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通区

更新时间:2024-11-02 02:28

大通区,安徽省淮南市辖区,位于安徽省中北部、淮南市东部,地处舜耕山北麓、淮河南岸,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总面积350平方千米。截至2024年3月,大通区辖1个街道、3个镇、1个乡。截至2024年4月,大通区总人口为15.6万人。

历史沿革

隋、唐、宋时期,大通地区属寿州管辖。

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建置怀远县,区境隶属怀远县。

明、清时期,属怀远县管辖。

民国期间,随着淮南矿区的形成,在实际管辖中,洛河、上窑地区属怀远管辖,而大通、九龙岗地区属于矿区管辖。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6月,日寇侵占大通,攫取大通、九龙岗煤矿。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日本投降,大通矿、九龙岗矿再次被国民政府和宋子文财团接管。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1月18日,大通地区获得解放,在大通、九龙岗两地分别设立了乡政府隶属淮南煤矿特别行政区。

1949年11月,改设为大通镇和九龙岗镇,隶属淮南矿区行政办事处。

1950年9月至1953年5月,属淮南市人民政府所辖。

1953年5月至1955年3月,撤销大通、九龙岗两镇,成立大通、九龙岗两区人民政府,直属淮南市人民政府。

1955年4月1日,撤销大通、九龙岗两个科级区,合并成立县级市辖大通区。

1968年3月28日,大通区更名为东风区,并成立东风区革命委员会,取消原政府工作机构,设立办公室、政治部、生产指挥部和人民保卫部。基层也相应成立了革命委员会或革命领导小组。

1972年7月,遵照市革命委员会通知,将“文化大革命”初期改名的东风区恢复为大通区。

1976年4月,取消区革命委员会下属的三部一室,恢复科、室、局,实行党政分开。

1980年8月,召开大通区第八次人民代表大会,将大通区革命委员会改称为大通区人民政府。

2004年6月,经区划调整,孔店乡由长丰县划归大通区。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1955年4月1日,大通区辖大通、九龙岗两个建城区和新设立的夏郢乡。同年12月,夏郢乡又划归郊区区公所管辖,为便于城区的管理。

1957年6月,在九龙岗设立了街道。

1965年12月,在大通设立了街道。此期间,由于农村面积广阔,城乡交错,政权建设处于过渡状态,全区没有形成统一的政权领导机构。农村、城市、工矿等属于各自的上级领导,区划归属亦经常变动。

1967年1月,造反派“夺权”,党政机构瘫痪,由“支左”部队实行军管。

1969年3月,洛河、窑河、上窑、宫集4个人民公社划归大通管辖区。至此,大通区区划和归属基本定型,即所辖大通、九龙岗两个街道办事处,上窑、窑河、洛河、宫集、淮丰5个人民公社。

1983年5月,根据农业生产体制改革精神,撤销了人民公社,重新建立了乡人民政府。

1984年12月,撤销了洛河乡、上窑乡,改设洛河镇和上窑镇。此时,大通区所辖为上窑、洛河两个镇,窑河、宫集、淮丰3个乡,大通、九龙岗两个街道。

1992年2月,将所辖的三乡两镇、两个街道撤并为三镇一街道。即上窑镇和窑河乡合并组建新的上窑镇;洛河镇和宫集乡合并组建新的洛河镇;淮丰乡和九龙岗街道合并组建新的九龙岗镇;保留大通街道。

2004年6月,大通区辖上窑镇、洛河镇、九龙岗镇、孔店乡和大通街道。

区划详情

截至2024年3月,大通区辖1个街道、3个镇、1个乡:大通街道上窑镇洛河镇九龙岗镇孔店乡。区人民政府驻大通街道。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大通区位于安徽省中北部、淮南市东部,介于北纬32°32′45″—33°0′24″、东经116°21′21″—117°11′59″之间。东与定远县凤阳县怀远县交界,南与长丰县毗邻,西与田家庵区接壤,北与潘集区隔淮河相望。全区总面积350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大通区地处舜耕山北麓、淮河南岸,呈南高北低的倾斜地貌,地形由丘陵、河流、低山、湖泊、河湾构成,分为丘陵和平原两大地貌。上窑群山最高峰是朱家大山,海拔212米,海拔200米以上的还有光山、东历山、独山、大北山、洞山、魏家大山、鹰咀山、老鸽山等9座山丘。境内多山,绵延40余里,有山头39座。

气候

大通区地处亚热带与暖温带的气候过渡带,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雨量集中,气候温和,无霜期长。夏季易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影响,气候炎热多雨。年均降水量900毫米,但年度、季节分配有很大差异。降雨量最大的是1956年1428.3毫米,最小的是1966年471.9毫米。每年冬春降水350毫米,夏秋550毫米。

水文

大通区境内有淮河、高塘湖等。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大通区境内大通和九龙岗地下蕴藏煤炭,山石资源开发价值高的有:石灰石、垩陶土、大理石、太湖石、石英石、方解石、铁矿石、赤土、石乳、轻质陶粒、矿泉水等。

生物资源

大通区境内动物资源:野禽类有燕子、猫头鹰、喜鹊、天鹅、斑鸠、野鸭、叫天、啄木鸟、沙和尚、布谷鸟、画眉、百灵、白头翁、灰喜鹊、大雁、乌鸦、雉鸡、鹌鹑等;家禽类有鸡、鸭、鹅、鸽等;野兽类有野狼、野猫、兔子、刺猬、黄鼠狼、狐狸等;家畜类有猪、奶牛、水牛、黄牛、马、驴、骡、绵羊、山羊、猫、狗、兔等;鱼类有鲢鱼、鲤鱼、鳊鱼、鲫鱼、青鱼、黑鱼、银鱼、黄桑、鲲鱼、季鱼、马浪、参条、鳗鱼、黄鳝、泥鳅、蟹、螺、蚌、鳖等。

大通区境内植物资源:水生植物类有芡实、菱角、芦苇、莲藕、菱白、蒲草、金鱼、藻、水葫芦、水浮莲、水葱、水竹叶、水花生等;中药材类有野菊花、月季花、地丁草、蒲公英、金伏花、龙胆草、半枝莲、马鞭草、大蓟、小蓟、苍耳子、牛子、远志、杏仁、败酱草、蛇舌草、白花、黑苏子、苏子、地龙、天龙、地必虫、蔗虫、蝉衣、绿豆衣、蜣螂、白扁豆、蚕沙、木夕、牛夕、仙鹤草、夏枯草、浮萍、苡仁、枸杞子、半夏、银花、地骨皮、大青叶、瓜娄、板蓝根、瓜娄仁、麦冬、丹皮、天花粉、白芍、青芍、天南星、龟板、鳖甲、泽兰、茺蔚子、白子仁、蛇床子、竹叶、地夫子、急性子、车前子、夜合花、桑椹子、落石藤、山药、白豆衣、百合、丝瓜络、冬瓜仁、冬瓜皮、紫河车、石榴皮、小茴、柿蒂、艾叶、银杏、白茅根、刺猬皮、姜蚕、鸡内金、何首乌、苦参、苦楝子、二丑、柴胡、薄荷、莱藤子、黑芝麻、蜂蜜、地舆、党参、山枣仁、威灵仙、蝎子、蜈蚣、白头翁、丹参、藕节、山查、鱼腥草、苍耳、马齿苋、鱼腥草、车前草、菟丝子、益母草、沙生、莲子、谷精草、芡实子、野菱、三棱、野灯心草、芦苇、浮萍草、水菖蒲、野慈茹、水葫芦、荸荠、血芡草、桑叶、早蚕、蝮蛇、蟋蟀、水虻、水蛭、红娘子、蝉蜕、田螺、蟾蜍。矿物中药有、龙骨、人中白、铜绿、灶心土、煤珀、生铁落等;树木类有椿树、柘树、桑树、楝树、槐树、檀树、黑松、雪松、马尾松、柏树、银杏、刺槐、侧柏、棠梨、皂角、白杨、风杨、黄连树、丝棉树、重杨木、核桃树、香桃树、法梧、油桐、梧桐、香椿、女贞、梓树、栾树、川楝、垂柳、板粟、水杉、杉木、池杉、榆树、刚竹、毛竹、刺槐、樟树等;花草类有白梅、腊梅、红梅、海棠、月季、翠兰、白玉兰、广玉兰、杜松、万枫松、罗汉松、芙莲、俞叶梅、蔷薇、龙爪菊、绒线菊、白菊花、银须菊、黄菊、紫薇、柴竹、山葡萄、代代红、五角枫、荚竹桃、南天竹、仙人掌、美人娇、牡丹、芍药、桂花、黄荆、文竹、茶花、丁香、迎春、荷花、玉赞、凤仙、芭蕉、海桐、紫荆花、半枝莲、万年青、杨兰菊、牵牛花、金银花、叶下珠、绣球花、杜鹃花、鸡冠花、水巴根、兰草、茴草、巴根草、芳青草等。

人口

截至2024年4月,大通区总人口为15.6万人。

经济

综述

2023年,大通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04.1亿元,同比增长2.9%;第一、二、三次产业增加值的比例为7.7:33.9:58.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85亿元,同比增长8.05%。财政支出7.87亿元,同比下降3.85%;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7%;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7806元,同比增长4.2%。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276元,同比增长6.8%。

第一产业

2023年,大通区第一产业增加值8亿元,同比增长3.2%,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7.7%;粮食种植面积21576.2公顷,同比增长0.1%;油料种植面积1602.5公顷,增长0.6%;蔬菜及食用菌种植面积2407.2公顷,增长0.8%;瓜果类种植面积941公顷,增长1.7%;园林水果种植面积667.5公顷,下降3.4%。粮食产量12万吨,增长1.9%;油料产量3300.5吨,下降13.7%;蔬菜及食用菌产量95101.8吨,增长1.3%;瓜果类产量26973.7吨,增长1.9%;园林水果产量15912.8吨,增长0.2%。生猪存栏7235头,同比下降12%;生猪出栏16841头,下降3.2%。肉类总产量4849吨,增长5.5%。其中猪牛羊肉产量2818吨,增长9.3%。禽蛋产量5642吨,增长2.5%。牛奶产量10141吨,增长11.7%。

第二产业

2023年,大通区第二产业增加值35.3亿元,同比增长0.4%,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3.9%;规模以上工业中,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2%、制造业增加值同比下降3.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33户,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下降0.6%。规模以上工业中,增加值居前十的行业(合计占比93.4%),分别为: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医药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纺织服装、服饰业;汽车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其中,有3个行业增速低于全市同行业水平,其中:医药制造业(占比22.5%,下降10.7%)降幅较全市低3.5个百分点,汽车制造业(占比3.4%,增幅68.7%),增幅较全市低24.2个百分点,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占比4.5%,下降12.3%),降幅较全市低83.8个百分点,合计拉动全区累计增速1.68个百分点。建筑业总产值878973千元,同比下降16%。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33家,比上年增加4家。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75万平方米;比去年减少1.6万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0.2万平方米,减少1.01万平方米。

第三产业

2023年,大通区第三产业增加值60.9亿元,同比增长4.7%,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8.5%;限额以上企业商品零售总额实现33.39亿元,同比增幅下降8.3%。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4.57亿元,同比增长1.8%。

交通运输

大通区境内206国道、京福高速公路引线淮南连接线、合蚌高速、淮南铁路、合淮蚌高速穿境而过。

政治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截至2023年末,大通区拥有各类中等职业教育学校(不含技工学校)2所,普通高中3所。义务教育在校学生10034人,其中初中3469人,小学6565人。幼儿园在园学生2505人。学龄儿童小学入学率和初中学龄人口入学率均为100%。

医疗卫生

截至2023年末,大通区共有医疗机构90个,其中市级综合医院1家,市级专科医院1家,民营医院2个,卫生院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15个,村卫生室42个,诊所15个,门诊部6个,医务室2个。有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卫生技术人员918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397人,注册护士521人,床位1025张。全年医疗卫生机构共诊疗473089人次。

社会保障

截至2023年末,大通区城镇实名制新增就业2677人,新增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639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4.5万人,全年新增工伤人数为301人。累计保障城市低保对象10176万人次,发放低保资金750.25万元;累计保障农村低保对象37291万人次,发放资金1995.84万元。

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清宣统二年(1910年),萧县人段书云等来区境筹建煤矿,次年正式注册“大通煤矿公司”,是为“大通”之名的由来。

非遗文化

截至2024年4月,大通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舜耕山传奇(民间文学)、寿州窑陶瓷制作技艺(传统技艺)。

风景名胜

上窑国家森林公园

上窑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淮南市东部大通区,为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公园面积10.4平方千米,内有大小山峦30多座,植物种类达140余种。

大通万人坑教育馆

大通万人坑教育馆,位于安徽省淮南市大通区大通街道矿南社区,是一处集纪念、教育于一体的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包括大通万人坑纪念馆、碉堡、秘密水牢、窑神庙等。这里保存着日军发动侵略战争在中国犯下滔天罪行的历史铁证,先后被确定为“安徽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首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关心下一代党史国史教育基地”等。

荣誉称号

2016年2月5日,大通区入选“2015年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名单”。

2020年6月30日,大通区入选“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

2021年9月8日,大通区入选“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名单”。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