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雾山

更新时间:2021-01-28 15:55

大雾山地处罗田中部,该山的四周分别与河铺镇、平湖乡、凤山镇接壤,成为这三个乡镇之间的界山,是罗田的名山之一,海拔高度为944.2米,属罗田五大山系之一——天花坪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山自然生态环境保护良好,在罗田的历史上,它就是一座风景名山,在它的周围有平顶山古关隘哨卡、古代石砌青云寨、燕子垅天然大石洞等风景点,是罗田中部地区的一块急需开发的自然风景群。

大雾山名称由来

大雾山的东边为今凤山镇大雾山村,南边为平湖乡方家冲的上冲村,西边为河铺镇的唐家山村、佘家山村,北边是河铺镇的严家畈村。大雾山名称的来历有两种说法。大雾山名称来历之一:据《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记和《水经注》所提供的资料分析,在古代罗田地区建有名叫雩娄的小国,其境内有叫大雩山的山,雩(yú)字的意思是指古代的一种求雨的方式。因时代久远,大雩山逐渐讹传变音为现在的大雾山。这就象现在的大别山名字是由古代的衡山、灵山、多云山逐渐变音而来一样。大雾山名称来历之二:据《罗田县志》记载,大雾山是罗田的名山之一,称“该山天将霾阴欲雨,大雾浑然而起,故名大雾山”。山西北紧连有平顶山,建有青云寨。

大雾山胜景

龙挂幡

景观大雾山奇景——龙挂幡。在大雾山南面平湖乡方家冲的上冲村方向,距山顶100米外的石崖上有一道横向崖隙,崖隙下是百丈悬崖,几乎是垂直插到山脚,岩隙之上的地表有一浅井,每当夏季阵雨来临之前,从崖隙处涌出泉来,从百丈悬崖上呈水泡状流下,直下崖底的河流中,在阳光的照射下,泡沫状水流映出的日光呈紫索状,往下渐成银白色,形成一道数十丈宽,几百米高的宽大瀑布,当地人把此景称之为“龙挂幡”,很是壮观!更为神奇的是约半小时后,整个大雾山山顶为大雾笼罩,雾罩逐渐向下延伸,像是人带了一个巨大的帽子一样,过了不多时,天即下大雨,这堪称大雾山的一神奇景象。清人周锡恩,罗田籍进士,官至翰林院编修、国史馆协修。曾作一罗田名山之对联:“大雾濛濛,和尚鸡鸣撞鼓;乌云薄薄,将军跨马扬旗。”这幅地名对联中首先就用大雾山名作为开头。

平顶山

据当地的老人讲,这大雾山的顶上原来建有一座砖石结构的庙,供奉的是传说中道家的一位真人像,由于山太高,周围的信众供奉不太方便,香火渐衰,庙屋也荒废了,现在还可以看到当年的庙基的残留古老的平顶山关隘。

平顶山是紧挨大雾山向西北方向延伸的一条山脉,山南是严家畈村,山北是佘家山村,山西是唐家山村,山东即是紧挨着的大雾山。平顶山的山顶不是孤峰突起的,而是一条平而长的山顶,从远处看,是一个平顶的山,所以当地人叫它平顶山。小时候,我在山上砍柴采笋时,发现在平顶山靠近佘家山村的一个山坳处(当地人叫小坳)建有石头围墙,石头围墙依山而建,高大约2—3米,顶宽1米左右,清一色的块石砌成,石头上长满了厚厚的青苔,地势低的地方挡住了山上流下的土,土与石岸快要平了。由于年代久远,围墙残缺不全,围墙上的有不少的石头被人掀下山去做岸造田地去了。我向年长的老人询问这围墙的来历,他们都说这是往年(古代)为打“长毛”(太平军、捻军)而修建的,至于是何人何时修建的也不清楚了。从此,这个围墙的来历成为我心中的一个迷团。随着阅历的增长,知识的积累,我从罗田县志等相关资料上,终于得知这是当年修建的平顶山卡。据县志记载,清咸丰九年(公元1859年),当地官府为了抵御太平军的进攻,当时的知县潘亮功在全县三个乡(奉泰、平湖、多云)的重要关隘督修了17道关卡,各卡均建有门楼、石墙、炮台和营房。平顶山周围地势险要,位置重要,是清代罗田的多云乡、平湖乡的交界之处的界山,也是罗田中部的扼守南北交通要道(是古时候从罗田经北丰河至八迪河至簰形地、胜利、大地坳等地的便捷交通要道)的重要关隘,故选在此修建了平顶山卡,至于有没有发挥抵御太平军将士的作用就不得而知了。

青云寨

古老的青云寨在平顶山的东面与大雾山相连处有一处地势相对平缓的山坳,名叫曹家坳(还有的老人叫作大坳),是属于严家畈村的一个村民小组,分上中下两三个自然村庄。据当地老人说这里过去居住的是曹姓人家,但到了现在,曹姓人家先后搬迁外移,尹姓逐渐兴旺起来。曹家坳的村庄座西朝东,东依大雾山,西靠平顶山,有池塘、水田、山地、竹园、松林,溪流,鸡犬相闻,炊烟袅袅,宛若一世外桃源之处。据罗田县志等相关资料记载,现在的曹家坳就是清代的青云寨。清咸丰同治年间,为抵御太平军捻军的进攻,在全县范围内的重要的既可据守又可生活之处修建了一批寨子。由于平顶山上已经修建成了平顶山卡,当时的县衙就在此基础上征用民夫在平顶山卡的基础上进行翻修扩展加固,大致在1694年前后建成了青云寨。据当地的老人相传,青云寨建有三个寨门和若干个堡垒,南寨门建在现在的曹家坳的坳口处,主要控制进出平湖方向的往来人员,北寨门建在平顶山的小坳口,主要控制进出河铺方向的往来人员,东寨门建在现在的占家垸与黄土坳之间的险要之处,主要控制进出北丰和八迪河方向的往来人员。青云寨由于建在紧靠大雾山与平顶山之间的山坳里,山外的四周都是落差较大、山岩陡峭,森林茂密,杂树丛生,攀岩而上,几乎无路可走,易守难攻。战乱情况紧急时,住在青云寨里的人可以向东面的大雾山上转移躲避战乱,寨中的池塘、水田、山地、菜园、山林适合一定数量的人员久居。从地形地势来看,这的确是一个建寨的好地方,青云寨的建成可为当时周围的大雾山村、严家畈村、余家山村、唐家村、上冲村、方家冲村等村的乡民在战乱时提供庇护免受战乱的祸害。小时候,我听奶奶讲她们年轻为躲避战乱“跑反”的时候就经常到这里避难的。由于山太高,离村部太远,加上当时的电压很不稳定,到1986年的时候,这里还没有没有通电。为了解决夜晚的照明问题,山民在坳上的小溪里建立了一个很小的电站,雨水充足的时候每天可以发3至4个小时的电供农户照明。进入90年代,这里终于解决了用电的问题,小水电站也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从时间上分析,平顶山卡先建成,后在此基础上修建了青云寨,实现了卡、寨合一。从平顶山卡顺山岭西北方向至八迪河处的小夫子岭建有小夫子岭集义卡,该卡可扼守河铺进出八迪河以及大地坳、胜利等地的交通要道。从平顶山卡向东南的周家坳附近建有马鞍腰信义卡,该卡扼守河铺进出平湖、北丰的交通要道。所以这三道关卡的建立,成为旧时罗田中部的一道以天然险要山岭为基础的防守御敌屏障。

燕子洞

神奇的天然石洞燕子垅燕子垅,又叫燕子洞,位于与大雾山紧密相连的平顶山的西麓,属于唐家山村。洞顶有巨大的盘石覆盖,外洞高3米,宽10米,长20多米,燕子常栖息在洞内,一天到晚成群结队的石燕,在洞内外来回飞舞,热闹非凡,故名燕子垅。燕子洞内冬暖夏凉,行人经过时,往往总要在此歇脚休息一会。燕子洞的外洞之内还有一个大洞,进入内洞的石缝非常窄,高度约50—60厘米,一般只有身体单薄的人或少年才能爬进去。内洞潮湿黑暗,栖有很多蝙蝠,倒挂在洞壁,洞顶有水不断滴下作响。内洞空间较外洞大,地势也较为平坦一些,地上堆积有一层厚厚的蝙蝠粪,这蝙蝠粪内含有一种有治疗翳病的中药成分,叫夜明沙。每遇有人眼生翳子(其实就是现在的老年性白内障的眼疾),医生叫病人家属想方设法入洞收取蝙蝠粪,从中洗取“夜明沙”作治疗眼翳病中药的药引。据现在分析起来,“夜明沙”的主要成分可能是蝙蝠粪中的某些具有协助治疗老年性白内障眼病的矿物质成分。我小时候和二哥就进去过一次,为二伯母治眼翳病收集了一小袋蝙蝠粪。进洞之内,为了防止找不到出洞的路,我们就按大人的提示,用香烟盒的内包装锡纸作为路标,走一段路放一张,作为出内洞时的路标,锡纸的反光性较好,电筒一照射即发出明亮的光。据老人口口相传,古代遇有天长时干旱,乡民为了减灾求雨,往往去请道法高明的道士进入洞内作法求雨。求雨的做法是事先选择长势较好的三棵桃树削成三支三尺长的桃木桩,带入内洞,焚香烧纸,在内洞有一积水的低凹处,将三支桃木桩分别钉入其中,再摆放三牲,上香烧纸,手执法器,口中念念有词,过了不久天即下大雨,据说插桃桩的水渍内,还能见到年代久远的已半腐的桃木桩,这是古人的传说,充满迷信的色彩,没有科学依据。但对于古人来说,科学没有现在发达,对大自然的认识也没有现在的深刻,在自然灾害面前的无能为力,只能采取这种充满迷信、传奇的办法来试一试了,这也是科学不发达、思想认识落后的乡民与自然奋斗求得生存保证发展的一种无可奈何的办法了。据老人说,很久以前,有曾住在燕子洞附近的独湾里山民,遭遇天下大雪,压垮了所住的茅房,山民一时无房住,只好暂时栖身在燕子洞。他经常在外洞生火取暖做饭,由于柴禾潮湿,烟雾较多,烟雾向内洞渗透,居然有人看到在与该山相连有20里路远的大雾山顶一个叫龙挂幡的地方的岩隙里有缕缕青烟冒出,不知道这现象有无科学依据,但这说明山洞是很深的,互相贯通相连的,此传说是否真实,有待进一步考证。

大雾山诗咏

清人周锡恩,罗田籍进士,官至翰林院编修、国史馆协修。曾作一罗田名山之对联:“大雾濛濛,和尚鸡鸣撞鼓;乌云薄薄,将军跨马扬旗。”这幅地名对联中首先就用大雾山名作为开头。

清朝末年,本家尊辈岁进士唐饶岑有《游大雾山》诗云:兹山奇绝耸云根,大雾弥漫暮色昏。娇首雄狮疑护虎,悬岩飞瀑若翻盆。东吞商固群峰小,西瞰蕲黄运岫尊,闻道雷公常扫电,灵光遗迹至今存。我家近住雾麓山,春尽强作雾山游。踏石扪萝通曲径,落花流水散门愁。崇岩梯蹑天风冷,古寺云封暑气收。更上危楼翘首望,大江渺渺浪悠悠。还有我的启蒙尊师唐立三有《游大雾山》诗云:我家住近青云寨,重九来游逸兴浓。附葛攀藤通幽径,缘阶履级上高峰。云间鹤响惊寒阵,天半声传古寺钟。红叶黄花秋色秀,恍然人在画图中。

大雾山革命史

据解放前在罗田的打游击的战士张玉祥同志《在罗田打游击的回忆》一文里说:在一九四七年十月份左右,千里跃进大别山的刘邓首长率领的晋翼鲁豫野战大军所辖的六纵队十六旅四十八团九连协同罗田的地方武装力量就是常常以大雾山为根据地开展战争的。原湖北省张体学省长当年带领鄂东独二旅在大别山战斗的时候也常常以大雾山为短暂的根据地向四周出击。大雾山的地理位置处在罗田中部,向东可到白庙河、肖家坳、大河岸等地,向南可到平湖、北丰、罗田县城,向西可到麻城的蔡店河、张家畈、黄冈的三里畈、但店等地,向北可到八迪河、簰形地、藤家堡、大地坳、九资河等地。由于大雾山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群众基础较好,所以共产党领导的游击队就以此为中心,向四面出击打击国民党的地方武装,批斗地主恶霸和劣绅,分田分地,实行土改,得到了穷苦百姓的大力支持。大雾山上的曹家坳(即青云寨)和山下的方家冲就成为了游击队经常驻扎、住宿、休整的地方。当时的湖北省军区司令员王树声到高山铺指挥部队进行有名的高山铺战斗,就是从翻大雾山、过曹家坳、走李家楼一带经过的。罗田县解放初期的廖绍康、傅甲三、刘敏、郑铎等领导人就在大雾山上及周围地方打过游击战争。

地图信息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