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8-07 15:14
大食蚁兽,是披毛目食蚁兽科大食蚁兽属动物。大食蚁兽的体形大,头骨长呈圆筒状,有复杂的鼻甲,没有牙齿;体毛长而坚硬,尾部密生长毛,头细长,眼、耳极小,嘴巴成管状,前肢除第五指之外,均具有钩爪;后肢短,五爪大小相仿。雄性要比雌性重。
食蚁兽由现代分类学之父卡尔·林奈(Carl Linnaeus)于1758年命名。大食蚁兽的学名“Myrmecophaga tridactyla”,意为“三个手指”,被认为是基于该生物独特的爪子的名字。这是一种大型食虫哺乳动物,由于其独特的特性,也被称为“蚂蚁熊”。
在南美白垩纪(1.35亿年前)期间,食肉动物与食虫动物开始分化,并且在大约6500万年前的恐龙时代(哺乳动物时代开始)结束时,齿形已经大为多样化。食蚁兽科早在南美的中新世早期(2500万年前)就为人所知了,尽管其化石记录很少,因此这个家族可能会追溯到更早的时期。
大食蚁兽原产于南美洲和中美洲,在整个进化史中,它们似乎都停滞了很长时间,生活区域距离中美洲北部并不远,这很可能是因为天气凉爽和森林变化。考古学家发现了食蚁兽的化石遗迹,这些大食蚁兽的化石是在墨西哥索诺拉沙漠西北部3000多公里处发现的,距今600000年前的更新世早期。但据考证是从南美洲的阿根廷北部漫游到洪都拉斯。大食蚁兽曾经生活在危地马拉、哥斯达黎加、伯利兹、乌拉圭和安第斯山脉。直到墨西哥的以北,但由于自然资源的损失,它们不再居住在世界这些地区。
大食蚁兽在形态上十分独特,是食蚁兽中最大的动物。头体长1,000-1,200毫米,尾长650-900毫米,体重18-39千克。口鼻部很长,最长45厘米。头细长,眼、耳极小,吻成管状,无齿,舌细长并能伸缩,借以舐食蚁类、白蚁及其他昆虫。尾巴又大毛发又浓密,几乎和身体一样长。这根长约一米的蓬松多毛的尾巴,雨天和热天可以当伞,夜晚铺在地上就成了绒毛毯子了。皮毛厚而粗糙,长而坚硬,可长40厘米,体灰白色至棕色,背面两侧有宽阔的黑色纵纹,纹的边缘白色。肩膀上有黑白条纹,在后背的中部有一簇头发。前肢为白色,脚趾处有黑带。
大食蚁兽的前后足均有五趾,其中前足有四趾带爪,第二与第三趾上的爪子长度最长。大食蚁兽用指节着地的形式行走,可以避免其长爪因接触到地面而磨损。主要承受重量的第三趾,具有延长的掌指关节,可弯曲于指骨间关节。和前足不同,大食蚁兽的后足五趾上均具有短爪,为跖行动物。大食蚁兽的前腿粗壮有力,长长的爪子弯曲如镰刀,这是自卫和挖掘蚁巢的武器。由于前爪长而弯,所以行走时前掌不着地,而以指背着地,一瘸一拐,步法奇怪。
大食蚁兽扩大的棘上窝给予大圆肌更多的附着点,强化前足回拉的力量。而三头肌则提供前足第三趾弯曲的力量,这些肌肉可以帮助大食蚁兽挖掘并破坏白蚁的蚁冢。大食蚁兽没有牙齿。舌头可以向嘴外延伸610毫米,并具有脊柱状突起。
主要栖息于热带草原和疏林中,尤其喜欢在水边低洼处、森林、沼泽地带营筑家园。生活在各种栖息地,包括沼泽、森林和草原。它们选择僻静的,有绿荫遮盖的区域睡觉。在农村和人口稠密地区都可以找到大食蚁兽。
领地活动面积可能高达9,000公顷。沟通与知觉及大多数交流方式发生在幼仔和它们的母亲之间,也包括只是短暂地聚在一起进行的求偶和争斗。这些包括打斗、嗅探、嘶嘶声,以及打架时的咆哮声。视力和听力不佳。嗅觉高度发达,是人类的40倍。大食蚁兽在地面活动,除了一对年轻的母子对,通常独居。昼伏夜出。性情温和,对人畜无害。如果遇到危险,大食蚁兽就疾走逃遁,动作十分难看。若实在逃不脱时,它就用尾巴坐在地上,竖起前半身,用前足坚强有力的钩爪进行反击,同时口中还会发出一种奇特的哨声威胁敌害。
当大食蚁兽在野外相遇时,它们常常会相互无视或逃跑,尽管也会发生激烈的打斗。通常,大食蚁兽会在昼夜出现,在人类高密度地区或某些天气条件下会夜间活动。它们是陆生动物,但也是很好的游泳者,不经常在野外攀登,但据报道它们擅长从圈养圈中攀登。睡眠选择在废弃的洞穴、茂密的植被或地面的凹陷处。尽管它们有很好的挖掘能力,但自己却没有建造洞穴。当发生搏斗时,通常会以尾巴平衡和前肢进行搏击,从而站成两足动物的姿势。它们在行走时会打乱步伐并缓慢移动,但在必要时能够快速运行。它们用指关节和腕部承重,以保护爪子。
大食蚁兽以蚂蚁和白蚁为食,它们没有牙齿,有一个很长的嘴,当长嘴前端的鼻子嗅出白蚁的气味以后,便启动锋利的前爪刨开蚁堡和树干,直捣白蚁窝,趁白蚁惊慌逃窜时,它便伸出长约30厘米的舌头,利用舌上的黏液粘住白蚁,送进嘴里,囫囵吞食。它们用舌头收集卵、幼虫和成虫。 进食过程中唾液腺分泌粘稠的唾液,使舌头变薄。 它们只在一个蚁群中停留很短的时间,因为要避开很快就会到达的善战的兵蚁。大食蚁兽可以在几分钟内消灭数千只白蚁。舌头附着在胸骨上,移动非常迅速,每分钟轻弹150次。偶尔可能会吃水果。
大食蚁兽可以用其巨大的前爪来保护自己免受掠食者的侵害,尽管它们对威胁的典型反应是逃跑。 它们的大小使它们几乎不受除掠食者——美洲虎和美洲狮以外的所有动物的侵害。但经常被人类杀死,在人类有意地狩猎或与无意中与汽车相撞而被杀死。
原产地:阿根廷(福尔摩沙、科林特斯、查科、朱朱伊、米索涅斯、萨尔塔、圣菲、圣地牙哥、埃斯特罗、图库曼)、玻利维亚、巴西(皮亚乌、伯南布哥、巴拉那、帕拉巴、帕拉、米纳斯吉拉斯、南马托格罗索、马托格罗索、马拉尼奥、戈亚斯、圣保罗、塞尔吉佩、托坎蒂斯、罗莱马、隆尼亚、北里奥格兰德多诺特、阿克雷、阿拉戈斯,亚马逊河流域、巴伊亚、塞拉)、哥伦比亚、哥斯达黎加、厄瓜多尔、法属圭亚那、圭亚那、洪都拉斯、尼加拉瓜、巴拿马、巴拉圭、秘鲁、苏里南、委内瑞拉。
可能灭绝:阿根廷(科尔多瓦、恩特雷奥斯)、伯利兹、巴西(里约热内卢、圣卡塔琳娜、南里约热内卢)、萨尔瓦多、危地马拉、乌拉圭。
大食蚁兽不论在人工或野生环境中全年都可繁殖,尽管据报道在部分区域内的繁殖时间是季节性的,一般在每年的春天生殖。雌兽的妊娠期约为190天,站立分娩。每胎一崽,幼崽体重约1.3千克,出生时有着满头的毛发和类似成兽的斑纹。刚出生的幼兽紧贴其母亲会立刻爬到母亲的背上,雌兽的乳腺位于胸部“腋窝”的外侧。哺乳期间,母兽对幼兽精心照料,常把幼兽放在背上,形影不离。雌兽背着宝宝,直到幼兽的大小接近母亲体型的一半,这个时间大约持续6-9个月。哺乳期持续2-6个月。大约两年后或雌兽再次怀孕(可能会更快)时幼兽变得独立。大食蚁兽的性成熟期在2.5-4年之间。寿命为14年,人工饲养可达25年以上。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3年 ver 3.1——易危(VU)。
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Ⅰ、附录Ⅱ和附录Ⅲ》(CITES)2019年版附录Ⅱ。
大食蚁兽在分布地已经很少见了。在过去的10年里(截止2020年),栖息地的丧失、道路交通事故造成的死亡、狩猎和野火已经严重地影响了该物种的数量,而且有许多地区灭绝的记录,特别是在中美洲和南部地区。在部分范围内,大食蚁兽面临着栖息地丧失的风险,这特别是对中美洲的物种数量的重大威胁。该物种的栖息地和居住地在多草的地方,特别容易发生火灾。在巴西,由于甘蔗种植园在收获前被焚烧导致大量食蚁兽死亡(F. Miranda pers. comm.,2013)。 有时,动物会在道路上或被狗杀死。大食蚁兽在其整个成长过程中都被捕食,还被作为害兽捕杀,在宠物或在其某些范围内进行非法贸易。在某些地区,大食蚁兽被捕食,在巴西的卡廷加地区尤其如此。 它们的皮肤用于制造安全带和其他皮革产品,以及用于医药用途(Ferreira等人,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