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轱辘车

更新时间:2023-06-30 21:17

大轱辘车在河西广袤无垠的土地上,悠悠地转动了几千年,在人们的视线和记忆中逐渐消失了。该车的制作工艺已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范围。

亮相

为了保存这一面临消失的工艺,2009年1月15日,由中央电视台十套《探索发现》栏目的李文训编导一行来到嘉峪关,历时9天,在嘉峪关市新城镇中沟村四组孙延录家进行现场录制,对整个大轱辘车和铁钉铁瓦的制作都一一做了拍摄。这种车的主要特点是轴长、轮高,适合于在戈壁沙漠上行驶,颠簸轻,是当地古代最主要的交通运输工具

该车的制作工艺已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范围。所以这次中央电视台社教中心文化专题部为了配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宣传,将大轱辘车的制作工艺列为特别节目《中国手艺》。

历史背景

大轱辘车,以其轱辘大、结构科学合理、坚固实用经济而闻名遐迩,成为甘肃河西的一大特色。车轮特别高大,直径可达2.2米,车毂牗即车轮中间贯轴的圆木牍大如水桶牞,辐条18根,辋子宽23-26公分,厚10-13公分。这样一对庞然大物,装在车厢两边,有时套着一头毛驴,居然可以拉得动,初见者往往咋舌称奇。

嘉峪关市志办的吴生贵主任说,汉代张掖已有轺车和牛车。汉墓壁画上画的牛车,汉墓出土的仿制轺车,均为大轱辘车,证明到汉代大轱辘车仍在张掖沿用。到了唐代,河西一带大轱辘车更加兴盛,官员出行都坐各式大轱辘车,敦煌壁画中有一幅张义潮出行图,图中画有大轱辘车。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伊始,大轱辘车仍是农田运输、短途运输乃至长途运输的主要工具,随着公路运输和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到80年代初,这种车才被逐渐淘汰。

传说

大轱辘车在河西广袤无垠的土地上,悠悠地转动了几千年。这种大轱辘车已经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已由架子车、三轮子、手扶拖拉机和汽车所代替,它的雄姿和辙迹,已经在人们的视线和记忆中逐渐消失了。

大轱辘车为什么要做成如此的高且大呢?这主要是走沙路、爬沙丘的特殊产物。这种高大宽厚的轱辘,可减轻车轮在沙碛上的深陷度,而且车轱辘大了,车脚子就高,装得越重,向前推进的惯性力就越大。这是人们根据实践经验所进行的创造。

关于这个大轱辘,在民勤还有一个有趣的民间传说:原先民勤的车轮子也较小。有一次,几个人去西沙窝打柴,回来路过一个沙丘,车轮陷入沙中,大家合力去推,费了老大的劲也难以转动。正在无计可施时,忽然走来一个身体健壮、面目和善的老头儿,二话不说,帮他们把车一个一个推过沙丘,这伙人感激不尽,连声称谢,并诉说起赶车过沙丘的难处。那老人啥也没说,只是用一只手臂在车轮子上大大划了一个圈儿,就笑嘻嘻地走了。这些人莫名其妙,不理解老人的意思。其中有一个木匠,他猜想:“老人是不是说,要我们把车轱辘再做得高大一点?”回家后,他几经试验,终于制作出了这种大轱辘,以后过沙丘就容易多了。一来二去,很快传遍了,车辆全部换上了大轱辘,还说那老人绝对是鲁班师健显灵,专门来指点民勤人解决这个困难的。

传承

林则徐于道光二十二年9月经过河西到新疆,当时林则徐骑马前行,初七走到酒泉时,时风时雨,于是换成轿子,但道路难行,轿夫叫苦,于是林则徐决定换成当地的大轱辘车,顿时感觉省力不少,于是乘大轱辘车直到出关。这一切都在《林则徐集·日记》中都有详细的记载。

2008年3月份,嘉峪关城市文化博物馆邀请艺人孙延录做一辆大轱辘车,随后陈列在馆中。该大车的制作工艺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范围。

嘉峪关市新城镇中沟村四组孙延录出生在1934年,家里有6个孩子,他是家中第四个孩子。1948年在他14岁的时候,从张掖高台来了一位做大轱辘车的师父,一些有钱人家排着队请师父做大轱辘车,孙延录羡慕极了,于是他想去拜师学这门手艺。一夭傍晚,14岁的孙延录鼓足勇气去找师父,当他说明来意时,师父看了他一眼,孙延录当时跪着求师父,说让他试一试,如果师父满意就留着他,如果师父不满意他就离开,师父答应了。为了能学到这门人人羡慕的手艺,孙延录每夭早起晚睡,再加上他眼明手快终于博得师健的赞许,答应收孙延录为徒。此后,孙延录成了这位大师父唯一的徒弟。

孙延录老人说,在当年这份做大轱辘车的活,工钱比一般活要高出几倍,每日三餐都是东家供应。那时没有现代机械设备,都靠人工制作,每个大轱辘车有时得一个月时间才能完成。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