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2-18 04:17
大河堡口,位于山西省平鲁县境内,居山坡之上,四面黄土夯筑残墙尚存,砖石几乎被拆光,已无人居住,尚存一方庙碑,仅可辨认为“大同平鲁路”,“大水口堡”等字。
明长城大同镇关堡。位于山西省平鲁县境内。原名大水口堡,建于明崇祯十三年(1640)。 堡墙砖包,“周一里六分七步,高三丈五尺”,只设东门,门上原有门楼。大河堡居山坡之上,四面黄土夯筑残墙尚存,砖石几乎被拆光,已无人居住。今尚存一方庙碑,仅可辨认为“大同平鲁路”,“大水口堡”等字。还有一块石匾,阴刻楷书“汤永固”三个大字。据说原嵌在关门额上。
经山西省考古研究考察发现,宁武境内现存有两道长城遗迹。第一条为早期长城,即东魏肆州长城。武定元年(公元543年),东魏初立,南面与西魏战争不断,西面和北面又有山胡、茹茹、柔然等族的骚扰。而对两方面的军事威胁,东魏采取南向进攻,北向防御的策略,于是,在战略地位十分重要的管涔山与恒山两大山系的相交处,修筑了长城。《魏书、孝静帝第十二载》载:“武定元年秋八月,……齐献武王召夫五万于肆州北山筑域,西自马陵戍,东至土阝登。四十日罢”。肆州长城分布于宁武和原平境内的6个乡,大体呈东西走向,现存遗址总长度约60余公里。在宁武境内,现存遗址起自余庄乡的榆树坪村,顺管涔山东坡下行至苗庄村北的硫磺沟与苗庄楼烦关古城遗址北墙相连为一体,跨越恢河后,沿凤凰山西坡而上,经东坝沟,三张庄后村东5公里处进入原平市境内,全长约18公里,呈东西走向。
这条长城所用建筑材料多为就地取材,宜石则石,宜土则土。石多土少地势险要的地段多为石砌,现存遗迹的85%为石砌,土多易于施工的地方(也易于敌方进攻)多为土夯,约15%的遗迹为土夯。片石垒砌有两种方法,一种为箱式作法,即长城墙体两侧用片石整齐垒砌,每隔几米,十几米不等打一隔墙(既便于施工,又能拉紧两侧墙体,增大强度)中间填充碎石和杂土。另一种为树石混筑法,即先用片石垒砌,当墙体达到一定高度后,将整树平放一层,又在上面垒砌片石,这样几层片石一层树,层层垒砌,既易于施工,又增加了墙体强度。这种垒墙方法直到近代在筑简易河坝的地方,老乡也常常使用。东魏长城的土夯段落,也筑得十分科学合理,历经一千多年风雨依然屹立。其每一夯层为7--11厘米之间,夯层簿也就结实,并间隔数层后都间断的平放一排木橼,极大的增加了墙体强度。现存长城遗迹残高1--2米的地方,顶宽也在2--3米之间,并多数经过崇山峻岭,悬崖硝壁,1400多年前全靠人工修筑,其工程量也是十分浩大的。
宁武县县境内的这段长城两侧,除苗庄楼烦古城外,还有三处用于屯兵作战的障城遗址。分别是三张庄后村障城,位于三张庄村后西北500多米,北距长城5--10米,遗址长150米,宽80米,现仅存基址。阎王壁障城遗址,位于三张庄后村障城约1公里。砂岩片石构筑,呈不规则四边形,处于长城遗址外侧,南墙借长城墙体。东墙体长约15米,现残存高3米,顶宽2米;西墙体长约25米,现残存高2.4米,顶宽2米;南墙体长约20米,现残存高1.5米,顶宽2米;北墙体长约22米,现残存高1.8米,顶宽2.2米。尖山峁障城遗址,西距阎王壁障城5公里左右,位于长城内侧,北、东两墙体借长城遗址。略呈长方形,东西长约150米,南北宽约60米,北高南低。南墙墙体已不存在,西墙现存残高约为1米,顶宽2米。根据苗庄楼烦关城及肆州长城的修筑,说明至迟在东魏时期,在宁武的腹地就是漠北少数民族与汉民族争战的地方,它比明代阳方口长城靠南20公里,后来的分水岭宋辽界山要比明内长城靠南30多公里。
根据非正式的考古调查和残存遗迹,在榆树坪村西仍有长城延续,由榆树坪往西到管涔山山顶的麻地沟、沿管涔山山梁往南到坝沟湾村附近的支锅石口堡,此处还留有明代三关兵备张凤翼题写的“紫塞长城”四个石刻大字,由此向西南到马伦草原南沿,再向南到荷叶坪山,延续到五寨、苛岚境内,一直到兴县黄河岸边。在这些地方现在断断续续的仍可见到残存的墙体,虽说不上宏伟,但也雄壮粗犷、朴实,这些人工的“边墙”与管涔山的崇山峻岭,悬崖峭壁,千百年来保证了汉族的安宁与繁衍,见证了中原农耕文明与漠北游牧文明长久的往来征战,不断的相互渗透、融合、共同创造了悠久而伟大的中华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