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市博物馆

更新时间:2024-06-25 13:27

天水市博物馆,位于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伏羲路110号,占地面积3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8361平方米,为国家一级博物馆

历史沿革

1958年,天水地区博物馆成立。

1962年,天水地区博物馆撤销。

1979年11月,天水地区博物馆复建。

1985年9月,天水地区博物馆改名天水市博物馆。

1986年,天水市博物馆由天水城隍庙搬迁至天水伏羲庙并正式对外开放。

2003年8月,天水市博物馆网站(原名伏羲庙官方文化网)开通。

2008年,天水市博物馆修建了历史文物陈列馆。

2016年,天水市博物馆成为国家一级博物馆

2021年1月5日,天水市博物馆新馆项目开工。

建筑布局

天水市博物馆,占地面积3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8361平方米,有基本陈列9个,临展厅2个,还有一座高清数字影院。

天水市博物馆新馆位于秦州区金家庄片区,总投资3.8亿元,占地23.4亩,总建筑面积3.59万平方米,是集展览、教育、旅游、文创、商业、研究、会议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博物馆。

展出内容

基本陈列(9个):走进天水——序厅、文化天水——通史陈列厅、翰墨集萃——天水名人书法厅、地杰人灵——天水历史名人厅、甄陶天工——馆藏彩陶陈列厅、范金琢玉——馆藏瓷器陈列厅、铜华泛美——馆藏青铜器陈列厅、丝路瑰宝——隋代贴金彩绘围屏石榻特展厅、至孝天堂——宋墓搬迁复原展。

场馆特色

天水市博物馆承担天水市内历史文物、民俗文物的征集、保管修复、陈列展览、科学研究和天水伏羲庙天水民俗博物馆的保护维修与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以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太昊伏羲祭典”礼仪的保护与传承等多项工作任务。

馆藏文物

馆藏综述

天水博物馆馆藏有石器、陶器、瓷器、铜器、铁器、书画古籍、杂项、民俗文物、现代书画和古钱币等,共计31909余件,其中三级以上文物2048件,藏品以天水区域内的出土文物为主,以周边地区出土的较为珍贵的文物为补充。

部分展品

文化活动

文化建设

2016年10月,天水市博物馆开展双联行动“大走访、回头看”。

2017年5月26日,天水市博物馆走进天水市特殊教育学校开展社会教育活动。

2017年7月22日,天水市博物馆举行“走进博物馆,了解会飞的花”科普活动。

2018年5月8日,天水市博物馆在清水县开展公众教育活动。

2019年1月13日,天水市博物馆开展“春节序曲,浓情腊八”为主题的社教活动。

学术研究

天水市博物馆先后出版《人祖伏羲与宗庙》《历史的记忆—天水市博物馆基本陈列》《天水市博物馆志》《天水进士录》《人祖伏羲与宗庙》《古韵遗珍》《伏羲庙保护维修工程报告》等书籍。

荣誉表彰

2006年,天水市博物馆被国家文物局表彰为全国“郑振铎—王冶秋文物保护工作先进单位”。

2008年,天水市博物馆荣获“改革开放30年——中国最有价值的旅游品牌”称号,被评为甘肃省“爱国主义教育工作先进集体”。

2009年,天水市博物馆获得“中华旅游文化杰出贡献奖”“中华旅游文化品牌博物馆”称号。

2009年,天水市博物馆经国家文物局综合考核评估,荣列甘肃省首批四个国家二级博物馆行列。

2010年,天水市博物馆被甘肃省文物局表彰为甘肃省文化遗产保护先进单位。

2017年,天水市博物馆成为“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营地”。

2021年8月,天水市博物馆荣获“甘肃省事业单位脱贫攻坚记功集体”称号。

2021年10月,天水市博物馆的隋唐屏风石棺床保护修复项目被国家文物局评选为“2021全国优秀文物藏品修复项目”。

2021年12月,天水市博物馆成为天水市首批少先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

2022年1月9日消息,入选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的省级文明旅游示范单位名单。

2024年1月,被命名为第十一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

机构设置

内设机构:办公室、文物保管部、陈展宣传部、接待服务部、天水民俗博物馆、保卫科、文物保护修复中心、历史文化研究部、古建筑保护与园林部、太昊伏羲祭典保护传承中心、美术研究部、文化旅游部、文物考古研究所13个业务部室。

人员构成:有职工260人,其中正式职工99人。有馆长、书记1人,副馆长4人,部室主任(科级干部)19人。

参观信息

天水市博物馆座落于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伏羲路110号。

免费参观(当日凭有效证件领票,每天限时限量免费参观,17:00停止发票,团体参观需提前一天预约)。

每日8:40-17:30,星期一闭馆(国家法定节假日除外)。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