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麦虫

更新时间:2024-10-22 21:35

大麦虫(学名:Zophobas atratus)是拟步甲科、粉甲属昆虫,因是吃晒干的麦糠长大而得名。又称大黑甲。成虫刚刚蜕皮出来壳为乳白色,头橘色,甲壳很薄,1-2天后背部变为黑褐色,腹部黄褐色,椭圆形,长约25-30毫米,宽约8毫米。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足3对。

动物学史

大麦虫是由法布里休斯最早记录并描述的,将其命名为Tenebrio atratus,后来建立Zophobas属,将大麦虫作为模式种纳入该属。

形态特征

外部形态

卵:大麦虫的卵为长圆形,乳白色,长约1.5-2毫米,宽0.6毫米。卵外表为卵壳,卵壳薄而软,极易受损伤。外被有黏液,可黏附一层虫粪和饲料,起到保护作用。卵期7-10天。

幼虫:大麦虫虫体大,幼虫一般体长40-60毫米,宽约5-6毫米,单条虫重1.3-1.5克,呈圆筒形。其体壁较硬,黄褐色,有光泽,有13节,各节连接处有黄褐色环纹,腹面黄色。

蛹:当大麦虫幼虫准备化蛹时,会爬到培养物表面,在经过几天的蛹前期后才能化蛹。初化蛹时虫体长20-30毫米,宽7毫米左右,呈乳白色,体壁较软,时间长后逐渐变为淡黄色,体表也变得坚硬。

成虫:大麦虫成虫阶段为大麦虫的繁殖期。成虫刚刚蜕皮出来壳为乳白色,头橘色,甲壳很薄,1-2天后背部变为黑褐色,腹部黄褐色,椭圆形,长约25-30毫米,宽约8毫米。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足3对。

内部结构

大麦虫的内部生理系统包括消化系统、生殖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体壁系统、内分泌系统等,其中与养殖生产直接相关的为消化系统和生殖系统。

大麦虫成虫的消化道结构不同于幼虫。成虫的中肠部分较发达,质地较硬,但是消化道相对较短一些。幼虫的消化道不仅平直而且较长,而且直肠较粗,壁厚质硬,马氏管一般有6条,同时由于幼虫不像成虫的生殖系统那样具有腹腔空间,因此幼虫的肠管较发达。

大麦虫的生殖系统位于腹腔内,结构比较复杂,其主要功能是产生生殖细胞。生殖系统分为内外两部分,即外生殖器和内部生殖系统,前者主要由腹部末端的几个体节和附肢组成,内生殖系统主要包含生殖腺和附属腺。

在雄虫体内,由于管状附腺与豆状附腺较发达,因此睾丸内有许多精珠,约30-60个,可多次交配。交配时睾丸中的精珠和附腺排出的产物一同从射精管排出。雄虫一般羽化5天后生殖系统就已非常发达活跃。在活体解剖时发现,雄性管状附腺不断伸缩,并向射精管输送液体,究其原因可能是管状附腺与豆状附腺在雌雄虫体交配时有助于雄虫射精和输送精液。

羽化后的雌成虫卵巢整体纤细,卵粒小而均匀,卵子不成熟。此时的受精囊腺体具有展开不收缩的特征,这是因为卵巢是在羽化后逐渐发育成熟的。大麦虫羽化5天后,卵巢发生显著变化,在卵巢中长大的卵进入两个侧输卵管中,此时的卵仍尚未成熟,受精囊格外粗壮,附腺不仅粗壮且有收缩功能。20天后,由于到了产卵盛期,会出现输卵管两侧因成熟卵积累而导致两侧输卵管变为圆形的情况,此时应该在加强营养的同时护理得当,端部卵巢小卵便会不断分裂出新卵,端部会出现端丝,进而有望增加更多的卵。

栖息环境

大麦虫主要生活在洞穴中。

分布范围

大麦虫主要分布于中、南美洲,西印度群岛等地。中国从东南亚国家引进,世界各地也都有养殖。

生活习性

幼虫习性

大麦虫具有比黄粉虫更强的互相残伤取食的习性,正在化蛹幼虫和正在蜕皮的幼虫一样常受到同类伤害,幼虫有时也会把蛹咬伤,使大麦虫放弃化蛹,长期以幼虫的状态存活而不能脱皮变蛹产卵。要化蛹的幼虫不爱活动,蜷缩,皮肤光泽度差。蛹只能靠扭动腹部运动,不能爬行。

成虫习性

群居性和自相残杀习性:大麦虫喜群居,适于高密度饲养。但大麦虫更具有自相残杀习性,自相残杀习性是指成虫吃卵、咬食幼虫和蛹,高龄幼虫咬食低龄幼虫或蛹的现象。自残影响产虫量,此现象多发生于饲养密度过高,特别是成虫和幼虫不同龄期混养更为严重。成虫爬行速度快。

负趋光性:大麦虫长期适应黑暗环境存活,喜暗怕光,夜间活动较多。故大麦虫适合多层分盘饲养,以充分利用空间。

运动习性和食杂性:大麦虫成虫后不能飞行,靠爬行运动,极为活泼。成虫为食杂性,可食麦麸、玉米粉、南瓜、米饭和水果等食物。

大麦虫对温度的反应:大麦虫生命力强,并耐饥、耐渴。大麦虫喜欢群集,温度在13℃活动取食,其生长发育的最适温度为24-30℃,5℃以下和35℃以上可致死;空气相对湿度要求在60-75%较适宜。

生长繁殖

生长特性

大麦虫属全变态昆虫,一生要经历卵、幼虫、蛹、成虫4个虫态,整个生命周期为6个月,或更长。在幼虫生长过程中,体表颜色先呈白色。蜕第一次皮后变为黄褐色,以后每4-6天蜕皮1次,幼虫期共蜕皮6-10次。生长期为60天。幼虫从头开始蜕皮,蜕皮前活动开始减少,刚蜕皮的幼虫呈乳白色,十分脆弱。最易受攻击。成虫的寿命一般在140-180天。

繁殖方式

全年都可以生长繁殖,以卵—幼虫—蛹直至羽化为成虫的生育周期约为180天左右。大麦虫成虫具有生殖能力,繁殖期雌雄虫比例为1:1。成虫性成熟时体色变黑,雌性成虫体形比雄虫个体明显偏大。具有持续交配和产卵的习性。交配时。雄性个体爬丁雌性个体上,产卵管和受精管伸出,接触完成交配。雌虫交配2-3天后产卵,并可多次交配产卵,雌虫可连续产卵250-1000余粒。产卵期平均90-120天,产卵高峰为羽化后10-30天。饲料质量对产卵量影响较大。在30℃下成虫产卵最多,每只成虫最高可以产卵1000粒左右,低于14℃很少交配产卵,低于10℃不交配产卵。孵化周期因温度条件不同会有很大变化,当温度25-30℃时,卵期8-12天,当温度19-22℃时,卵期15-20天,当温度15℃以下时,则卵很少孵化。

幼虫的繁育技术:幼虫生长期一般为120-180天,在适宜温、湿度条件下生长期为90-120天,平均生长期为100天,一般蜕皮10-15次。幼虫初期生长很快,2-3周可达5-10毫米长,4-5周便可达50-60毫米长。幼虫饲养前期以精料为主、青料为辅,后期以青料为主、精料为辅。未成龄幼虫要多喂青菜,这样对后期蛹和成虫的生长发育有利。有的老龄幼虫在蛹前期食欲表现较差,可加喂鱼粉,以促进化蛹时间一致。饲养过程中要根据虫体密度及生长速度及时分箱饲养,以免相互残杀。夏季气温高,空气干燥时,需少量多次投放菜叶、瓜果等,以保证饲养盆内的湿度。

蛹的繁育技术:大麦虫具有比黄粉虫更强的互相残伤取食的习性,因此需将化蛹的幼虫(不爱活动、蜷缩、皮肤光泽度差)挑出单独放在一个饲养盆中;也可将每个要化蛹的幼虫单独饲养,使之更快地化蛹。挑出的蛹可按不同日龄分别放在撒有1厘米厚粗麸皮的不同羽化箱里羽化,放蛹厚度以铺平1-2层为宜,过厚会引起蛹窒息死亡。放蛹后每天要检查,随时除去变黑、变红和软化的死蛹,以防止蛹感染病毒。蛹的羽化适宜温度为25-30℃,湿度为65%-75%。在20℃以上时,经过6-7天后就羽化为成虫,羽化过程中要及时挑除死虫、伤残虫和羽化皮。对羽化后的成虫,在虫体体色变成黑褐色之前,就要转到成虫产卵箱饲养。

成虫的繁育技术:成虫阶段为大麦虫的繁殖期,饲养成虫的目的是使其产大量的虫卵。雌、雄成虫的投放比例为1:1。成虫饲养密度为1000-1200只/平方米。成虫羽化后6-11天开始产卵,蛹羽化为成虫后两个月内是大麦虫产卵盛期,要注意加强营养和管理,每天喂养1-2次。先均匀撤上厚约1厘米的麸皮或混合饲料,再撒上拌有碎青菜的麦麸,以提供水分和补充维生素,随吃随放,保持新鲜,切忌过量,以免湿度过大、瓜菜腐烂、麸皮受潮霉变,致使成虫生病,降低产卵量。

卵的繁育技术:大麦虫卵主要利用产卵筛收集。在饲养盆上先放自纸,白纸上撒一薄层麸皮,再放置产卵筛。成虫有向下产卵的习性,产卵时产卵管穿过铁纱网孔,将卵产到纸上或纸与网间的饲料中。接卵纸一般每三天更换1次,产卵盛期或产卵适温季节最好每天更换1次,次序是先换接卵纸,再添加饲料。成虫产卵盛期后,部分雌成虫逐渐衰老死亡,剩余的雌成虫产卵量也显著下降,所以应适时淘汰,以免浪费饲料、人工和占用产卵盒。换接卵纸时,要将同一天收集的纸叠放在同一个幼虫盒(孵化箱)内,让卵自然孵化,7-10天即可全部孵出幼虫,然后将接卵纸逐一抽出抖掉幼虫,让其在孵化箱继续生长发育。

主要价值

科研材料

由于大麦虫容易饲养,许多学者利用大麦虫作为科研实验材料,用于生理生化的相关研究。例如幼虫和成虫在不同时期的运动机制,可研究神经元回路;利用钴镍填充神经元支配的背纵肌,研究成虫与幼虫的同源性;利用大麦虫和黄粉虫瞳孔机制的绝对灵敏度,研究深伪瞳红外反射测定;大麦虫的蛹和成虫的光感受器可用于感受器的研究,同时还有大麦虫的过敏反应、在寄生虫中的寄生情况、提取大麦虫的蛋白进行抗氧化的等研究。

营养饲料

大麦虫含有丰富的甲壳素和少量的虾红素,可作为名贵宠物的活饵料。大麦虫具有营养丰富、容易消化、适口性好等优点,是发展龟、林蛙、娃娃鱼、蜥蜴等特种动物养殖、宠物养殖的理想蛋白质饲料。

环保价值

大麦虫对薄、软、泡沫等塑料较为喜食,在环保方面有一定的价值作用。

其他作用

大麦虫幼虫的油脂有很高的质量,可用于研究和开发;在培养基中加入大麦虫可提高秀菇的产量;大麦虫由于体积大,营养丰富,也可作为人工繁育其他昆虫的主要替代寄主和生产天敌昆虫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