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庙

更新时间:2022-07-07 09:09

大黄庙位于安徽省阜阳市界首市大黄镇政府东一里许的大黄行政村,是一座建筑众多,而又规模宏大的庙宇

历史沿革

历史上大黄庙仅有一座黄飞虎庙,属于明三暗九间(外面看似三间,其实九间)。传说大黄庙这个地方葬有黄飞虎的尸身,而河南淮阳则埋葬有黄飞虎的头颅。为此大黄庙的会赶在农历三月十五,而河南淮阳的庙会则赶在农历二月十五。1998年大黄庙进行维修并扩建了另外的庙宇,其建庙资金全部来源于社会人士赞助,投资100多万元建了四座殿堂及东西廊房。当地百姓习惯称黄飞虎为五岳大帝,他们是把黄飞虎当成神来敬的。

建筑结构

大黄庙占地13亩,30多间房屋,庙内还辟有大黄公园,正在进行规划建设。大黄庙解放后被大黄小学使用,1998年才迁居他处。一进大门正中是东岳大帝之殿,供着黄飞虎神像,两边分别站着四大天王护驾。而东岳大帝之殿则是大黄庙最早的庙,上面雕刻的木雕还能见证着时光的久远。古老的木柱子已被重新粉刷,但从其裂开的木纹处还能依稀看到其沧桑,下面的石鼓已经磨损得非常光滑。除此之外,还有大殿屋子后面墙壁上的大砖,都是一尺多厚的方砖。屋子上面的彩色琉璃瓦还存在,带花纹的瓦当则寥寥无几。 大黄庙建筑按三层院落设计,最后一层院落,有一间很小的庙,供奉的是人祖像。还有一个很大的土堆,世代相传是人祖坟。在解放前坟墓高达10米,1958年平坟,将其挖成平地。人祖坟堆的二米多高土,都是祭祀的香客自发地用手一捧一捧堆出来的,丝毫没有用农具堆砌。

故事传说

传说大黄是武成王黄飞虎的诞生之地,商朝的镇国将军武成王黄飞虎,目睹商纣王荒淫无道,残害黎民,毅然反戈,投奔周武王姬发,被封为开国武成王。在讨伐商纣王的战斗中,不幸在渑池遇难。商王朝灭亡后,姜太公设坛为阵亡将士封神,特敕封黄飞虎为东岳泰山天齐仁圣大帝之职,总管天地人间吉凶祸福。并加敕一道封他为五岳之首,执掌幽冥地府一十八重地狱,凡一应生死转化人神仙鬼,俱从东岳勘对,方许施行。武王时黄龙坡就修建有八里皇城,商人云集,声名远扬。

东汉时刘秀遭难在此被困得到神灵救助,刘秀称帝后亲命大黄庙为东岳大帝之称。至唐玄宗开元十三年,玄宗加封黄飞虎为天齐王。宋真宗诏封为“东岳天齐仁圣王”,又被尊封为东岳大帝。明朝朱元璋为此重修大黄庙宇,大殿100余间,房内设施富丽堂皇,庙地100余亩,清朝嘉庆年间,又多次扩建复修,年久失修。

1995年《界首县志》记载:大黄庙,县城东北10公里,大黄乡大黄集中路北80米。原庙规模宏大,分东、西、中三院,前、中、后三门,其中有伏羲楼、神农楼、钟鼓楼、三关阁、祖师殿、关云长殿、岳武穆庙等共108间。另有金桥、银桥、卧虎桥、奈何桥及点兵台等。面积达3000平方米,有庙地480亩。每年农历三月廿六日,逢香火大会,会期达7天之久。香客来自河南、山东、江苏及本省内10余个县市,经营者云集而至,日达数万人。相传此庙始建于唐,元代重修,原有碑记,今已不存。据现存中殿大梁上文字记载,最后一次重修为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闰四月初二日。参加此次重修的总会首李符时,主持僧源绪。现仅存中殿三间,娃娃殿三间,建于台基之上,柱础粗大,柱上加梁枋、斗拱,庙顶覆盖五色琉璃瓦,金碧辉煌,光彩夺目。1985年10月23日,经界首县人民政府批准,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4年,大黄庙又被批准为界首市文保单位。1997年,成立大黄文物古庙修建管理委员会。1998年开始扩建大黄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