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6-06 10:30
大鸊鷉(学名:Podiceps major)是鸊鷉科、鸊鷉属的中体型较大的一种潜鸟,体长67-80厘米,体重1131-1700克。背羽和翅膀麻灰色,头部呈灰黑色,颈部和胸部呈棕黄色至红褐色,内侧至腹部白色。头顶有一小簇黑羽毛。眼睛红褐色。嘴形直,侧扁,具尖端;鼻孔透开,而位近嘴基;翅短小。大鸊鷉由于其尺寸和独特的着色,且不与任何其它鸟混群,野外容易识别。
大鸊鷉是鸊鷉科中体型较大的一种潜鸟。体长67-80厘米,通常体重1131-1700克,但最大可达2千克。背羽和翅膀麻灰色,头部呈灰黑色,颈部和胸部呈棕黄色至红褐色,内侧至腹部白色。头顶有一小簇黑羽毛。眼睛红褐色。嘴形直,侧扁,具尖端;鼻孔透开,而位近嘴基;翅短小,具12枚初级飞羽,第1枚残留,次级飞羽缺第5枚。尾仅具一些短软的绒羽,或几乎没有。两脚位近臀部。跗蹠侧扁,适于潜水;四趾均具宽阔的瓣蹼;爪钝而宽阔,中趾的内缘呈锯齿状,后趾短小,位置较其他各趾为高,或则付缺。体羽短而稠密,饶有抗湿性;羽具副羽,尾脂腺被羽;两性相似。头骨为裂腭型和全鼻型;并缺基翼突;消化系缺盲肠;雏鸟为早成性。
大鸊鷉的名字很恰当,因为它是所有鸊鷉中体型最大的。非常优雅,它细长的脖子让人想起天鹅。细长尖尖的喙,形状像一把匕首,微微向上翘,脑后凸起的小羽冠强化了这种优雅的印象。从远处看,大鸊鷉的羽毛完全是黑色的。在繁殖期的羽毛中,头冠、冠和上体呈黑色,略带绿色反光(尤其是纳瓦西亚种),面部呈深灰色,深红色的颈部和胸部与头部和颈后几乎黑色形成鲜明对比,腹部乳白色,侧面灰棕色,尾下红色且有绒毛,尾巴很短且经常伸直。上翼覆羽为深棕灰色至棕色,外部初级飞羽为灰棕色,内部初级飞羽部分为白色,次级飞羽大部分为白色,形成宽阔的白色翼条,在翅膀上可见机翼展开。
喙通常是黑色的,但颜色可能会有所不同,特别是在杂交时。虹膜为深红色或深棕色。带有叶状蹼的灰色腿位于身体的后方。两性二态性非常弱:雌性看起来比雄性稍小,颜色也稍差一些。不可能与其他种类的鸊鷉混淆。
描述了两个亚种:指名亚种的下颏、脸部和脸颊呈浅灰色,与深色的头冠和前额形成鲜明对比,而纳瓦西亚种的整个头部都是黑色的。纳瓦西亚种(仅发现于智利南部)的个体也比指名名亚种的个体更大。在杂交羽毛中,大鸊鷉的羽毛颜色较浅:面部呈浅灰色,胸部和下体呈白色,羽冠几乎难以察觉,同时与冠一样几乎保持黑色,颈部的红色较不广泛,喙颜色浅。
亚成鸟在杂交羽毛方面与成鸟相似,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保留了雏鸟的条纹头部,并具有浅黄色的侧翼。
主要栖息于开放式水域,在低海拔湖泊和森林所环绕的河流,以及河口沼泽活动。繁殖期会流连于大型湖泊和周边有茂密植被的区域。繁殖季节外,大多数大鸊鷉会移动到河口和海湾,平时通常在公海上活动。非繁殖期鸟类全年沿海岸居住。
常集成三五只或十余只的小群。善游泳和潜水,在陆地上亦能行走,但行动迟缓而笨拙。飞行力弱,在水面起飞时需要在水面涉水助跑一段距离才能飞起,在陆地上则根本不能起飞。飞行距离短而且飞得不高。飞行时头颈向前伸直,脚拖于尾后,两翅鼓动较快。性活跃,活动时频频潜水取食,休息时常一动不动地漂浮于水面,遇人则游入水草丛中或潜入水下隐藏,不时又在附近露出水面。
通常白天活动觅食,捕食方式通过潜水追捕。食物主要为各种小型鱼类,会和鸬鹚发生争抢。也吃虾、甲壳类、软体动物,沿着海岸生活,冬季期间食物近一半是海蟹。
繁殖地:乌拉圭;
留鸟:阿根廷、巴西、智利、福克兰群岛(马尔维纳斯群岛)、巴拉圭、秘鲁、南乔治亚和南桑威奇群岛;
游荡:西班牙。
繁殖期9-10月。第二年的1月和2月可能会孵第二窝。营巢于有水生植物的湖泊和水塘岸边浅水处水草丛中。巢属浮巢,通常咬断芦苇作巢基,置巢于芦苇丛间,漂浮于水面上,能随水的涨落而起落。巢呈圆台状,上窄下宽。巢全由芦苇和水草构成,内垫以苔藓或无任何内垫物。水面露出部分为6.0-10.0厘米。每窝产卵3-5枚,有时6枚甚至更多。卵刚产出时为白色或灰白色,随后变为污白色或污褐色。雌雄鸟轮流孵卵,离巢时亲鸟用巢边的水草将卵盖住。孵化期19-24天,亦有报告为23-28天。雏鸟早成性,孵出后的第2天即能下水游泳。亲鸟常把雏鸟放置背上,受惊潜水则把它们挟在翅膀底下。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6年10月1日——无危(LC)。
大鸊鷉目前没有受到威胁,它在其分布范围内分布广泛且常见。总数量估计约为50,000只,但可能还有更多。在秘鲁(地理上孤立的种群),该物种在当地很常见。大鸊鷉的栖息地仍然几乎没有改变,特别是在该地区的最南端,这是该物种的财富。
趋势解释:虽然有些种群的趋势未知,但总体种群趋势稳定(湿地国际,200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