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5-28 14:54
天聪通宝,中国古代钱币之一。清朝前身后金的钱币。由清朝太宗皇太极在后金皇太极天聪元年(公元1627年)始铸。明天启六年( 1626 )即努尔哈赤天命十一年,皇太极嗣位。次年改元天聪。天聪元年铸当十的满文“天聪汗钱”,完全仿天启大钱的形制。又铸汉文“天聪通宝”钱, 轮廓外圆,很完美。满洲崛起辽沈时, 为济饷糈而铸。
天聪通宝亦称“天聪通寳”。后金皇太极天聪年间(公元1627—1636 年)铸。钱体大如当十,面老满文,直译为“天聪汗之钱”;背老满文穿左记值作“十”,穿右记重“一两”,亦有穿上“十”,穿右“一两”者。径约四·四厘米,重约二十六克。属罕见品。《清史稿·食货志五》:“太祖初铸‘天命通寳’钱……天聪因之。”《清朝文献通考·钱币一》:“太宗文皇帝御极,改元天聪,亦铸钱二品:一为满文,一汉字,曰‘天聪通寳’,大小各如旧制。”满文,仿造明天启通宝大钱形制,折十,面文读法一次为左上右下,也有释做“天聪汗钱”的。背文左有“十”字,右有“一两”,皆满文。铸造量不大,传世不多,如今很难见到。
满文“天聪通宝”清朝时期直径4.9厘米“天聪通宝”是清早期货币之一。后金天命十一年(公元1626年),皇太极即汗位,改元天聪,命铸新币,曰“天聪通宝”。币以红铜铸造,分满文和汉文两种,清朝定都北京后,则改为一种,即满汉文合壁货币。皇太极去世后,“天聪通宝”即停止使用。
天聪汗钱铸于清太宗皇太极1627年在满州即帝位,改元天聪之时。钱径4.4厘米,重2.2克左右。天聪汗钱为老满文当十大钱。钱面文按左上下右序平钱各一品,很是少见,据传当时仅铸造了200余枚,目前市场价格估计已经上万。丁福保《历代古钱图说》中有小样当十钱记载,价值六元。余继明书载满文“天聪通宝”当十钱 五级 500—600元。华光普《中国古钱目录》三级 3500元,江波 、赵志著〈中国古钱币真伪鉴定〉一书有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