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沽区

更新时间:2024-08-23 16:27

塘沽区,位于天津市东部,是天津滨海新区的中心区。地理坐标为北纬38°44′~39°13′,东经117°30′~117°46′。总面积859平方公里(2013年)。东濒渤海,西邻东丽津南区,南接大港区,北抵汉沽区宁河县。塘沽区级境内南北长50公里,东西宽25公里,拥有92.16公里长海岸线。地处中国北方黄金海岸的中部,毗邻首都北京,是华北、西北广大地区的出海口。

历史沿革

塘沽区地跨海河两岸,自成陆到解放前,南北两岸一直是划河分治,各属于不同的行政区域。

北宋末期,南岸地区属宋河北路沧州清池县;北岸地区属辽南京道析津府武清县

金代,隶属关系初沿宋制。

贞元元年(1155年),北岸地区属中都路大兴府香河县,大定十二年(1172年),改属宝坻县,南岸地区归属未变。

元代,南岸地区仍沿旧制。北岸地区属燕京路大兴府宝坻县;至元十一年(1274年),属大都路总管府宝坻县。

明永乐二年(1404),南岸地区属河间府沧州静海县;北岸地区属顺天府通州宝坻县。

清初,沿袭明制。雍正九年(1731),设天津府;南岸地区属天津府天津县,北岸地区属顺天府宁河县。光绪二十六年(1900),庚子之役爆发后,八国联军在天津设都统衙门,塘沽两岸地区受其统治一年余。次年《辛丑条约》签订后,各帝国主义国家在塘沽瓜分地盘,常驻其侵略军队。

1914年,南岸地区属津海道天津县;北岸地区属京兆特别区宁河县。1922年,塘沽设里公所。1928年,直隶省改称河北省,废道,南北两岸地区分属河北省天津县与河北省宁河县。1930年,塘沽设分公所。1935年,塘沽改设镇公所。北岸地区一度归伪冀东防共自治政府辖管。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塘沽沦为日军占领区,其南北两岸地区分属日伪政权天津县公署和宁河县公署。次年伪河北省公署成立,复设道,南北两岸地区分属伪津海道天津县与冀东道宁河县。1945年8月,日本投降,国民党政权统治塘沽。塘沽仍为镇,南北两岸地区仍分别隶属于河北省天津县和河北省宁河县。

1949年1月,塘沽地区解放,天津市将南北两岸地区合治,初称塘大区(塘沽、大沽),1952年改名塘沽区,直辖于天津市。

1952年2月,塘大区更名为塘沽区。

2009年,撤销天津市塘沽区、汉沽区大港区,设立天津市滨海新区。

行政区划

1950年5月,宁河县所属北窑、河头、中心桥、五十间房、义和庄5个村划入塘大区。

1950年12月,宁河县汉沽镇所属北塘、前后避风嘴、青坨庄、蛏头沽和天津县所属大梁子、南开、邓善沽、高沙岭、驴驹河划归塘大区。

1958年6月,宁河县所属中心庄乡(包括于庄子、刘庄子、善门口等村)及宁车沽乡的东、西、南、北4个村划归塘沽区。

1958年8月,南郊区所属葛沽镇和新城、小殷庄、大高庄3个乡划归塘沽区。

1963年2月,塘沽区所属葛沽人民公社及新城公社的马厂减河以西的村庄划归南郊区,马厂减河以东的新城、黄家圈、营房3个生产队仍由塘沽区管辖。

1987年7月,塘沽区所属蛏头沽村划归汉沽区。

截至2009年,塘沽区辖11个街道、1个镇,分别是:新村街道解放路街道三槐路街道新港街道向阳街道杭州道街道新河街道大沽街道北塘街道渤海石油街道胡家园街道新城镇

地理环境

地理位置

塘沽区,地处天津市东部,渤海湾西岸,位于北纬38°44'~39°13',东径117°30'~117°46'之间,东临渤海湾,西邻东郊区和南郊区,南接大港区,北邻汉沽区宁河县。南北长50公里,东西宽25公里,总面积859平方公里。

塘沽区级境内南北长50公里,东西宽25公里,拥有92.16公里长海岸线。地处中国北方黄金海岸的中部,毗邻首都北京,是华北、西北广大地区的出海口。

地质

地层

塘沽区本区属华北地层大区晋冀鲁豫地层区的华北平原分区,处在断陷及坳陷盆地内,沉积了巨厚的新生代堆积物,前新生代地层发育情况与区域地层基本相同。厚度大于5000m,其中古近系和新近系是本区油气资源和地下热水的主要生储层和储集层。第四系厚约280-410m,最厚约450m,是本区淡水资源的主要赋存层位。

地质构造

塘沽区区域构造处在华北地台的二级构造单元—华北断坳中,位于其三级构造单元—黄骅坳陷的北部,自北东至南西分别涉及宁河凸北塘凹陷、板桥凹陷和歧口凹陷四个4级构造单元。接近近黄骅坳陷的沉降中心。

地貌

天津塘沽区位于华北地区东部断陷盆地边缘,渤海盆地的西岸,处在黄骅坳陷中的北端。其地貌类型具有从海积冲积平原、海积平原到潮间带组成的比较完整的地貌分布带规律,也就是在第四纪初期构造坳陷基础上形成的报复型堆积平原。从距今4000年前开始,地球全新世大暖期度过顶峰,气温开始回落,海面逐渐下降至接近近代海面高度,在华北平原肆虐了两三千年的洪水结束,滨海地区渐次露出海面,在河流裹挟泥沙的推动下,逐渐淤积成陆地。根据地质和考古专家的研究成果,整个天津滨海地区陆地形成年代跨度约在5000年到700年之间。

气候

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塘沽区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并具有海洋性气候特点:冬季寒冷、少雪;春季干旱多风;夏季气温高、湿度大、降水集中;秋季秋高气爽、风和日丽。全年平均气温12.3℃,高温极值40.9℃,低温极值零下18.3℃。年平均降水量566.0毫米,降水随季节变化显著,冬、春季少,夏季集中。全年大风日数较多,8级以上大风日数57天。冬季多雾、夏季8-9月份容易发生风暴潮灾害。主要气象灾害有:大风、大雾、暴雨、风暴潮、扬沙暴等。

水文

拥有92.16公里长海岸线。陆域面积859平方公里,海域面积3000平方公里。

自然资源

塘沽区自然资源丰富。是世界主要的长芦盐产地,已探明石油地质储量19亿吨,天然气地质储量702亿立方米,滩涂面积188.66平方公里,其他可供利用的土地120平方公里。

人口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截止到2000年,塘沽区总人口数552610人。其中,男性人口数289378人,女性人口数263232人。总人口性别比为109.93:100。户籍人口数为466046人,少数民族人口比重为2.67%。非农业人口比重为74.91%。

交通

公路

实施京津塘高速公路津滨高速公路拓宽改造,丹拉高速、津塘公路已建成。开工的国道112线津宁高速、津港高速等项目。

铁路

津山线铁路经过塘沽站,办理普通列车以及京津城际列车的客运业务。津秦客专已于2013年开通运行。塘沽区的综合交通枢纽站于家堡站正在加紧建设中,该项目预计2015年完工,总投资约120亿元,作为京津城际延长线的终点站。

航空

天津滨海国际机场,1974年被确定为首都国际机场的备降机场。1996年10月,国务院将天津机场升格为“国际定期航班机场”,并更名“天津滨海国际机场”至现今名称。2009年旅客吞吐量达到578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6.8万吨。在其运营的国内外航空公司达20余家,其中基地航空公司有6家,有天津航空奥凯航空等。

截至2006年底,天津机场开通航线59条,通航城市48个,其中国内城市30个,国际城市17个。日本航空全日空大韩航空韩亚航空新加坡航空等航空公司均已开通了飞往天津的航线。

经济

综述

1998年,渔农村实现总收入22.04亿元,年均递增7.1%。乡镇企业1998年实现总收入19.4亿元,年均递增18.6%。

2004年,塘沽区属生产总值达到73.86亿元,同比2003年增长23.03%。工业总产值305亿元,同比2003年增长26.36%。塘沽区属农业总产值4.6亿元,同比2003年增长12.20%。塘沽区属外贸出口交货值2.4亿元,年同比2003年增长29.03%。财政收入10.18亿元。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92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578元。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比重分别为2.46%、34.02%、63.52%。

全区三资企业实现总产值44亿元,增长44.17%,占区属生产总值的59%。

2004年新批三资企业项目42个,其中外商独资企业28个,协议利用外资额1.26亿元,实际利用6千万元,同比2003年增长48.43%。实际利用内资额达到22亿元。

2007年塘沽区生产总值完成616.3亿元,同比2006年增长23.1%,生产总值完成144.1亿元,同比2006年增长20.7%。完成区级财政收入26.3亿,同比2006年增长36.3%。

第一、二、三产业比例为0.2︰74.7︰25.1。全区工业总产值达到700亿元。服务业经济比重超过25%。

塘沽区招投标交易中心启动运营,2007年共完成各类交易350余宗,成交额达到50亿元。对外开放步伐加大。外资到位额完成14733万美元,增长28.1%。内资实现到位额完成100.5亿元,增长62.8%。外贸出口完成46040万美元,增长20.7%。

2008年,塘沽区生产总值达到739亿元,同比2007年增长20%。财政收入达到32.8亿元,同比2008年增长25%。工业总产值达855亿元,同比2007年增长20%。利用内外资。外资贸易额1.91亿美元,同比2007年增长30%,内资到位额130.65亿元,同比2007年增长30%。外贸出口额5.3亿美元,同比2007年增长15%。

第一产业

塘沽区农业以城郊型为主,形成“沿海都市型”渔农业特色。2002年,塘沽区农业生产总值13.0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945元。是天津市水产品生产的重要基地。

2002年塘沽区水产品总量为2.1万吨,塘沽区重点发展海淡水养殖业,建成工厂化养殖车间6万平米,水产育苗总量达到10亿尾。塘沽区捕捞渔船510艘,年捕捞量上万吨。

塘沽区畜牧业发展迅速,有规模化养殖小区15个,2002年实现畜牧业产值4500万元。

第二产业

塘沽是中国北方近代工业的发祥地,除了治盐、化工、造船、石油等工业门类外。以电子工程、生物工程等为代表的高科技产业迅速崛起。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天津港保税区和国家级海洋高新技术开发区在天津乃至全国的经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塘沽区的渤海油田是中国最大的海洋石油生产基地,2009年年开采石油能力达2000万方。2010年产量达3000万方,成为继大庆、胜利之后全国第三大油田。

除制盐、化工、造船、石油等工业门类外,以电子工程、海洋生物工程等为代表的海洋高新技术产业正在迅速崛起。

国家级海洋高新开发区塘沽海洋高新技术开发区,1992年6月经天津市政府批准成立,起步区面积4.54平方公里。截止2003年底,海洋高新区已建成区达6平方公里;区域累计吸引协议外资额9.69亿美元,吸引内资注册资金41.78亿元人民币;共有1777家企业注册经营,其中外资企业463家。

第三产业

1998年,塘沽区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43.86亿元,占塘沽区生产总值的56.2%。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2亿元,年均递增7.4%。仓储运输业1998年总收入9.3亿元,公路货运量0.6亿吨。以海为主的旅游业初具规模,拥有海滨浴场、黄港度假区、大沽炮台、潮音寺等8处景观,年接待游客近200万人次,总收入1.87亿元。

塘沽区解放路商业街全长1350米,商业设施总建筑面积12.76万平方米。是塘沽区商贸中心区的标志性建筑,被誉为“塘沽金街”。

2002年,塘沽区建设了新洋市场步行街,20多家金融、保险机构和证券交易市场,可方便快捷地办理金融信贷、有价证券、股票买卖和各类保险业务。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截至到2013年,塘沽区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200所,全面完成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完成中小学校舍安全加固工程,义务教育学校全部通过现代化达标验收。成立了物流、机电等7个职教联盟。评为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地区、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和首批全国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区。

医疗卫生

开工建设了天津医科大学中新天津生态城医院、空港国际医院、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医疗设施,大港中医院、港口医院、塘沽安定医院等新建、改扩建项目投入使用。一批街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完成标准化建设。实施公立医院升级工程,第五中心医院通过“三甲”医院评审,泰达医院升为“三级”医院。成功引进高端民营医院和境外高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基层医疗机构基本药品零差率销售实现城乡全覆盖。建立人口服务管理中心。全面完成国家免费孕前优生检查试点任务和妇女儿童健康行动计划。

文化体育

截至到2013年,塘沽区新建和提升了一些文体中心。建成大沽口炮台遗址博物馆和大港冬枣博物馆。成功举办滨海国际艺术节、滨海国际作家写作营等品牌文化活动。完成第六届东亚运动会协办任务。

社会保障

截至到2013年底,塘沽区累计新增就业38.7万人,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4.4万人,帮扶9084名困难人员就业,村级劳动保障工作站实现全覆盖,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荣获全国创业先进城区称号。社会保障参保人数持续增长,职工和居民社会保险覆盖率居全市领先水平。城乡低保、重点优抚对象抚恤补助、特困补助、残疾人生活补助标准有较大提高。

累计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812.9万平方米,基本实现应保尽保。新开提升公交线路63条,更新节能环保车1221部,新建改造首末站16座。启动建设第一、第二、第三老年养护院和贻芳托老所,建成44个老年日间照料服务中心、68个老年日间照料服务站。新建7个街镇社区服务中心,建设和改造171个社区服务站。新建一批社区商业中心、菜市场、人行天桥和停车设施。

旅游景点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