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庵正殿

更新时间:2021-08-03 12:57

天台庵,是1956年山西文物普查时发现的,它除了一座正殿,并没有其他建筑。当时的报告认为“有些地方近似南禅寺正殿,可能是一座筑”。对天台庵的定位因此是“年代待定,初步定为晚唐”。也有的书中写为“唐末天佑四年(公元907年)”,唐结束的那一年。在山西民间还听到另一种说法,说是在天台庵中曾发现墨书“唐末天佑四年”的字样,只是后来不了了之。

简介

天台庵是中国佛教创立最早的宗派“天台宗”的庵院。正殿是一座不大的佛殿,建筑在村中坛孤山上,四周青石砌岸,松柏为墙,距地平高8余米,坛东西宽15米,南北长26米,。天台庵原建制不详,现仅存正殿三间和唐碑一通。佛殿建在1米高的石台基上,广深各3间,面阔7.15米,进深7.12米,平面看去,近似一正方形。大殿单檐歇山顶,举折平缓,出檐深广,其翼角下四根粗大的擎檐柱均为后世所加。屋顶施灰筒瓦及硕大的琉璃鸱吻。此殿的琉璃脊饰当为金代所改,但仍保留古风。佛殿檐下四周设台明,正面明间台下安装踏跺,殿身四周为圆形木柱,柱间施阑额,不用普拍枋。殿身各柱柱头卷杀平缓优美,柱上施斗口跳斗栱,均用足材栱,跳头上施替木承托撩檐槫。壁内施两道单材柱头方,方间用小斗承托。柱头方表面柱头部位刻出泥道重栱,各面柱头铺作之慢栱栱身甚长,形制古朴。正立面明间正中施补间铺作一朵,亦为斗口跳,但用单材。山面及北立面明间无斗口跳,仅于上层柱头方上隐刻一斗三升斗栱。转角铺作45°斜向出跳用足材栱,正方向上的出跳均用单材。

殿身结构

为典型的四架椽屋,通檐用二柱。现存的几根直抵于四椽栿下之柱均为后世所补加。明间前后檐平槫下施襻间。平梁上施驼峰加蜀柱承托横栱,栱上施替木承托脊槫。山面斗栱柱头铺作里转出一跳华栱承托箚牵。角部用45°递角梁。殿内梁架及斗栱上保留有简单的清式彩绘,山花壁内尚有部分清代壁画残迹。天台庵大殿规模不大,但结构简练,相交严实,没有繁杂装饰之感,这体现了唐代建筑的特点,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