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大学化工学院

更新时间:2024-04-28 21:35

天津大学化工学院(Schoo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是天津大学下设的二级学院,是国家工科化学基础课程教学基地。

办学历史

学院溯源

1932年夏,南开大学化工系成立,另设有应用化学研究所。

抗日战争爆发后,南开大学化工系先迁重庆沙坪坝南渝中学,并作为长沙临时大学的一部分,学生在重庆大学借读。应用化学研究所则设在南渝中学内。一年后,化工系迁至昆明,成为西南联合大学化工系。

1947年,南开大学化工系迁返天津。

1937年,北洋大学迁到陕西,与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大学联合成立西安临时大学

1938年,改名为西北联合大学。7月西北联合大学与东北大学工学院以及私立焦作工学院等合并为西北工学院,设有土木、水利、矿冶、机械、航空、电机、化工、纺织等八个系。

1943年,在当时浙江英士大学工学院的基础上,设土木、机电、应化三系。

1946年春,北洋大学在天津复校,原北平大学工学院并入北洋大学,成为北洋大学北平部,其中有化工系,北洋大学设理、工两院,工学院设有化工系。夏以后,原在浙江的北洋工学院学生都复员来天津北洋大学

1951年,北洋大学与河北工学院合并成立天津大学。1952年院系调整,原两校化工系又与其它校化工系合并于七里台新校址。

1908年,高等工业学堂在建校初期,即设立应用化学科,后逐渐扩充。应用化学科设有制革、油脂(包括肥皂)、造纸、窑业和分析等课程。

1937年,全校内迁,后在西安与其它院校联合成立西北工学院。日本投降后于1946年复校。设有化工、机械、电机、水利、纺织五个系。每系招生80人。并成立附设专科学校,设相应的五个科。

1949年,唐山铁道学院化工系筹建。

1930年,燕京大学成立了制革实验室。

1933年,成立了陶瓷研究室。

1948年,开始招收学习化工的学生。

1950年,则正式成立化工系。

学院发展

1952年,天津大学化工系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开始在系内五个专业,无机物工学专业、硅酸盐工学专业、燃料化学工学专业、燃料和中间体专业、造纸专业。并从1953年11月先后聘请四位苏联专家来化工系,帮助进行教学改革,为学校教师讲授专业新课程,帮助修订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按教学计划的要求建立教学环节,创办实验室,培养两年制研究生,培养进修教师等。化工系分别在1953年和1955年毕业各170余人,总计340余人。1953年至文革期间共毕业研究生127人。

1956年,化工系又增设基本有机合成专业。

1957年,增设电化学专业,同年成都工学院原泸州分院造纸专业并入化工系造纸专业

1958年,增设高分子化学专业、化学工程专业。

1959年,设立金属物化专业,化工系一分为二,分成有机化工系和无机化工系,化工机械专业也从机械系调到无机化工系。次年,两系重新合并组成化工系。

1960年,造纸专业分出一部分到天津轻工学院(留下的部分在文革中1973年也并入天津轻工学院)。1954年到1958年间,化工系各专业累计毕业人数800余人;此外,1956年至1958年,天津大学化工系还招收了老干部特别班、老干部班和工农干部班三个班。

1971年,化工系开始招收工农兵学员,学制三年,至1976年为止,总共招收2055人。

1977年,全国正式恢复高校统一招生制度,化工系开始招收四年制本科生。次年,化工系复招研究生(文化大革命后第一批研究生),学制为两年半至三年。

1981年,化工系开始招收首批博士生(全国第一批博士生)。

1984年9月,天津大学与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联合成立了天津石油化工技术开发中心,11月,双方又联合成立石油化工学院。

1989年,核化工专业改为工业化学专业,并于1993年并入化学工程专业。

1993年,化工系设立生物化工专业。

1994年,开始建立“一碳化工重点实验室”。

1997年,天津大学化学工程系、化工研究所与应用化学系合并,组建了天津大学化工学院。

2001年,化学工程、生物化工、工业催化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

2003年,“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新增“环境化工”、“制药工程”两个博士点,在“生物学”和“轻工技术”一级学科新增“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发酵工程”两个硕士点,并成立了与南开大学共建的“分子科学与工程专业”。

2006年,化工过程与机械、化学工程、化学工艺、生物化工、工业催化学科被评为天津市重点学科。

2007年,化学工程、生物化工、工业催化国家二级重点学科顺利通过考核评估,化学工艺学科被增补为国家二级重点学科,化学工程与技术被认定为国家一级重点学科。

2009年,学院将精细化工和应用化工两个专业方向从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中独立出来成立应用化学(工)本科专业。

2010年,原农业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并入化工学院。

2014年,“天津化学化工协同创新中心”成为国家首批正式认定的14个“2011计划”国家级战略科研平台之一。

2017年9月,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化学工程与技术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

2020年1月,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与生物工程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2021年6月,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岛津合作实验室成立。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根据2021年9月学院官网信息显示,学院设有11个教学系,开设8个本科专业。

教学系:化学工程系、化学工艺系、催化科学与工程系、生物化工系、精细化工系、应用化学系、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过程装备与控制系、制药工程系、食品科学与工程系、分子科学与工程系

本科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生物工程、制药工程、分子科学与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精细化工、合成生物学

师资力量

根据2021年9月学院官网信息显示,学院有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教授124人,副教授132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8名,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8名。“973”首席科学家2名。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5名,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4名。国家百千万1、2层次人选7名,教育部新世纪、跨世纪优秀人才37名。有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天津市教学名师4人、国家级教学团队4个、天津市优秀教学团队4个。

专职院士:王静康(中国工程院院士)、邹竞(中国工程院院士)、余国琮(中国科学院院士)、元英进(中国科学院院士)

国家级教学名师:元英进等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刘昌俊、孙彦、元英进、马新宾、杨全红等

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孙彦等

国家万人计划科技领军人才:姜忠义、马新宾等

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入选者:姜忠义、马新宾、张金利、杨全红等

国家优秀教学团队:制药工艺学教学团队等

教学建设

根据2021年9月学院官网信息显示,学院有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专业3个,天津市品牌专业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示范区2个,国家级精品课程7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6门,天津市精品课程11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天津市优秀教学实验室3个,设有精馏工程中心、化工基础实验中心、化工过程与技术实验中心、应用化学(工)实验中心,学院是国家工科化学基础课程教学基地。

国家级特色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化学工程与工艺、生物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制药工程、分子科学与工程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专业:制药工程、生物工程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化学化工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化学化工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天津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生物与制药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天津市品牌专业:制药工程

根据2021年9月学院官网信息显示,学院近年来先后承担国家和省部级教改项目40余项,共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4项、二等奖8项,省部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4项、二等奖16项,出版国家级规划教材50余部。学生共获30余奖项,其中国际金奖2项,银奖1项,铜奖1项,国家级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

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制药工艺学、制药分离工程、药品生产质量管理工程

学科建设

根据2021年9月学院官网信息显示,学院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个,二级学科博士点8个,工程博士学位授权领域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个,二级学科硕士点14个,工程硕士学位授权领域3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1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5个,国家级“双一流”建设学科1个,省部级重点学科7个;在2017年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公布的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中,天津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排名第一。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化学工程与技术

一级学科博士点:化学工程与技术

二级学科博士点:化工过程机械、材料学、化学工程、化学工艺、生物化工、应用化学、工业催化等

工程博士学位授权领域:能源与环保

一级学科硕士点:化学工程与技术

二级学科硕士点: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化工过程机械、化学工程 、化学工艺、生物化工、应用化学、工业催化、合成生物、制药工程、能源化工、生物化学、食品科学等

工程硕士学位授权领域:化学工程、制药工程、生物工程

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化学工程与技术

国家二级重点学科:化学工程、生物化工、工业催化、化学工艺、精细化工

国家级“双一流”建设学科:化学工程与技术

省部级重点学科:化学工程与技术、化学工程、化学工艺、生物化工、工业催化、应用化学、化工机械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根据2021年9月学院官网信息显示,学院有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3个,国家研究推广中心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3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天津市重点实验室3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4个,国防创新团队1个,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8个,天津化学化工协同创新中心成为全国首批14个2011协同创新中心之一,设有化学工程研究所。

国家重点实验室:化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

国家工程实验室:多晶硅材料制备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精馏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工业结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发酵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国家研究推广中心:国家工业结晶技术研究推广中心、国家化工填料塔及塔内件技术研究推广中心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绿色合成与转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系统生物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先进燃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B类)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绿色精制过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教育部创新团队:生物加工过程分析与系统整合教育部创新团队、能源高效利用的化工反应分离集成技术研究教育部创新团队、蒸馏过程节能与强化关键技术及其应用研究教育部创新团队等

天津市重点实验室:天津市膜科学与海水淡化技术重点实验室、天津市应用催化科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天津市现代药物传递及功能高效化重点实验室

其他市级科研平台:天津市生物分子与制药工程重点实验室 、天津绿色化学化工实验室 、天津市医药结晶工程研究中心 、天津市功能化学品技术工程中心

其他科研平台: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岛津合作实验室、天津大学-昌邑城投潍坊氢能产业技术联合研究中心、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天大宝洁赛达创新科技研究院

科研成果

2014年-2017年,学院共发表SCI收录论文2945篇,其中一二区收录1844篇,IF≥10的原创性研究论文111篇(含合著),申请中国国内专利1160项,授权专利625项,获得国际专利24项,获批7+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3项,省部级科技一等奖12项,四年累计科研经费为8.6亿元,在《Science》发表论文2篇及合作论文3篇。

根据2021年9月学院官网信息显示,学院近五年,获得科技总经费达86665.77万元,合同经费共计106430.43万元,其中单项目合同经费过亿元的共2项,千万元以上项目13项;授权专利共566项,申请专利共1073项;发表SCI论文共计2070篇,其中一、二区论文共1033篇,三大化工期刊发表文章共186篇;发表EI论文共1972篇。学院共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

学术资源

化学工业与工程》主要栏目有“研究论文”“工程设计”“环境工程”“应用技术”“分析与测试方法”“化工生产安全”“专题讲座”及“技术信息”等。期刊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统计刊源;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万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CNKI、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化学化工文摘、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美国《化学文摘》(CA)、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波兰《哥白尼索引》(IC)、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Ulrich PD)、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JST)、俄罗斯《文摘杂志》Pж(AJ)等数据库收录。

合作交流

截至2017年12月,学院累计招收来自亚洲、非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45个国家和地区的148名留学生,与美国伯克利大学、密歇根大学、佐治亚理工学院、英国爱丁堡大学等国际高校、企业、科研院所签署了20余项校、院级国际合作协议,建立9个国际联合基地(中心),接收外籍博士后和交流交换进修海外学生近400人。

文化传统

自强不息、求实创新、团结奋进、追求卓越

根据2021年9月学院官网信息显示,学院举办新闻写作专题培训会、研究生全民健身接力赛、Origin软件培训讲座等活动。

所获荣誉

2022年,天津大学化工学院混合博士工程2班团支部入选天津市五四红旗团支部名单。

2022年11月,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入选2021-2025年第一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补充认定名单。

现任领导

地图信息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