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10-05 17:24
天庆观座落在广州市中山六路北侧,光孝路与海珠北路之间,修建于唐代,得名于宋代,为道教观庙。
天庆观座落在中山六路北侧,光孝路与海珠北路之间。观庙所在地唐时建有开元寺,宋时改为天庆观,元明时称玄妙观,清代又称元妙观。
唐朝是中国佛教最为盛行的时代。开元寺大约兴建于武后垂拱年间,那时全国大兴土木营造佛寺,广州、潮州、泉州等地均建有名为“开元”的佛寺。五代南汉时,曾于开元寺中建成一个七层的涂金千佛塔(此塔宋代迁至光孝寺,今称东铁塔,仍存),改称千佛寺。
北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开元寺被更为道教观庙,称天庆观。苏轼被贬岭南时(1099年)曾居留广州,于天庆观西庑掘成一井,得一石形状如龟,因称此井为龟泉,后世称此井为东坡井或苏井。1949年后于观中发现了一块石碑题有《广州重修天庆观记》,记载了当年三佛齐国(今印尼苏门答腊岛)商人集资捐款重修天庆观的经过。碑石立于元丰二年(1079年),当是重修竣工之时。据说当时观中建有山门、大殿、宝诏堂、保直堂、北极殿、斋厅、三清殿、御书阁以及钟楼等,规模宏大,冠盖省内外。
元代元贞二年(1296年)易名玄妙观。明代重修,保留元代名称,观中添建众妙堂、方公祠及苏公(苏东坡)像。方公祠所供祀的可能是后于苏东坡南来的方大琮。清黄佛颐《广州城坊志》曾称经略使方大琮疏浚苏井,护以定林寺铁栏。“苏井”在时当本非名井,因苏东坡文名而噪,当时的羊城八景中就有“琪琳苏井”一景。所谓“琪琳”是指山门树有历代名人题咏及重修观庙碑刻。
清康熙年间(1662-1721年),玄妙观又更名元妙观,作为道观一直保留到清末。民国初年,这里曾被辟为儿童乐园,后易为市场。1949年后一直为越秀肉菜市场占用,一部分则为祝寿路小学课室。苏井在“文化大革命”中被填覆,旧迹今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