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7-18 16:47
天山马鹿(学名:Cervus elaphus songaricus),是产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天山山脉的马鹿亚种,野生天山马鹿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在北天山深山丛林中自然繁殖的种群已不足1万只。经家养驯化后的天山马鹿,主产于新疆的昭苏、特克斯和察布查尔等地,数量多而高产,当地称为“青皮马鹿”。也产于哈密地区的伊吾、巴里坤草原和木垒等地,俗称“黄眼鹿”。具有性情温顺,耐粗饲料,抗病力、繁殖能力及适应性强,产茸量高等特点。
天山马鹿体型较大,成年公鹿体高130~140厘米,体长130~150厘米,体重240~330千克。母鹿体高115~130厘米,体长120~140厘米,体重160~200千克。天山马鹿体粗壮,头大额宽,四肢强健。夏毛呈深灰色,臀斑呈棱状,白色或浅黄色。冬毛呈浅灰褐色,颈部有长而粗密的俄毛和髯毛,头、颈和四肢的被毛呈深灰色,眼圈呈浅黄色。茸毛呈灰黑色或灰白色。天山马鹿成角多为7~8个杈,茸角的主干寸眉枝、嘴头粗长,常见到一些铲形或掌状的四权茸。
野生天山马鹿栖息于海拔1500~3800米的高山草原地带。按季节、昼夜变化特点进行采食。从2月末起转到解冻的山南坡,采食那里已长出的嫩草,春秋季节频繁到咸水湖或盐碱滩活动。春夏季节由于高山至谷地之间不同高度的斜坡上长有各种各样繁茂的植物,马鹿常表现出明显的昼夜性迁移。
夏季马鹿从清晨至上午9~10 时和傍晚18 时以后觅食,一直采食到黑夜降临。长茸公鹿在蚊嵘侵袭时期,常迁移到高山上的林缘地带,约在8 月中旬,茸开始骨化和蚊檬逐渐减少时返回到较低处。在秋季发情期间常分散成小群觅食、择偶。冬季可采食灌木丛的枝叶、树上的苔醉和深雪下的植物。生后的仔鹿,头几天卧藏起来,然后跟随母鹿活动,到翌年春天离乳。此时,母鹿离弃公仔鹿,而母仔鹿则继续跟随母鹿很长时间。经驯养的天山马鹿性情温驯,不过在配种期也会因发情争偶尔殴斗,也攻击人。驯养的母鹿喜欢剥食树皮。夏秋季节公母鹿均喜欢扒水或进行水浴、泥浴。
野生天山马鹿主要分布在在北天山深山丛林中。
经人工饲养驯化后的天山马鹿,中心产区位于新疆的巴音布鲁克大草原,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直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伊宁市、伊宁县,另在昭苏、特克斯、巩留等县有少量的分布。
母鹿和公鹿性成熟年龄尾18±5月龄和36±2月龄;母鹿初配年龄为24±6月龄,公鹿的初配年龄为36~48月龄;种公鹿种用年限7~8年;种母鹿种用年限6~8年;配种方式可自然交配,也可进行人工授精。发情季节为每年秋季的9~11月;发情周期为8~21天;怀孕期240~248天;胎产仔数1年1胎,1胎1仔;仔鹿出生重公11.25+2.5kg,母:9.9+1.5 kg;仔鹿断乳重55+5.5kg;仔鹿死亡率:15%左右。
一般到28 个月龄时性成熟。引种到东北的天山马鹿,其繁殖成活率为50 %~60 % ,比原产地高20 % , 偶有双胎。在良好的驯化、饲养管理和气候条件下,其繁殖力很强,生产利用年限很长。
野生天山马鹿在北天山深山丛林中自然繁殖的种群已不足1万只。
驯养的天山马鹿分布于全国5个省(自治区)以上,以北疆为最多,数量达10000只。此外,东北地区以辽宁省为最多。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 3.1 2008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低危(LC)。
中国国家二类保护动物
天山马鹿的产茸性能好,产茸佳期为4~14 锯(锯等于周岁减1 )。产茸量(均已鲜重计算)平均为:初角茸1kg/付左右,最高达2.5 kg /付;头锯茸3 kg /付左右,最高达5 kg /付;5锯以上达8 kg /付以上;8锯时达到产茸高峰,最高达24.8 kg /付。1 一10 锯天山马鹿的锯三权鲜茸平均单产5 . 3 千克左右。有相当一部分壮龄鹿能生产鲜重12 . 5 一16 . 5 千克的四权茸和3 . 0 一5 . 5 千克的三权型再生茸。当前,中国·伊春桃山兴林鹿场饲养的02-7号天山马鹿于2011年7月6日单产鲜鹿茸32.7千克,是世界上同龄单产鲜鹿茸最重的天山马鹿。
成年或18月龄公鹿和母鹿屠宰前空腹体重分别为157.6 公斤和55.2公斤;胴体重分别为61.5公斤和60.4公斤;屠宰率分别为54.89%和51.22%;净肉率分别为39.02%和38.91%;骨肉比为公鹿1:3.19,母鹿1:3.18;眼肌面积:公鹿49.8c㎡,母鹿48 c㎡。
由于天山马鹿性情温驯,耐粗饲,适应性和抗病力强,茸的枝头大,肥嫩上冲,产茸量高,繁殖力强,经济效益好,所以,无论建立高产纯繁育种群,还是用天山马鹿改良东北马鹿(东天杂交一代(Fl )) ,甚至和东北梅花鹿进行种间杂交,其杂种优势率均很高。继续进行级进杂交,再在杂交二代(几)和杂交三代(几)之间进行横交,最后可育成新的类型或品种,具有很高的种用价值。
伊犁的天山马鹿,体格大、生产性能高,耐粗饲,抗病力强,易于驯养,是一种经济价值高,很有发展前途的经济动物。并且驯养历史长,在当地农牧民中已积累了丰富的养鹿经验。驯养数量已初具规模,而且鹿茸质量在新疆马鹿中可以说首屈一指。只要降低生产成本,在国内外市场上打开销路,天山马鹿的发展,是有广阔前途的。
驯养的新疆马鹿,仍具有一定野生特性,其生产性能,必然受野生品种某些特性的局限。因此,对马鹿的驯养,应当积极进行以提高鹿茸产量、质量与繁殖性能为目标的育种工作。通过定向培育,加速优良品种的形成,促进马鹿饲养业的发展。新疆的野生马鹿资源丰富,为了有效保护资源与促进驯化,对野生马鹿资源,应全面贯彻护、养、猎并举的方针,做到既有效保护资源,又合理利用资源。对新疆马鹿饲养业的发展,应摆脱对野生资源的依赖,坚持自繁自养为主,并应在一些主要产区创办大型鹿场。建立技术培训、育种改良、疫病防治、产品加工与提供种源的中心。加强对周围分散场点及个体户养鹿的管理与指导,以加速新疆马鹿品种的提高,促进养鹿业的发展。
2002年8月,伊犁州质量技术监督局在察布查尔县召开“天山马鹿种鹿”自治区地方标准审定会议。经过专家们的认真讨论,“天山马鹿种鹿”自治区地方标准以及“天山马鹿饲养管理规范”、“天山马鹿繁殖技术规程”二项察布查尔县农业地方标准一致通过审定。
该标准从马鹿外貌特征、体长体重、生产性能三个方面进行综合评定,是比较科学的,数据来源可靠,指标设置合理,可操作性较强。对天山马鹿产业的健康发展将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尤其是对种鹿鉴定提供了科学依据,将有利于天山马鹿向高产、优质、高效、良种化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