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9-13 17:08
大葆台西汉墓遗址(Relics of the Western Han Tomb at Dabaotai),位于北京市丰台区郭公庄707号,是西汉广阳顷王刘建及其王后的墓冢,也是中国最早发现的大型“黄肠题凑”墓葬。
1974年6月,东方红石油化工总厂因为备战勘探,无意间发现大葆台西汉墓遗址。同年8月15日,大葆台西汉墓遗址1号墓正式发掘。同年10月,大葆台西汉墓遗址1号墓发掘完毕。
1975年3月15日,大葆台西汉墓遗址2号墓开始发掘。同年6月,大葆台西汉墓遗址2号墓发掘完毕。
1979年11月,大葆台西汉墓遗址开始筹建博物馆。
1983年12月1日,大葆台西汉墓遗址在1号墓上建成大葆台西汉墓博物馆,并对外开放。
2021年6月,大葆台西汉墓博物馆整合组建为北京考古遗址博物馆(大葆台西汉墓遗址)。
2023年2月,大葆台西汉墓遗址进行保护及博物馆改建工程。
大葆台西汉墓遗址的墓葬建筑形制继承和完善了战国以来采用的不透水胶泥、积沙、积炭和紧密夯土等防护措施,墓葬建造规格使用的是汉“天子之制”,即西汉皇帝御用的最高级葬具体系。地宫规模宏大,结构特殊。墓室的中心采用梓宫、便房、题凑等营建形制。梓宫用的是为帝王做棺荐时使用的专用梓木,因此尊称帝王棺棹为“梓宫”;便房位于墓葬的中部,内设宽大的黑漆朱彩坐榻,是帝王的坐席,象征帝王生前起居饮食娱乐的地方;题凑是中国古代封建帝王陵寝中的一种特有的建筑形式,为汉代皇帝及诸侯王特用葬具。这种葬制从西汉广阳顷王刘建始,一直沿袭到西汉末年。
大葆台西汉墓遗址1号墓为西汉广阳顷王刘建墓,是大型土圹木椁墓。墓葬坐北朝南,由封土、墓道、甬道、外回廊、题凑、内回廊、前室、后室等组成,平面呈凸字形,方向-186度。墓口大于底。墓口南北长26.8米、东西宽21.2米;墓底南北长23.2米,东两宽18米。墓底距墓口深4.7米。墓室在墓道北侧,平面呈长方形,长23米、宽18.3米,包括甬道、外回廊、题凑、前室、内回廊和后室等部分。
现存封土高8米,顶部圆平。底径东西50.7米、南北约90米(北部因农民取土已遭破坏)。封土的上层为历代堆积而成的风积砂,厚1~1.5米。风积砂下才是汉墓的封土,高约7米,为“五花土”,系层层堆起夯实,每层厚10~25厘米,夯窝直径4~5厘米、深1~1.5厘米。由于木构下沉坍塌,封土亦随之下沉呈锅底状。
墓道位于墓室的南部。残长34米、底宽4.25米。分两段,北段长16.7米,底与墓室底齐平;南段呈斜坡状,因被金代遗址破坏,残长17.3米。墓道北段,底铺白膏泥和木炭,厚度与墓室相同。木炭上有两条南北向沟槽,宽约25厘米、深1.5厘米。沟槽伸向甬道,与甬道内的垫木相接。沟槽内尚留朽木痕,当是垫木的压槽。沟槽上,北部和中部,分别留有东西向残木。北部有6根,其中保存较好的一根长420厘米、宽18厘米、厚17厘米。其上放彩漆朱轮车3 辆,马13匹。车皆坐北面南。甬道两壁留有厚1~1.5厘米木炭,其上还留有腐朽的木头痕。
甬道位于墓室南面正中处,平面几成方形。东西宽4.3米、南北长3.6米。北端与前室相通,南端与墓道相连。东、西两面通向外回廊。在甬道西部南、北两端,分别放置残门板两块,其中北端一块长166厘米、宽16厘米、厚10厘米。板上有3条穿带孔,孔长10厘米、宽4厘米。板两侧面有错口,为板与板拼合之咬口。
外回廊位于墓壁内,是环绕题凑四面相连的通道。南面外回廊东西两端与甬道相连通。四面通长75.6米,总宽3.6米,复原高3米。东侧外回廊隔板外侧的南北两端各殉1兽。南侧外回廊隔板外侧甬道两边亦各殉1兽。据北京自然博物馆鉴定,除东侧外回廊北端一兽是个豹子外,其余3匹均为马。
题凑位于外回廊内侧,平面呈长方形。是用长条方木,头向内,层层垒起,形如木墙。南壁正中辟门,使甬道与前室相通。题凑外周南北长15.7米、东西宽10.8米。内周南北长13.9米,东西宽8.9米。保存最高处约为2.7米。题凑南壁正中辟门,宽3.6米。紧靠门两侧题凑端头处,分别立有一根扁平残立木,上部已朽成尖锥状。其中以西侧北面一根保存最好。残高1.5厘米、宽40厘米、厚20厘米。立柱南侧有错口,底有长方形,长14厘米、宽13厘米、厚8厘米。榫插在通过门下的垫木卯眼里。它的外侧是题凑,内侧被铺地板卡着。立柱一方面顶挤题凑黄肠木以防倒塌;另一方面作为门框,部分起到支撑门的作用。承托立木的垫术,因承受立木(柱)和门楣的重压而下沉,它比没有承受立柱重压的同根垫木和比东侧通过门正中而无立柱的垫木,均下沉10厘米左右。东侧的一根立柱已腐烂,仅剩20厘米高,8厘米宽。作法与西侧立柱相同。在东西两立柱和黄肠木旁,分别站有数名陶俑,守卫着大门。
前室位于题凑内,后室、内回廊南部,南面有门与甬道相通。南北长7米、东西宽8.95米,复原高为3.95米。
内回廊位于题凑内,前室北部,环绕后室(棺室)东、西、北三面。南面两端与前室相通。三面通长约23米、宽1.6米,复原高2.95米。内回廊外侧为题凑,内侧是用大扁平立木组成的木结构板墙。
后室(棺室)位于内回廊内,前室北侧,东、西、北三面用大扁平立木围成的一个棺室。长、宽各为5.4米,复原高3.3米。后室铺地板上放有方形棺床,长、宽同于后室。高20厘米,它是由10行20条大扁平木拼成,用材为油松。扁平条木长268厘米、宽55厘米、厚20厘米。南面第一条扁平木下的铺地板上,有一长9厘米、宽8厘米、厚2厘米的扁形榫,它是插在扁平条木上的卯眼里,用以稳固棺床。棺床其它三面,则用大扁平立木下的地栿予以围固。
棺椁共分五层,为2椁3棺,位于后室床正中处。外椁与内回廊木墙之间,有一个三面贯通的空间,宽90厘米。两椁是造墓时先在坑内垒好的,3棺是下葬时推入椁内的,因3棺较重,故推入时未能放置居中,而稍偏东南。因盗墓者的破坏和墓顶的坍塌,棺椁被拆散,四帮向外倾倒,盖与底压在一起。有些棺板还被移开原位。内、外椁壁板的北端,还被盗墓者凿了一个方洞。5重棺椁都做得比较精工规整。连同棺床共用木板130块,约合成材31立方米,最大的一块外椁壁板长450厘米、宽60厘米、厚22厘米,重约500千克以上。棺椁结构严密,110块木板全用榫卯和扣接方法拼合。
大葆台西汉墓遗址2号墓为西汉广阳顷王王后墓,亦是大型土圹木椁墓,位于大葆台西汉墓遗址1号墓的西侧,两墓相距有26.5米。两墓封土连在一起,成一东西近100米、南北80米的大土丘。从横断面观察,2号墓压在1号墓之上。墓葬坐北朝南,平面亦呈凸字形,方向186度。墓坑上大底小。上口南北长17.7米、东西宽11.75米,底口南北长17.3米、东西宽11.5米,距现地面深3.2米。该墓毁于火,墓室中心部分红烧土厚达2~2.5米。在北部便道的东侧,有1个盗洞,底部直径约1米左右。该墓结构与1号墓相同,亦由墓道、甬道、前室和后室等部分组。
墓道位于墓室南部正中,残长24.5米。分两段,北段长15.5米,宽3.4米,底与墓室底齐平,内殉车马;南段呈斜坡状,因被金代遗址破坏,仅剩长19米、宽4米。在墓道北段的夯土墓底上,有4条南北向垫木残痕,中间2条,两边各1条,每条间距约90厘米。4条垫木向北直伸到墓室内,与墓室内的垫木相连接。垫木宽20~30厘米、厚20~25厘米。垫木上还留有东西向残铺地板7块,最长的一块与墓道等宽,约长3.3米、宽0.3米。其它多因残朽腐烂,长、宽不等。
墓室因被盗又焚于火,原木结构多已不复存在,所遗仅是一些残迹。墓底残留12根南北向垫木残迹,每根间距90~120厘米,中间4根伸入墓道内。南端有2根垫木采用子母半槽榫扣合的办法相连接。在垫木上,多处发现有东西向铺地板残迹,宽20~30厘米、厚约15厘米。床在后室正中,仅留遗痕。
大葆台西汉墓遗址出土的一件漆器上,刻有“二十四年五月丙辰丞”等字样。西汉共有12位燕王,在位24年以上的只有四人:燕康王刘嘉,26年;燕王刘定国,24年;燕剌王刘旦,38年;广阳顷王刘建,29年。显然,墓主人只能是他们四人中的一位。地宫出土了许多五铢钱,史载,这种钱始铸于西汉武帝元狩五年(前118年)。刘嘉死于前151年,刘定国死于前127年,当时还没有五铢钱,所以他俩不可能是墓主人。刘旦之墓戾陵在今天的石景山区,不可能葬在大葆台。排除了上述三人,墓主人的身份也就揭晓了:广阳顷王刘建。他是汉武帝的孙辈,前73年至前45年在位。
“黄肠题凑”是一种墓葬中使用的建筑形式,确切地说,“黄肠”即柏木之芯,亦称“刚柏”。其色黄而质地致密,故曰“黄肠”。“题凑”谓以木条、木块垒叠互嵌,其端皆内向聚合,故曰“题凑”。根据汉代礼制,“黄肠题凑”与玉衣、梓宫、便房、外藏樟同属帝王陵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黄肠题凑”不仅有着“题凑”所原有的稳固的功能,更象征着尊贵、君臣一统与君主独尊的国家观与君主论,象征着尊君一统的文化内涵。使用“黄肠题凑”,一方面在于表示墓主人的身份和地位,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保护棺木,使之不受损坏。用柏木的黄色木芯做“题凑”的梓室的“黄肠题凑”葬制在西汉初开始出现,是汉代厚葬之风的产物。
大葆台西汉墓遗址规模宏大,墓室结构保存完整清晰,随葬内容丰富,为研究中国西汉墓葬和古代“黄肠题凑”墓结构和葬制,并进一步探讨包括明堂、后室、梓宫、便房、“黄肠题凑”的正藏椁和外藏椁的汉代天子葬制提供了重要实物例证,成为研究中国汉文化及北京汉代历史的实物资料。
1995年10月20日,大葆台西汉墓遗址被北京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北京市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2021年10月18日,大葆台西汉墓遗址被公布为“百年百大考古发现”考古遗址保护展示优秀项目。
大葆台西汉墓遗址位于北京市丰台区郭公庄707号。
北京市内乘坐470、477、692、969路公交车,在丰葆路东口站下车前往。
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政府距离大葆台西汉墓遗址约6.7千米,驾车约15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