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12-23 21:56
大连大窑湾保税港区享受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园区相关的税收和外汇管理政策,汇集三方政策优势于一体。主要税收政策为:国外货物入港区保税;货物出港区进入国内按实际状态征税;国内货物入港区视同出口,实行退税;港区内企业之间的货物交易不征增值税和消费税。
大连大窑湾保税港区具备港口、物流和加工三大基本功能。以此为基础,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政策优势,重点发展港口作业、国际中转、国际配送、国际采购、转口贸易、出口加工、商品展示等七大功能性业务,并拓展金融贸易、信用保险等相关功能。
大连大窑湾保税港区的建立,标志着大连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实现了重大突破,昭示着东北地区扩大对外开放步入了新的历史时期,为大连的发展提供了崭新的发展机遇,为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又搭建了一个新的平台。
为尽早发挥保税港区的政策和功能优势,依据总体规划、分期实施的原则,大窑湾保税港区一期启动面积3.06平方公里。东起大窑湾南岸9#至16#码头岸线,西至港九号路,南起港十二号路,北至港五号路及集装箱二期码头经四路。包括国际物流园、大窑湾集装箱一期码头的9#—10#泊位及前沿堆场、集装箱二期码头的11#—16#泊位及前沿堆场。
大窑湾保税港区到2015年将成全国最大冷链物流基地
2013年上半年,保税区保税物流局,作为开放程度最高、政策功能最全、港航联系最为紧密的大窑湾保税港区克服日趋严峻的国际经济形势和诸多不利因素,继续依托口岸业务,充分发挥冷藏等专业物流优势,整体运作稳中有进。其中,冷链物流发展迅猛,除已经开工建设的獐子岛中央冷藏基地一期工程顺利推进外,包括保税港区恒浦物流二期、毅都集发二期、泰达明丰等项目陆续启动,冷藏仓储量近20万吨,正在办理施工前期手续,力争在年内开工建设。冷链物流已经成为保税港区最大的“潜力股”。
保税港区封关运作以来,区有关部门在多次赴釜山等地考察的基础上,确定了大窑湾保税港区推进冷藏中转和冷藏保税仓储业务发展,建设口岸保税冷链物流中心的发展思路,在全国14个保税港区中独树一帜。毅都、恒浦、獐子岛、泰达等已建和在建项目均是保税区多年推进冷链物流中心建设和招商引资的结果。通过与海关和检验检疫的多轮研究,区保税物流局逐步理顺了岸边直取、舱单报备、冷藏中转等业务流程,促进大连口岸动植品检疫中心设立在毅都集发,在进口冷藏货物剧增的形势下,毅都集发和恒浦项目实现满负荷运转。保税港区已经形成冷藏冷冻能力8.5万吨,獐子岛中央渔业、毅都集发二期、恒浦二期、泰达等项目总规划能力38万吨,两年内建成冷藏冷冻能力23.5万吨。到2015年,将实现32万吨冷藏冷冻能力,年操作货物105万吨,形成全国口岸最大的保税冷链冷藏物流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