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9-27 22:57
大水沟位于贺兰山脉中北部,属宁夏石嘴山市平罗县崇岗镇管辖。其属于贺兰山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北段,环境保护良好,野生动物较多。大水沟自古为军事要地,历史文化深厚,具有大量文物古迹。沿110国道北上平罗县崇岗镇沿西侧路口上行到贺兰山大水沟沟口。
贺兰山大佛寺
贺兰山大佛寺位于宁夏贺兰山东麓大水沟,本寺始建于唐咸通元年(860年)当时一位大德高僧依照佛的旨意,在贺兰山中佛爷山下建起禅寺。为前来进香的人们施圣水,以祛病除妖,保得一方平安。到西夏王李元昊一次行兵打仗,被辽军追杀到大水沟时,被本寺大师施法所救,并在疗伤时大师传教天书。西夏王李元昊做皇帝后按大师的旨意,在此建起皇宫和皇家寺院及议事厅。明万历年间一位钦差大臣与将心方丈又重修龙泉寺,到文革前被损毁。在2001年王爱卿到下庙乡建设加油站时,夜梦游大水沟,见到西夏离宫、西夏行宫、西夏议事厅、兵营及各路大臣的西夏原貌。第二天下庙乡书记陈洪玉来到加油站,王爱卿把昨天的夜梦绘成草图拿给陈洪玉看,陈洪玉看后说草图与实际遗址位置相符。当时下庙乡乡长刘文斌和陈洪玉带王爱卿进山实际查看,使王爱卿对此处进行研究后。很多奇迹接连发生,多次托梦有太白金星下凡指点。2003年4月3日下午有几位领导干部找王爱卿到大水沟游玩,等游到龙泉寺时王爱卿一人进去拜佛,此时山中发出佛光,正在寺外的人们都奔向禅寺。此后,王爱卿对大水沟此地又进行深刻研究后作出决定:在2004年9月27日的《石嘴山日报》上刊登正式退出爱卿石油董事长之职务。后来王爱卿先生(现贺兰山大佛寺长笑大师)一人再次进入贺兰山大水沟龙泉寺进行研究,发现在万历11年重修寺院的原始记载中藏头留尾正是王爱卿(现为贺兰山大佛寺长笑大师)。2005年秋季开工恢复贺兰山大佛寺时,在开工建寺时泉水不够施工所用,王爱卿(现贺兰山大佛寺长笑大师)再次拜山求水,几个小时后此山涌出四眼泉水,比拜山前的水流量加几十倍。本寺院经过几年的开工建设,使多年沉睡的历史文化得以再次重现给宁夏人民。
(1)西夏离宫遗址
贺兰山大水沟沟口。沟口右侧有一高66米,底宽133.2米的土筑平台,当地老百姓称之为“穆桂英点将台”。据专家考证为西夏时期李元昊离宫遗址。遗址下方曾多次出土过西夏窖藏钱币和大量的西夏砖、瓦等建筑构件。山口1千米处有保存基本完整的明代长城。三公里处有古寺庙遗址一处。称“上庙”周围多处发现有古代游牧民族留下的岩画。沟口山泉常年不断,两岸山势峻峭,山内林木葱郁,空气清新,是郊游、登山的好去处。
据史书记载:李元昊登基称帝后,除大规模扩建都城兴庆府(银川市)外,还在贺兰山东麓大兴土木,沿各个山口修建了大批离宫、寺院,有“绵延数百里”之说。经考古证明,贺兰山东麓由南向北的滚钟口、黄旗口、拜寺口、大水沟口都有大量的西夏建筑遗址,其中大水沟为西夏最大的离宫遗址。
西夏离宫遗址在大水沟沟口两侧,由沙湖向北走十几公里即可到达,南北长4公里。《平罗县志》记载:“位于平罗下庙
大水沟侧的西夏离宫之雄伟,建筑台地10余座,其中每座台面长100余米,前后宽70余米,高出地面12米左右。”遗址现存有建筑台地数十座,攀山头而眺望,看得出当年那巍峨辉煌、富丽华贵的气势。在西夏离宫遗址,回望后山,极似四尊坐佛,忽隐忽现。离宫之前约3公里的山坡之上,有一条南北向的废渠,便是李王渠。进大水沟向西走3公里左右,有庙一座,称为上庙。走至沟外下庙乡有下庙。正所谓有上就有下一般的对称。
(2)西长城平罗段
西长城又称“边防西关门墙”,修筑于明弘治元年(1488年)前。进入平罗境内的这段长城,南起西峰沟,北至龟头沟。这段长城依贺兰山之险,断断续续修筑在各沟的险要处,多以土石混合夯筑,墙高3-5米,墙上筑有女儿墙、敌台等。部分用大块岩石垒筑而成。西长城沿线,较高的山峰顶上筑有烽火台。
保护范围:长城墙体两侧各20米范围内。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两侧各30米以内。
(3)大水沟题记
大水沟题记位于贺兰山东麓大水沟内上庙遗址后的石壁上,原有题记4方,均为阴刻竖行。现仅存二方.第一方题记,高46厘米,宽62厘米,距地表7米,题记内容为:钦差分守宁夏北路平虏地方参将沁阳时 其于万历十一年秋季重修,十二年三月念日同弟千户时 等到此开光.宁夏 生;徐应登,管应舂,夏元中,徐栋,刘幼田,陈守 王 叶玉石匠等内容;第二方题记位于第一方西6米处,下距地表24米。题记内容为:万历 西夏五月 钦差宁夏御史朱 钦差镇守宁夏总兵官张杰住兵巡边到此刻石以记 参将栋游记张五登 何志 徐吴等。2005年9月15日被公布为自治区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题记周围30米范围内。
建设控制地带:以保护范围线为基线,外延20米以内。
(4)大水沟遗址
大水沟遗址位于贺兰山东麓大水沟口两侧,长约4公里,有基台十余座。其中最大的台长100米,前后宽80米,高出地面12米左右,其余基台高低不一。沟北有三组,中 为四层,中有甬道遗迹。南有二层,北有二层,皆劈山而成。有青砖、瓷器碎片、板瓦等裸露。沟南基面破坏较多,与沟北相似,惟基台前约200米处,有一高约1米,宽为9米的基台疑为甬道出口,砖瓦与北面相似。经宁夏博物馆考古工作者考证,为西夏离宫遗址。2005年9月15日被公布为自治区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以遗址为中心面积为20000平方米范围内。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四向各150米以内。
(5)大水沟岩画
大水沟位于贺兰山东麓,平罗县崇岗镇常青村段,距平罗县城西南46公里,进沟3公里处北岸有一巨石,较为平整,高约3.5米,宽约2.3米,上刻岩画。内容为人面像、鹿、战争、交媾图等,凿刻与磨刻混合,主体部分有打破、叠压关系,部分风化。发现于贺兰山大水沟的这幅岩画,画面层层叠加,依据刻痕的新旧程度推断,这块石壁上的岩画当为不同时期的先民所做。画面叠压部分的岩画图案混杂,加之长期风化,已含混不清,画面上方表现了两组娱舞、争战的场面,一只大型动物依然清晰可辨。从这幅岩画可以反映出,这一带的先民们在这里生产生活的规模大、生存时期长。
保护范围:以岩画中心为基点,各至20米以内。
建设控制地带:岩画保护范围外20米以内。
(6)大水沟北沟岩画
自大水沟北沟入沟约7公里处,樱桃沟前,在上下钻洞沟北岩边,有一处高约1--2米的石壁,上有磨制岩画三组。一组为男女头像,另一组为线条凿刻鹿及盘羊图,三组为不明物。尤以男女头像最清晰,面积各为20--25厘米宽,30--40厘米高,采用磨刻和凿刻手法。岩画上被用红漆书写“保护森林,严禁烟火”字样。
保护范围:以岩画中心为基点,各至20米以内。
建设控制地带:岩画保护范围外20米以内。
(7)大水沟北沟遗址
自大水沟北沟入沟约十三公里处,周围是老百姓遗弃的羊圈,沟西有一大平台地,最高处为25平方米的石堆,疑似烽火台。东为台阶,再向东为两座建筑遗址,疑似庙宇,面积约为128平方米和62平方米,中有庭院相连,最东为断崖。断崖下为沟,沟内有水。石堆为烽火台,为最高处。类似庙宇的建筑遗址,上有滴水瓦、板瓦、青砖残存。保护范围:以遗址为中心面积为5000平方米范围内。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四向各100米以内。
(8)西北轴承厂旧址
西北轴承厂旧址位于贺兰山东麓大水沟沟内、沟外,分布面积0.4平方公里,距平罗县城西南46公里。1965年西轴从辽宁瓦房店搬到大水沟,期间主要生产铁路轴承主导产品,年产轴承3000-4000万套,1982年整体迁徒搬至银川。现存遗址在大水沟沟口公路两侧有七车间、特大型车间、单身楼、食堂、家属楼、招待所、办公楼、商店等,沟口有森林管理局入沟卡子。沟外建筑设施部分已损毁,部分仍保持原样存在。沟内遗址有办公大楼、劳保库、锻弓车间、动力车间、渡洛车间、精密车间等15个大小车间。所有房屋全部被毁坏,夷为平地,连基址也被翻挖,仅存两个语录牌完好保存。
保护范围:分沟内和沟外两部分。沟内总长1500米,宽以路两侧200米为界,保护面积600000平方米; 沟外总长1100米,宽以公路两侧175米为界,保护面积385000平方米范围内。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四向各100米以内。
说起贺兰山,人们想到更多的是:岩画、西夏王陵、自然保护区,还有岳飞的那句“踏破贺兰山阙”。其实,还有一个元素我们不该忘记,那就是“三线建设”时期,曾在这里布局的现代工业,它们带来的工业文明,曾是那个时代贺兰山最浓郁的色彩。
■从恐怖片说起,一片废弃的工厂
有恐怖片嗜好的人,可以来大水沟“参观”这处废弃工厂的遗址,这是一个资深恐怖片爱好者的建议,那人描绘的大水沟流露出一种特殊氛围。
终于有机会来这里一探究竟。我们沿公路进到大水沟,很快就在沟口发现几处废弃的宿舍楼、厂房、商店。继续前行,路被挡住,无法进入沟内。遥望四周,人迹稀少。举目,是贺兰山巨大的身躯。
说起恐怖片常见场景排名,“荒野中的废墟”绝对名列前茅。有的探险家更是喜欢进入废弃建筑内部,镜头下摇摇欲坠的墙壁、剥落的墙纸和腐烂的家具看起来就像一部恐怖片。
大水沟沟口的这片废弃宿舍楼,从外面看,玻璃破碎如一排排洞口,如若在暗夜里,真怕会扑棱棱飞出好多蝙蝠呢。
虽然早已无人居住,但是单元门大部分还锁着。迈过杂草瓦砾,推开一扇门,进入楼体。左右两边各有两间房子紧密相连,推开虚掩的门,房子不过十来平方米,地面常见砖头、鞋只。顺着狭窄的楼道可到4楼,有一张破烂的办公桌。这种狭小、逼仄、紧凑的空间,让人有点呼吸不过来。心理学家普遍认为,昏暗、狭小、封闭的空间会让人产生恐惧。
一间房子存放着两架台球桌,是厚重的实木打造,红漆斑驳,桌腿上装饰着雕花。让人想起旧时某大户人家的餐桌,然而这种联想在这样荒寂的环境中并不美妙。
走进废弃的几间厂房,空旷、阴凉,抬头是由复杂钢梁构成的工业语言,不知所云却充满力量。厂房已作它用,有的成了粮库,散发着陈粮的霉味。有的被改造成了“电影世界”,隔成迷宫般迂回相连,复古样式的小房间,可见方格窗户上贴着褪色的红色窗花。是大户人家的妻妾成群还是某个王侯的“家属院”?
我们在一个厂房里碰到了60岁的李老汉,他的上百只羊排成两排,咩咩地叫着。他独自在这里居住了5年,一间改造后有电视信号、自来水的房间是他的容身之处。对于这些工厂的历史他多少知道一些,过去生产大型轴承,上世纪80年代初陆续搬迁,后来成了技校,再后来被私人承包,生产过石灰、稀土,造过塑料管。因这一带是水源保护地,生产就停了。
“这里夏天也阴凉得很,坐一会儿就感冒。羊羔生下来晚上能冻死,所以我在外面搭了一个圈,它们可以晒到太阳。来这里拍电影电视剧的特别多,《大漠苍狼》《雪狼谷》《万里追踪》等。”显然,还没人来这里拍恐怖片。
■宁夏银川102信箱
这里拍摄的最著名的电视剧,应该是2010年播出的由李幼斌、朱亚文等主演的《爱在苍茫大地》。摄制组多次来大水沟取景,其故事原型之一就是这片工业遗址——西北轴承厂(以下简称西轴)。
查阅西轴的资料不难发现,作为一个三线企业,西轴建设发展和一般的三线企业无异,在建设中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1965年至1981年为山区建厂阶段。来自辽宁瓦房店轴承厂及全国各地的几千名建设者在大水沟风餐露宿、艰苦创业、修路架桥、兴建厂房。经过几年努力于1970年正式投产。
1982年至1992年为调整改造阶段。从贺兰山大水沟调整搬迁到银川市新市区,开始了第二次创业。1986年将备料、锻造、热处理、车工、中型、大型等主要生产分厂搬迁到银川,又逐步将所有生产分厂、辅助生产分厂及几千名职工家属搬到新厂区。
1993年起为快速发展阶段。1996年4月原西北轴承厂经济股份制改造成立中国轴承行业第一家上市公司——西北轴承股份有限公司,股票曾一路看涨。
在这个过程中,很多企业相继“死亡”。在经济大潮中,企业你来我往已是常态,曾经令人羡慕的西轴,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西轴最后的命运截止到一个公告:经公司申请,并经深交所核准,自2015年6月5日,公司中文名称由原“西北轴承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宝塔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公司证券简称由“西北轴承”变更为“宝塔实业”。这意味着,“西轴”彻底成为一个历史名词。
最初,出于军事保密需要,企业对内、对外一直称呼“102”,厂区离最近的铁路线20多公里,对外的通信联系地址是“宁夏银川102信箱”,直到上世纪70年代末才逐渐弃用。90年代整体搬迁后,对外逐渐亮出了西轴的名称。如今,贺兰山下这片工业遗址,成了最好的回忆。
■远古与工业文明同在
然而沟口的几处遗址只是西轴的生活区、配套生产区,更核心的厂区分布在沟内一段长1500多米、宽200米左右的狭窄地带,可惜近两年已损坏殆尽。
一位驴友向记者讲述了10年前他无意中来到大水沟,深入查看这片遗址后的震撼:在已经废弃、但颇具规模的大型人类活动废墟上,依稀可辩有大礼堂(电影院)、居民区、球场、工厂区、混凝土宣传栏等等。那些红砖墙外涂石子水泥墙面的建筑风格,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一种比较高级的墙面。他走过贺兰山的很多大沟,基本上都不适合人类居住生活,只有少数因矿而成的居民点。这里一定有很多不为人知的故事。
近日,我们走进石嘴山宁夏天地奔牛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原煤机一厂)的工作车间,工人们有条不紊、各司其职,大型器械在钢轨上滑过,吊起动辄上吨重的零件,地上整齐地摆放着外行人看不懂的半成品。这些零件外表笨重、简单,内部却是精密计算后的严丝合缝。这完全不同于手工作坊的粗糙、低效、经验主义。
在电视机尚未普及前,人们对工业文明这个词语是陌生的,根本想象不来一个现代工厂内部结构的具体模样,当年的西轴“从天而降”,工业文明硬生生地被移植到大山深处。沟口残存的几间西轴工厂旧址,仍旧保留着现代化工厂的部分结构,那些钢架交错构成的几何形状,大型轴承生产过程中精密的运算,金属器械彼此碾压摩擦而生出的味道,都与这条沟内其他遗迹那么不同。
这里有长城、烽火台、西夏离宫遗址,有岩画有人造佛像,有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的争夺之战,还有这片废墟背后不能被遗忘的工业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