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1-08 08:53
《大陆和海洋的形成》是德国地球物理学家、地质学家、气象学家阿尔弗雷德·魏格纳创作的自然科学著作,首次出版于1915年。
全书篇幅不多,详细地阐述了大陆漂移说的基本内容:“地球上所有大陆在古生代是一个整体的大陆,称为泛大陆,在它的周围是辽阔的海洋。泛大陆在中生代开始分裂,首先是美洲和欧洲、非洲分离,出现了大西洋,接着澳洲(大洋洲)、南极洲和亚洲分离,出现了印度洋。移动大陆的前沿由于玄武岩质基底的阻挡而产生挤压和褶皱,出现了山脉。移动途中脱落下来的大陆‘碎片’,就成了岛屿。最后形成了今天的海陆格局。”
1910年魏格纳在阅读世界地图时偶然发现大西洋两岸轮廓极其相似,如:“圣罗克角附近巴西海岸的大直角突出和喀麦隆附近非洲海岸线的凹进完全吻合……”这个现象使他怦然心动。”他毅然放弃气象专业,从此投入地质学研究。他以非凡的毅力穷搜博览,从洲间及全球范围的联系中进行考察和追索,终于在浩繁的地学资料的整理和对比中发现了一系列说明海陆漂移的重要证据。他广泛地总结地球物理学、地质学、古生物与生物学以及古气候学等方面的成就,用以全面论证他的发现,从而建立了系统的大陆漂移理论。
魏格纳于1912年1月先后在法兰克福地质协会和马尔堡科学协会作了题为《大陆和海洋的生成》及《大陆的水平移动》的报告,初步阐明他的观点。1915年对大陆漂移问题又进行系统、详尽的论述,写成了《大陆和海洋的形成》。
魏根纳认为大陆由较轻的刚性硅铝质组成,漂浮在较重的硅镁质大洋壳上,可以作水平移动。在石炭纪以前,全球各大陆是连在一起的,称为“联合古陆”(Pangaea),周围是一片大洋。自中生代(约2亿年前)始,联合古陆相继分裂为几块,并开始向西和赤道方向漂移,其中,美洲向西漂移。兹后,印度与非洲脱离,澳大利亚则从南极洲移向赤道,第四纪初(5000万年前),格陵兰开始和挪威分开。安第列斯、日本和菲律宾等岛弧,被认为是尾随漂移大陆后面并分离出来的碎片。山脉则是由于漂移大陆的前缘受到洋底阻力的挤压而形成。
对此,魏根纳关于大陆漂移学说列举了几个主要证据:(1)大西洋两岸的非洲与南美洲的海岸线轮廓相吻合。(2)非洲南端南美布宜诺斯艾利斯之南的二叠纪褶皱山系,同是东西走向,且地质情况相当,可以相连;欧洲挪威、苏格兰、爱尔兰与北美纽芬兰的加里东褶皱带,也是可连接的。(3)大西洋两岸的许多生物存在亲缘关系。而且,两岸地质中的许多古生物化石也是相同的。(4)南方诸大陆广泛分布有石炭、二叠纪的冰碛层,而北半球各大陆则没有,相反,却有大量热带或温带植物化石。
《大陆和海洋的形成》一书,主张地壳存在大规模水平运动,是对传统的地壳固定论的挑战,对促进地质科学发展具有特殊的意义。然而,该书在当时招致的攻击远远大于支持。一方面,人们认为书中的假说涉及的问题很宏大,如若成立,会颠覆整个地球科学的理论,因此,一定要做到严谨和科学,经得起推敲;另一方面,作为一个天文学博士,魏格纳在自己的非专业领域发表了如此重大的见解,人们难免会对这个见解产生质疑。
事实上,魏格纳的大陆漂移说确实存在致命弱点。人们对该假说的质疑集中体现在大陆漂移的力学机制上:大陆是在什么上漂移的?大陆漂移的驱动力来自哪里?魏格纳认为,大陆是质地较硬的硅铝层,海洋是质地较软的硅镁层,硬的硅铝层在软的硅镁层上漂浮、移动。对于推动大陆的力量,魏格纳则认为是来自地球自转离心力和日月潮汐摩擦力。不过这种说法被物理学家所推翻,因为他们经过科学的计算后发现,日月引力和潮汐力根本无法推动巨大的大陆。魏格纳本人也自感证据不足而遗憾地说道:“漂移理论中的牛顿还没有出现。”
于是,当1930年魏格纳遇难后,该书也被人们束之高阁。后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逐渐找到一些支持大陆漂移说的证据,这该书才重新引起人们的重视。在这个假说的基础上,海底扩张说和板块构造说先后问世,使人们对地球又有了新的认识。魏格纳的《大陆和海洋的形成》,也为世人所敬重。
《大陆和海洋的形成》又译作《海陆的起源》,是一本系统阐释大海、陆地起源问题的著作。它首次出版于1915年,随后,经过不断整理和修订,魏格纳分别于1920、1922和1929年出版了它的第二、第三和第四版。
阿尔弗雷德·魏根纳(1880—1930),德国气象学家、地球物理学家,以倡导大陆漂移说闻名于世。魏根纳生于柏林,青年时期先后在海德堡大学,因斯布鲁克大学、柏林大学学习,1905年获天文学博士学位,同时也致力于研究地质学和气象学。1910年,魏格纳偶然发现地图上大西洋的东西两岸有着非常贴合的轮廓。经过长期的考察,魏根纳还发现两岸的地层、褶皱山系与古生物群落都有相似性,就大胆地提出了大陆漂移的假说。为了给自己的观点搜集有力的证据,他曾经数次去格陵兰考察。1930年11月2日,魏格纳在第4次考察格陵兰时不幸遇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