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3-01 20:37
以地处积水坝(俗称大池)旁而得名。
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置大池坝县丞署。
清嘉庆七年(1802年),设定远厅西乡宣化里大池堡地。
民国三年(1914年),设镇巴县西区大池堡村。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设花大联保4、5保。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设简池乡3、4保。
1950年,设简池区大池乡和瓦石乡。
1958年,大池乡和瓦石乡合并为大池管理区。
1961年,成立大池公社。
1984年,改设大池乡。
2011年7月,改设大池镇。
截至2011年末,大池镇辖大池坝1个社区,胡家坪、茶园河、瓦石、迎春4个行政村;下设4个居民小组、13个村民小组。
截至2022年10月31日,大池镇辖1个社区、4个行政村。镇人民政府驻大池坝街。
大池镇地处镇巴县西部,东接简池镇,西连永乐镇,南邻简池镇,北依西乡县大河镇。辖区东西最大距离11.2千米,南北最大距离18.3千米,总面积126平方千米。
大池镇地处巴山南坡褶皱山地,地势北高南低。境内中部大池坝、瓦石坪、小营坝地势平坦,为高山平坝。最高点位于吕家山,海拔2351.5米;最低点位于鱼洞河,海拔670米,平均海拔1545.3米。
大池镇气候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四季分明,无霜期短。年平均气温13.8℃,1月平均气温1.3℃,7月平均气温20.3℃。无霜期年平均184天。年平均降水量1200毫米,降雨主要集中在每年的6—9月。
大池镇境内河道属长江流域嘉陵江水系,主要河流有茶园河、大池河、干沟河3条,河流分别由北向南汇入鱼洞河。
大池镇境内矿藏资源主要有硫铁、煤炭、铝土、方解石等。主要分布在大池坝社区和茶园河村。
大池镇境内自然灾害主要有暴雨、洪涝、干旱、大风、低温、霜冻、大雪、冰雹等。
截至2011年末,大池镇辖区总人口5638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740人,城镇化率13.1%。总人口中,男性3062人,占54.3%;女性2576人,占45.7%;18岁以下1193人,占21.2%;18—35岁1730人,占30.7%;35—60岁1906人,占33.8%;60岁以上809人,占14.3%。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45人。
截至2018年末,大池镇户籍人口5264人。
根据镇巴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显示,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大池镇常住人口为3630人,占全县常住人口的1.72%。
2011年,大池镇农民人均纯收入4036元。
2018年,大池镇有工业企业2个;其中,规上企业1个。
2018年,大池镇有营业面积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个数15个。
2011年,大池镇农业总产值达到5334万元,比上年增长12.2%。农业耕地面积6090亩。
大池镇粮食作物以水稻、小麦、玉米、洋芋、大豆为主。2011年粮食生产1658吨,人均313千克。
大池镇主要经济作物有油料作物、蔬菜、桑蚕等。2011年,大池镇油料作物种植面积1630亩,产量135吨;蔬菜种植面积2133亩,产量2402吨。
截至2011年末,大池镇林木覆盖率56.8%。2011年,大池镇水果产量15吨。
大池镇畜牧业以饲养牛、生猪、羊为主。2011年,大池镇牛存栏1490头,出栏418头;生猪存栏9005头,出栏9769头;山羊存栏9000只,出栏4075只;家禽存栏2.16万羽,出栏1.5万羽。2011年,大池镇生产肉类943吨,禽蛋72吨。
2011年,大池镇工业总产值达到2400万元。
截至2011年末,大池镇有商业网点90个,从业人员102人。2011年,大池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000万元。
截至2011年末,大池镇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850万元,人均储蓄177元;各项贷款余额1046万元。
大池镇境内有大池至大河(西乡县大河镇)出境公路26千米;村级公路8条,总长59.7千米,组级公路11条,总长53.2千米。截至2011年末,大池镇镇区道路总长度2.2千米,人均拥有道路长度2.97米。
截至2011年末,大池镇有文化站1个,村文化活动中心3个,各类图书室4个,藏书5万多册。
截至2011年末,大池镇有中心小学1所,在校生320人,专任教师21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99.8%。
截至2011年末,大池镇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6个,其中镇卫生院1个,村卫生室5个。专业卫生人员12人。2011年,大池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8%。
截至2011年末,大池镇有学校体育场1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