在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及台湾的沿海。
大弹涂鱼繁殖季节为4~9月,盛期5~7月。在夏季和初秋在海滩涂可看到大量的鱼苗出现,尤其在海水盐度20‰的海区数量较多。天然产卵在滩涂洞穴,深藏受精卵,自然孵化成小鱼苗。亲鱼属一次产卵类型,在产卵后依然存活。成熟的雌雄鱼腹部外观上均不大,不易区别,但可仔细观察其生殖孔加以区别;性成熟时雌鱼生殖孔红肿,大而圆形;雄鱼生殖孔狭小,延长呈尖形。卵巢呈黄色,所产的卵呈粘性,圆球形.淡黄色、透明。雌鱼怀卵量0.8~2.5万粒,卵膜的一端有一丛粘着丝,可附着其它物体上,卵径0.5~0.6毫米。受精卵在水温26.5~29.0℃,盐度25~27‰条件下,经87小时孵出仔鱼,一个月后可长到13毫米。雄鱼精囊2条,在腹部侧呈淡红色细条状。大弹涂鱼生长很快,早期仔鱼在环境条件好,底栖藻类丰富地区当年可长到12~13厘米,达到商品规格。一般经过2年也可以达商品规格。大弹涂鱼一般寿命为3~5年,最高年龄达7年。
池塘建设场地首先要平坦,底质为软泥,如果沙质多,洞穴易崩塌,则不宜其穴居生活;底质太硬则不宜其钻洞造穴。其次场地要便于引入和排出海水,以便适时晒坪,培养底栖藻类。池塘面积1300~3300平方米,最大不宜超过6600平方米,池深约1.5米。池内挖深度为0.3~0.5米的环沟和“十”字形的中央沟,中央沟宽约2米,供晒涂与高温时大弹涂鱼栖息之处,沟的面积一般占全池的1/4~1/5之间。滩面供施肥培养底栖硅藻。堤坝要坚固不漏水,且要有进排水闸,中央沟连接闸门,使进排水通畅。在进水处(即闸门内侧)略加挖深,使其成浅潭,供收获时敷设罾网之用。要求海水盐度在7~22%之间。
配备养殖场所应配备水质检测仪器、生物显微镜、水泵、高压水枪泵以及若干罾网、捕笼、踩网等。另外,配以相应的销售运输工具车。
使用生石灰改善池塘环境,清除敌害生物及预防部分细菌性鱼病。用法与用量;带水清塘;200~250毫克/升;全池泼洒;20~25毫克/升。注意不能与漂白粉、有机氯、有机铬合物混用。
使用漂白粉清塘,改善池塘环境。用法与用量;带水清塘;20毫克/升。全池泼洒;1.0~2.0毫克/升。(注意事项:1、勿用金属容器盛装。2、勿与酸、铵盐、生石灰混用。)
管理过程中,一定要培养充足的底藻,加快大弹涂鱼快速生长。在条件不利时,也要尽量创造条件延长其生长期,如雨季可及时排淡,天热天冷适当提高水位。平时,养殖管理人员必须勤巡池,观察池中底藻的繁殖情况和大弹涂鱼的摄食情况,定期取样测量鱼体长、体重和观察鱼体的健康。条件好的养殖池,大弹涂鱼会自行繁殖,要观察大弹涂鱼的繁殖情况,掌握池内的养殖密度。
管理措施
大弹涂鱼以底栖硅藻为食,不直接摄食米糠等饲料,池内要有足够饵料生物,才能保持大弹涂鱼的生长速度。大弹涂鱼人池一段时间后,水质变浑浊,表明池内底栖硅藻消耗已尽,应选在晴天少云时晒坪施肥,这样有利于底栖硅藻生长。施肥前先排掉池水,仅沟中留有积水,然后投放米糠20千克/667平方米,待池底晒龟裂后,注人海水5~10厘米,使其与软湿泥土结合,几天后底栖硅藻就会形成一层薄的藻床。也可在池底晒龟裂后,施放发酵消毒后的有机肥30~40千克/667平方米。夏秋水温高,鱼生长快,一般每15~20天进行施肥1次;冬季早期每月1次中后期可再减少。
鱼苗20~30天后,随着鱼苗生长速度加快,摄食量增加,池中的底藻慢慢减少,不够摄食需要,就要适时晒涂,接受充足的阳光,促使底藻繁殖,满足大弹涂鱼摄食生长,一般5~7天晒涂1次,持续2~3天,再注放海水,几天后藻类繁生,形成-层薄的藻床(泥油)。
大弹涂鱼是近岸河口性种类,对海水的盐度要求不高,而饵料生物的培育在盐度较低时繁殖力强,因此在养殖过程中,适当注入淡水调低盐度,保持池水盐度10~14‰、水温24~30℃较适宜,以保证藻类的快速再生,为大弹涂鱼提供充足的营养源。
时密切注意水色变化,当水色出现混浊现象,表明池水泥浆多,池内饵料缺乏,需要排掉池水,进行晒涂施肥,促进底栖藻类繁殖。
大弹涂鱼的病害较少,但要注意防止敌害生物,其最大敌害是鮁虎鱼、鸟等直接吞食大弹涂鱼苗,以及招潮蟹、相手蟹、长方蟹、大眼蟹、厚蟹等钻穴破损堤坝。对于鲰虎鱼类随时利用排水时机顺水清除。对于蟹类则以手工及时捉除。对于鸟则采用驱赶方法。
大弹涂鱼的病害较少,目前发现的一种海蛭吸附在鱼的头部、眼睑、鳍部和鱼体两侧皮肤上,吸其血液,使病鱼活动迟缓,鱼体消瘦,生长缓慢,出现这种情况可用1x10-6浓度90%结晶敌百虫全池泼洒,下午施药,36小时后换水,效果较好。
正常季节收捕
除越冬期(12月~2月)外,常年可正常收捕。应根据市场需求情况,确定捕捞数量。一般饲养1年,即可达到商品规格,规格达到每尾25克左右即可起捕。
大弹涂鱼捕捞方法有罾网、笼捕和踩网等。捕捞时捕大留小或保留亲鱼孵化越冬。
冬季收捕(仅池塘底网养殖方式)
采用冲水法,先排水,将池中水位下降至10厘米左右,然后用高压水枪冲刷表层软泥使混浊,迫使大弹涂鱼钻出洞穴,再用网斗收捕,以利于在水温低时能及时收捕上市。由于大弹涂鱼在冬季的市场价格高于平时3~4倍,此时收捕出售可大幅提高经济效益,但因冬季水温比较低,大弹涂鱼均已钻穴至深层过冬,收捕十分困难。这种养殖方式采用了底层深铺网衣的方式,阻止大弹涂鱼下潜,继而在冬季收获过程中用高压水枪,可迅速起捕。
大弹涂鱼体形虽小,但肉味鲜美细嫩,营养丰富,含有常见的16种氨基酸,其中8种为人体必需氨基酸。
大弹涂鱼干燥全体入药,具有滋补肝肾、益气助阳功效。主治适用于肾虚阳痿、腰膝酸痛、耳鸣耳聋、重听、眩晕等病症。
大弹涂鱼,养殖周期为1~1.5年。养殖期间一般采用轮放轮养、捕大留小的养殖方式。每公顷产量750~1125千克。由于大弹涂鱼还具有鱼病少,活鱼湿露时耐长途运输,经济价值高等特点,因此已成为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名特优新养殖鱼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