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6-26 19:22
大耳蝠(学名:Plecotus auritus Linnaeus),别名鬼蝠、褐大耳蝠、普通大耳蝠。大耳蝠体型较小,前臂长37~42mm,耳极大,宽且长,耳长可达30~34mm,背面浅灰褐色,毛基黑褐色。
大耳蝠体型较小。前臂长37~42mm。耳极大,宽且长,耳长可达30~34mm,显然超过其头长,而接近其前臂长。耳大为大耳蝠最特殊的外形特征。两耳之前方基部通过额部相联。耳壳近乎长卵圆形,前后缘均甚凸出,耳端狭圆,耳壳内面靠外缘有近20条细横纹。耳屏甚长,几乎为耳长之半,由基部至远端逐渐变尖,其外侧基部有一小片副叶。鼻孔朝前上方。后肢及足均纤细。翼膜由趾基起。足长为胫长之半,无距缘膜。尾甚长,几与体长相等,不由股间膜后缘穿出。
大耳蝠背面浅灰褐色,毛基黑褐色,毛尖灰棕色;腹毛颜色较浅,其毛尖灰白色,毛基黑褐。
大耳蝠吻部甚短,脑颅圆而大,由脑颅至吻端部逐渐趋低。听泡甚圆大。颧弓左右侧扁,中部扩大,两端窄细。
大耳蝠的齿式=36。上颌内门齿大,外门齿小,外门齿小于内门齿的后尖。门齿与犬齿间空隙较大;犬齿强大。第1前臼齿甚小,齿冠低于第2前臼齿的1/3;第2前臼齿大而缺少前尖,有一甚大的后尖,相当臼齿齿尖的2倍。前两个臼齿甚大;第3臼齿小,后尖甚退化,左右宽,前后扁。下颌前2个前臼齿远小于第3前臼齿,第2前臼齿又小于第1前臼齿,第3前臼齿与臼齿的齿冠等高。
大耳蝠主要栖息于海拔2350米以下的原始森林或一些遗弃的建筑中,夏季选择屋顶棚下、树洞及岩石洞隙作为栖息位点,冬季则在山洞中冬眠。
大耳蝠单独栖居,不与其他蝙蝠混居。9月开始入眠,冬眠中的大耳蝠,不食不动,耳折于臂下,仅露出耳屏,体表温度仅有5.5℃。
大耳蝠筑巢在洞穴、深的岩石裂缝以及遗弃的矿井中,最多也只是一小群一起筑巢,这是由于可以容纳大群体的栖息地点非常的不足。在一个地点有着超过100只大耳蝠的群体非常少见。
大耳蝠飞行时,耳倒向后方,可停翔于空中的一边捕食。大耳蝠的食谱中有其他蝙蝠,小型哺乳动物,大型的昆虫,鸟类和青蛙。捕食时,它们以很快的速度袭击猎物并使用其强而有力的嘴杀死对方,一旦猎物断气,大耳蝠会把它带去另一个地点并把猎物吃掉。
大耳蝠几乎没有天敌。偶尔人们可以听到大耳蝠发出的兴奋叫声。
分布于阿尔巴尼亚、安道尔、奥地利、阿塞拜疆、白俄罗斯、比利时、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保加利亚、克罗地亚、捷克共和国、丹麦、爱沙尼亚、芬兰、法国、格鲁吉亚、希腊、匈牙利、伊朗伊斯兰共和国、爱尔兰、意大利萨丁岛、哈萨克斯坦、拉脱维亚、列支敦士登、立陶宛、卢森堡、摩尔多瓦、摩纳哥、黑山、荷兰、挪威、波兰、葡萄牙、罗马尼亚、俄罗斯联邦、圣马力诺、塞尔维亚、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西班牙、瑞典、瑞士、土耳其、乌克兰、英国。
中国分布在北部和西部地区,如北京、黑龙江、内蒙占、甘肃、吉林、陕西、青海、四川、河北等地。
大耳蝠繁殖时,雄兽和雌兽在繁殖期生活在不同的群体,雌兽组成小群,雄性个体通常保持单独的生活,直到夏末。雌兽6月产崽,每年一胎,每胎1~2只。幼兽出生后靠喝雌兽的奶为生,直到能吃肉为止。
(参考资料来源:)
种群分布不零散。该种在欧洲中部、亚洲部分地区是非常常见的物种之一,而在地中海则很罕见。在其大部分分布范围内没有种群数量下降的记录,但土耳其例外。其种群数量趋于稳定。
在地中海部分地区种群受到威胁是由于其栖息场所遭到破坏,尤其是当地阔叶林成熟树木的减少。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08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无危(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