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背叛:科学中的欺诈

更新时间:2024-09-18 09:07

《大背叛:科学中的欺诈》是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年5月1日出版的图书,由霍勒斯·贾德森编著,张铁梅 / 徐国强 译。

内容简介

在中国现代语汇中,“科学”几乎等同于“正确”;然而在金钱与权力对科学干预越来越深的今天,欺诈事件的频发使人们不得不对“科学具有无私利性”的说辞进行深刻的反思。分子生物学史专家霍勒斯·贾德森即长期致力于科学欺诈问题的研究,并就此访问了大量科学家、杂志主编、行政领导和重要事件当事人。本书细致深刻,发人深省,可以说是目前研究科学欺诈问题的上佳著作。

本书反映了我们许多人对于为科学遮丑者的失望和气愤。清晰地回顾了科学不端行为的经典事件和近年来的案例,并试图找出每件事情的真相。本书从当代文化之中深掘科学欺诈的背景,并为我们将来如何与科学欺诈展开斗争提出了令人兴奋的构想。那些对于反欺诈缺乏作为的科学和医学权威们真应该好好读一读这本书。

一位女学者因为质疑洛克菲勒大学校长的论文,而在学术界无法立足。但最后的调查表明,她——玛戈特•奥图尔是维护科学诚信的女英雄。此案引起了从事科学史研究的作者的注意,并开始研究这方面的问题。在科学研究中,缺陷的存在为人们理解被其扰乱的进程提供了途径。正如17世纪英国解剖学家威廉•哈维分析心脏跳动和血液流动时,是在一些有相关缺陷的动物或人身上得到重要观察结果的。科学欺诈和一些相关不端行为,无疑也是科学发展过程中的缺陷,因此,作者撰写本书的预设命题就是,仔细剖析科学欺诈和不端行为的本质,揭开科学研究和科学家工作的“心血管运动之谜”。

图书目录

序言

引言

第一章 欺诈的文化

第二章 何谓欺诈:学术欺诈的类型

第三章 共犯的模式:近年来的案例

第四章 难以定量,难以定性:科学欺诈的发生率及其定义之争

第五章 巴尔的摩事件

第六章 同行评议问题

第七章 作者身份、所有权:荣誉、剽窃及知识产权问题

第八章 互联网公开出版的兴起

第九章 从实验室到法庭:追究不端行为时的体制问题

结 语 向稳定状态转变以及科学的终结

注释及文献来源

译后记

媒体推荐

在中国现代语汇中,“科学”几乎等同于“正确”;然而在金钱与权力对科学干预越来越深的今天,欺诈事件的频发使人们不得不对“科学具有无私利性”的说辞进行深刻的反思。分子生物学史专家贾德森即长期致力于科学欺诈问题的研究,并就此访问了大量科学家、杂志主编、行政领导和重要事件当事人。本书细致深刻,发人深省,可以说是目前研究科学欺诈问题的上佳著作。

——刘钝,国际科学技术史学会(1UHPS/DHST)主席

贾德森此书读起来让人不忍释手,它反映了我们许多人对于为科学遮丑者的失望和气愤。本书清晰地回顾科学不端行为的经典事件和近年来的案例,并试图找出每件事情的真相。本书从当代文化之中深掘科学欺诈的背景,并为我们将来如何与科学欺诈展开斗争提出了令人兴奋的构想。那些对于反欺诈缺乏作为的科学和医学权威们真应该好好读一读这本书。

——斯蒂芬·洛克(Stephen Lock),《英国医学杂志》荣退主编

贾德森揭示并分析了有问题的科学行为以及它们产生的环境。我们不能再接受这样的陈词滥调:科学是一个发现真理的自治体系,科学家们应被信任他们仅凭自身就能够捍卫科学。贾德森优雅的阐释或许是“帮助服药的一勺糖”,但不管怎样,这剂药对科学之躯应该会颇有疗效的。

——阿瑟·高尔斯顿(Arthur Galston),耶鲁大学荣退伊顿教授

作者简介

(美国)霍勒斯·贾德森(Horace Freeland Judson,1931年-),乔治华盛顿大学近期科学史研究中心创建人、前主任,1987年麦克阿瑟奖得主,著有里程碑式的著作《创世纪的第八天:20世纪分子生物学革命》。他在《纽约客》、《哈珀斯周刊》、《自然》、《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柳叶刀》、《细胞》、《基因》、《美国医学会会刊》等杂志发表大量文章,并且是《时代》周刊的长期通讯作者。

译者简介

张铁梅 徐国强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