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9-16 20:04
大沙沙漠(GreatSandyDesert)澳大利亚西部沙漠北带,大部在西澳大利亚州。位于金伯利高原以南、皮尔巴拉地区以东,伸延至北部地方边界以东。面积约41万平方千米,大部为沙丘,仅中部有石漠。澳大利亚西澳大利亚州北部荒漠。西起印度洋岸的八十哩滩,东至北部地方,北起庆伯利丘陵,南达南回归线和吉布森(Gibson)沙漠。范围大致与甘宁(Canning)盆地相同。广袤荒漠上有大片盐沼和沙丘。有1600千米长的牲口道从西南向东北穿经沙漠。
(1)南回归线横贯大陆中部,大部分地区终年受到副热带高气压控制,因气流下沉不易降水。
(2)澳大利亚大陆轮廓比较完整,无大的海湾深入内陆,而且大陆又是东西宽、南北窄,扩大了回归高压带控制的面积。
(3)地形上高大的山地大分水岭紧靠东部太平洋沿岸,缩小了东南信风和东澳大利亚暖流的影响范围,使多雨区局限于东部太平洋沿岸,而广大内陆和西部地区降水稀少。
(4)广大的中部和西部地区,地势平坦,不起抬升作用。西部印度洋沿岸盛吹离陆风,沿岸又有西澳大利亚寒流经过,有降温减湿作用。所以使澳大利亚沙漠面积特别广大,而且直达西海岸。
这里到处有沙垄和沙丘,沙垄方向与盛行风向一致,连绵的沙垄可长达数十公里,高20-30米。沙漠周围分布有山脉和高原。东部有两条东西走向的山脉,北为麦克唐奈山脉,南为马斯格雷夫山脉,都是东西走向。麦克唐奈山脉南北宽约30-40千米,东西长约650千米。
这里为大陆最热最干燥地区之一,降水极少且不稳定。河流水量极小,多消失于沙漠中,为不毛之地。
澳大利亚西部常年干燥的原因在于:
1、澳大利亚大陆地处热带和亚热带,降水从北、东、南三面沿海向内陆作半环状递减,植物带也相应呈半环状分布,由沿海的森林带向内陆逐渐过渡为草原带、沙漠带。
2、西部干燥原因:西部沿海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和来自大陆的东南信风控制,加上西澳大利亚寒流的影响,干燥少雨。
黑煤和褐煤探明储量656亿吨,主要分布于大沙沙漠中部,这里的煤田面积达5.5万平方千米,煤的储量占全国煤储量的15% 。铁矿石总储量350多亿吨,主要分布在沙漠西部的地区。铅、锌、铜多产于共生矿中。金矿储量丰富,是世界主要产金国之一。
铝土矿储量约62亿吨,居世界前列,主要分布在沙漠的达令山脉。石油储量约2340万吨,主要分布在南部。天然气储量5500多亿立方米。铀探明储量30万吨。磷酸盐分布在西北部。
此外还有镍、锰、铌、钽、钒、铍、锆、钛、金红石等金属。
维多利亚沙漠在水利资源上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有极丰富的地下水,形成若干地下潜水区。
地下潜水区的总面积达250万平方千米,几乎占全国面积1/13 ,其中大自流盆地区的面积达17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最大的自流盆地。
自流井对牲畜饮水和农业灌溉十分有利。森林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5% ,主要分布在东南部和西南部,盛产桉树、棕榈、松树等林木。沙漠以动植物的珍异闻名,是世界上桉树的原产地,有袋鼠、针鼹、鸭嘴兽、黑天鹅等珍奇动物。
农牧业以小麦、养羊为主。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的6% 。耕地面积占全国面积2% ,其中一半种植小麦。天然牧场占全国面积的55% 。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其次是大麦、燕麦;主要经济作物是棉花、甘蔗,其次是亚热带水果。
小麦主要分布在东南部墨累河至达令河流域以及西南部地区。1993年产小麦1610多万吨,是世界主要小麦输出国之一。牧羊区与小麦分布区基本一致,有羊17000多万只,绵羊数居世界第二位,羊毛产量居首位。有牛2600多万头,主要贸易对象是美、日、英以及共同市场的一些国家。
出口以农畜产品为主,约占出口总额的7% ,其中又以小麦、羊毛为最重要。其次是矿产品,约占出口总额的4% 。进口机器、石油、汽车、纸张、纺织品等。
沙漠内的经济活动很少,不过在西端有一些金矿和铜矿矿井以及一些养牛场。矿井中最有名的是特尔弗(Telfer)小镇的金矿,它是澳大利亚最大的金矿之一。未开发的Kintyre铀矿床位于特尔弗以南。
澳大利亚是个移民国家,其人民既有西方人的爽朗,又有东方人的矜持。土著居民以狩猎为生,“飞去来器”为独特的狩猎武器,盛行图腾崇拜。
居民估计只有25万,每平方千米还不到0.4人。偌大的面积空无一人,但是只要瘦瘠的植被能供养牲畜,或有可靠的水源,散落的人群便会在这世界上最艰困的环境中和岌岌可危的生态环境下生存下去。
考古学上证明,已陆陆续续有形形色色的人在沙漠定居,动植物的培育驯养导致职业的专门化。对外贸易也发展了,模里西斯的铜在西元前2000年就找到其出路进入地中海的青铜器时代文明。
游牧民的大迁徙方便了他们卷入全沙漠的贸易。沙漠中的绿洲居民易遭桑哈亚人(柏柏尔族)和其他骑骆驼游牧民的袭击,他们之中有许多人是为了逃避北非古罗马末期的混乱和战祸而进入沙漠。
许多馀下的绿洲居民,其中有哈拉廷人(Haratin),被游牧民所征服。7-11世纪期间伊斯兰教扩张至北非激起了更多的柏柏尔人和极欲保持传统信仰的阿拉伯群体迁入撒哈拉沙漠。伊斯兰教最终透过贸易路线扩张,成为沙漠中主要的社会势力。
尽管有相当大的文化差异,人们还是倾向将沙漠的人归类为牧人、定居的农夫或专业人员(诸如铁匠、牧工和耕作者)。图阿雷格人(他们自称为塔马什克〔KelTamasheq〕人)以好战和狂热的独立性闻名。
他们虽然是伊斯兰教徒,但保留女族长的组织,且图阿雷格妇女享有不同寻常的自由。西面的摩尔人集团原先拥有强有力的部落联盟。提贝斯提及其南部边境的特达人(Teda)主要是骆驼牧人,以独立性和吃苦耐劳而著称。
在沙漠范围之内,固定职业限制在绿洲中,这里的灌溉情况允许有限地种植海枣、石榴及其他果树;谷物诸如黍类、大麦、小麦、蔬菜;及诸如散沫花这种特殊作物。
水源严重限制了绿洲的拓展,在有些地方,水的过量使用已使水位严重下降,茅利塔尼亚的阿德拉尔(Adrar)区绿洲的情况即是如此。严重的蒸发而造成土壤的盐化和被侵蚀沙所埋是又一种危害;后者如阿尔及利亚苏夫(Souf)绿洲情况,需不断用人工清除。
防沙治沙的有益经验沙尘暴曾是澳大利亚的最严重的自然灾害。澳大利亚不但干旱多风,西部还有大面积的维多利亚沙漠和大沙沙漠。是世界沙尘暴的严重多发地区。
经过长时间的摸索和努力,政府和民间环保组织采取了不少治沙措施,效果明显,最近两年已经没有再发生沙尘暴了。
除了制定有关管理法规,包括联邦议会1936年颁布的《草原管理条例》、1989年制定的《土壤保护和土地爱护法案》,还提出了以生物措施为主,利用植树、种草等多种生物和工程措施综合治沙的战略。
植树种草是最有效的防沙办法,澳大利亚为此开展“绿色澳大利亚”运动。在澳大利亚一些城市,政府免费给盖房子的居民发放树苗,不种会受罚。仔细观察街头巷尾的树,树下无一例外都铺了大快木屑或透气胶粒一类的东西,这样做既不影响树木对水分的吸收,风吹过时也不会扬起浮土。
在建筑物与围墙之间的狭小地带,人们也精心种植花草并在花草下铺上碎木屑,整个城市就象花园一样。澳大利亚也很重视郊区和农村的环境治理。在一些草原生态环境相对脆弱的地方,牧场主们严格控制草场的载畜量,减轻草场的负担。而在农耕地区,农民的社会责任感相当强,农场主在许多农场的坡地上种的都是多季作物,因为坡地上的单季作物在翻耕时会造成更严重的土壤流失。
不但如此,农民们还尽量避免在干燥的日子翻耕土地,非常精心地养护耕种的土地。在植物治沙方面,澳大利亚根据干旱程度对植物的限制作用不同,种植了不同植物进行防沙治沙。对年降水量大于500毫米的海岸沙丘,他们先种草使流沙固定,然后种豆科等植物,最后种乔木和灌木。对于年降水量超过250毫米的内陆沙丘,则主要是种草。这些措施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效果。
澳大利亚牧场治沙,最值得称道的是其“三板斧”措施: 第一,严格实行轮牧制度,减轻草场的负担。在澳大利亚,农场一般被水泥柱和铁丝网分隔成了一个一个的方块,不同的方块是不同的放牧区,澳大利亚人通常不会在同一个牧区里连续放牧,而是轮流使用不同的放牧区,以便牧草能有足够的时间恢复。 第二,大力推广圈养制度。为了防止羊群将草连根拔起,破坏植被,澳大利亚政府大力推行圈养,在生态不是很好的地方更是如此。通过割草圈养牲畜,保留草根和草茬,进而起到了固沙的作用。 第三,科学搭配畜群数量和种类。澳大利亚养畜非常严格,养什么、养多少都不由农场主决定。澳大利亚政府每年都要对各牧场作一次普查,以确定下一年的载畜量。在同一个畜群里,牛、羊的数量搭配也是经过科学测算的,从而达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结合。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澳北方地区推出了“沙漠知识经济”战略。治沙治荒、保护环境成为推广沙漠知识经济战略的核心环节。地区政府一方面派出专家推广和传授治沙知识;另一方面制定了免税、发放补贴和长期无息贷款等优惠政策,鼓励公民在沙漠地区开办经营方向必须是生态农业的私人农场。治沙固沙的柳条树、灌木和草籽都统一发放,按规划和标准的种植方法栽种,因此成活率高。 地区政府建起了沙漠电视广播网,前沿技术科学应用研究所和沙漠国家公园等公益机构,把最新的研究成果进行推广和展示。由于实施了“沙漠知识经济”战略,昔日被称为大漠“红心脏”的澳大利亚北方地区,如今沿途沙地上都铺满了绿色植被,甚至还有较大面积的沙漠绿洲,沙漠农场也是瓜果飘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