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竹鼠

更新时间:2024-06-17 18:16

大竹鼠是鼹型鼠科竹鼠属哺乳动物。其体毛粗短而稀薄;体背面淡棕色,有光泽,毛基白色;头顶和颈背部多黑色并在额部形成一个三角形,两颊呈锈红色;体腹面淡褐色,杂有稀少的白毛;前后足的背面被褐色短毛,其下面裸露,尾粗大无毛;颅骨粗大,吻部较短;上门齿不甚垂直,略向前斜;下颌骨较为发达,后部甚高,超过颅骨高度。大竹鼠体型较中华竹鼠和花白竹鼠为大。因其以竹笋、竹根为食,故名竹鼠。

形态特征

大竹鼠体长375-480毫米,体重2150-2750克,尾长140-190毫米,后足长50-68毫米,耳长25-28毫米。颅长87.8-90.5毫米,颅基长82.7-86.4毫米,颧宽61-65毫米,后头宽39.5-40.4毫米,鼻骨长26.5-27.9毫米,眶间宽11.4-14.7毫米,上齿隙长28.3-30毫米,上颊齿列长16.3-17.5毫米。

身体较大。头圆、颅骨粗大,粗壮坚实,颧弓外扩,骨脊高起,肌肉发达;吻部较短。矢状嵴和人字嵴均甚发达。头骨上门齿特别粗大,共有16颗牙齿。颧扩展,颧宽约为颅长的74.6%。颅顶几近平直。脑盒较小。鼻骨外侧平直,后部也较为狭窄,其后端明显地超出前颌骨后端。上门齿不甚垂直,略向前斜。下颌骨较为发达,后部甚高,超过颅骨高度,约为后者的113.5%。隅突很发达,后缘呈圆形。眼小、耳短隐于皮内;尾与四肢均短;趾强爪尖。乳头5对,胸部2对,腹部3对。

全身披长毛,但尾无毛或短而稀;体毛粗短而稀薄。体背面棕灰色,有光泽,毛基白色,头顶和颈背部多黑色,两颊呈锈红色,体腹面淡褐色,杂有稀少的白毛,前后足的背面被褐色短毛,其下面裸露,尾粗大无毛。

近种区别

栖息环境

大竹鼠栖居于山区竹林地区。一般栖息于海拔1000米左右的次生林中,多在缓丘、坝边或山坡的下部筑洞穴居。

生活习性

白天休息,晚上出来活动,打洞能力极强。在竹丛下挖洞,每个洞穴有2-6个洞口。有堵洞习性,如果它在洞中,它会把洞口用土堵住迷惑人,开启的洞口内一般没有竹鼠。洞道相当复杂,长达9米之多,离地面最深处达1米多。洞口直径11-14厘米。洞口外常有抛出的大土堆。晨、昏到洞外活动,日间潜居洞中。

主要以竹的地下茎、根和竹笋为食,也吃其他植物的根茎和果实。

分布范围

分布于柬埔寨、中国(云南)、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马来西亚(马来西亚半岛)、缅甸、泰国、越南。

繁殖方式

雌雄同穴。繁殖期通常为2-4月和8-10月。孕期22天,每胎3-5仔。初生幼仔的眼也未睁开,体完全裸露无毛,24天后眼才睁开,1个月后即能吃硬的食物。寿命约为4年。

亚种分化

单型种,无亚种分化。

种群现状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保护级别

该物种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6年 ver 3.1——无危(LC)。

已被列入《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主要价值

食用

竹鼠肉香甜,外酥内嫩,没有膻味。据测定,竹鼠肉含粗蛋白质57.78%、粗脂肪20.54%、粗灰分17.36%、粗纤维0.84%,还富含磷、铁、钙、维生素E及氨基酸、甾类,其中赖氨酸、亮氨酸、蛋氨酸的含量比鸡、鸭、鹅、猪、牛、羊、鱼、虾、蟹有过之而无不及。竹鼠肉的蛋白质含量是鸡肉的2.4倍,是牛肉的2.86倍,兔肉的2.93倍。竹鼠炖汤味道比牛肉汤鲜、香、味美、营养丰富、汤色醇厚;炒竹鼠比鸡、鸭香美,肉香纯正、味道俱佳;红烧后色泽红亮、皮爽肉滑、口感细腻、肥而不腻、入口即化。此外,竹鼠肉富含DHA钙。DHA钙能促进青少年大脑发育,增强记忆,被誉为“护脑专家”。青少年常食竹鼠肉有助于增强人体体质,增进补脑、益智、促进视网膜发育。

注:大竹鼠是国家“三有保护动物”,未经批准私自捕捉、饲养是违法。

药用

竹鼠子油

来源为竹鼠科动物竹鼠的脂肪油。

竹鼠肉

性味味淡甘,性平。

功能主治解毒排脓,生肌止痛。治烫伤,无名肿毒,拔取异物。

用法用量外用:涂敷患处。

摘录《中药大辞典

注:大竹鼠是国家“三有保护动物”,未经批准私自捕捉、饲养是违法。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