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1-23 17:50
天宇盗龙是一种小型的兽脚类恐龙,属于驰龙类中的小盗龙类。其化石发现于中国的辽宁地区,生存时代为早白垩世。该属下目前仅有一种,即模式种奥氏天宇盗龙。与其它小盗龙不同的地方在于,天宇盗龙拥有较短的前肢,且具有较小的叉骨。
天宇盗龙的属名意为来自天宇博物馆的盗贼。种名则是纪念美国著名古生物学家约翰.奥斯特罗姆。奥斯特罗姆生前研究并命名了恐爪龙,并重新研究了始祖鸟,他的工作使得本已被否定的鸟类恐龙起源学说得以复兴,并改变了恐龙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由臃肿的大蜥蜴变为灵动温血动物。
天宇盗龙目前仅有一件标本,即正型标本STM1-3,是一件几乎完整的关联骨架,目前存放在山东天宇自然博物馆中。
天宇盗龙的正型标本是一件亚成年的的个体,其荐椎部分未完全愈合,跟骨和距骨的复合体也和胫骨处于关联的状态。正型标本的身体周围没有任何的软组织保存。天宇盗龙的头骨较大,长度大于股骨的长度。上颌骨的前外侧面有一些非常浅的切迹,比较粗糙。粗糙的上颌骨前外侧面也见于其它的辽宁的驰龙类。眶前窝的前缘和腹缘不具有锋利的边缘,这一点与其它辽宁的驰龙类不同,但是与其它地区的驰龙类相似。上颌骨的前颌孔明显的扩大,与上颌孔的大小接近。这一特征与其它辽宁的驰龙类,基干伤齿龙类,基干鸟翼类非常相似。上颌孔的位置相对于前颌孔更靠近背面。上颌骨的升突较为发育,且升突的后端较强壮,延伸程度超过了眶前窗的前边缘。外鼻孔前后向延长,背腹向压缩。与其它辽宁发现的驰龙类一样,眶后骨的额骨突在基部有一个较明显的收缩,而在远端有一个膨大。牙齿较为短粗。牙齿的近中脊和远中脊部分具有明显的锯齿。近中脊的锯齿密度显著高于远中脊的锯齿密度。
颈椎椎体的长度与背椎椎体的类似。前部颈椎神经棘的后缘明显较椎体的后缘更靠后。后部背椎的神经脊位于椎体背面的后半部分,其后缘明显较椎体间关节更为靠后。尾巴较长,长度约为股骨的4.8倍,与其它辽宁发现的驰龙类类似。尾巴共保存了25节尾椎,估计有三节缺失。中段尾椎椎体的长度是背椎椎体长度的2倍。胸骨比较短粗,前后向长度约为内外侧宽度的两倍。剑突较小,略呈三角形。叉骨相比于其它驰龙类要更小一些,长度只有股骨长度的5分之1,宽度约为肩胛骨宽度的3分之1。夹角约为110度。
肩胛骨与乌喙骨没有愈合。乌喙骨具有一个发达的外侧结节。前肢相比于后肢非常纤细,其长度只有后置长度的一半。这一点与多数驰龙类非常不一样,它们的前肢长度约为后肢长度的70%。天宇盗龙的肱骨长度约为股骨长度的65%。肱骨的三角肌脊较短。尺骨比肱骨要细很多,鹰嘴突不甚发达。桡骨的长度不到股骨长度的一半。手部的长度大于肱骨,但是小于股骨的长度。
肠骨的长度接近于股骨的75%,与其它发现于辽宁的驰龙类相似。肠骨的前边缘具有一个凹陷,且前背侧角有一个前突。与其它辽宁发现的驰龙类相比,天宇盗龙的肠骨前髋臼突比它们的长,大概占了肠骨总长度的63%,其它辽宁驰龙类的前髋臼突的长度约占肠骨总长度的50%。肠骨后髋臼突的后背侧角略向腹面弯曲,但程度不及其它在辽宁地区发现的驰龙类。耻骨的比较直,在其骨干的中段缺少一个明显的外侧膨大。坐骨的长度明显短于耻骨长度。坐骨的后缘具有明显的凹陷,且在远端具有明显的后突。
股骨具有一个由小转子和大转子愈合而成的转子脊。胫骨的长度是股骨长度的1.35倍。跖骨的长度是股骨长度的70%,第三跖骨的近端略微有些内外侧向压扁。
系统发育分析支持天宇盗龙属于驰龙类中的小盗龙类。然而,由于天宇盗龙化石的周围没有任何的表皮衍生物的保存,所以目前不是很确定天宇盗龙是否像小盗龙一样具有跖骨羽。
与其它小盗龙类相比,天宇盗龙的前肢更加短小,后肢较长且比前肢粗壮。这一结果说明天宇盗龙的前肢和无法像其它小盗龙类一样用于飞行或滑翔。其它特征诸如内外侧向加宽的乌喙骨,以及很小的叉骨。值得注意的是,前肢大幅度缩短在属于半鸟盗龙类的南方盗龙中也出现过。这就说明这一特征在驰龙类中多次出现过。在早白垩世的热河生物群中同时发现了前肢较长,具有一定滑行能力的小盗龙,和前肢较短,体型略大的天宇盗龙,说明在驰龙类早期的演化过程中就已经具备了极大的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