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龙山石窟

更新时间:2024-04-19 14:34

天龙山石窟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西南40千米处天龙山腰。始凿于北魏,其后东魏、北齐、隋、唐历代开凿,现存二十五窟,分列于东西两峰山崖间。

历史沿革

北魏末至东魏(528~546年),天龙山石窟第一期开凿,为东峰第2、3窟。

东魏元年至东魏八年(534~550年),大丞相高欢进据并州(太原市西南),辟为“别都”之时,在这里修筑避暑宫,并开凿石窟。东魏武定五年(547年),高欢去世之前,天龙山石窟有两个石窟已颇具规模。

北齐(550~577年),天龙山石窟第二期开凿,共三窟,即东峰第1窟,西峰第10、16窟。北齐乾明元年(560年),北齐孝昭帝高演就在天龙山石窟修建了天龙寺。

隋开皇元年至开皇四年之间(581~584年),天龙山石窟第8窟的开凿。隋开皇四年(584年),天龙山石窟第三期开凿。

唐代(673~704年),天龙山石窟第四期开凿,共十五窟。

民国十二年(1923年),在日本奸商的唆使下,天龙山石窟开始被大规模的盗凿。

民国十三年(1924年),天龙山石窟大部分洞窟的头像几乎已被盗凿一空,有的造像甚至整身被盗运到国外。

1970年代末到1980年中期,在原太原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下,文物工作者克服管理范围大、任务重、工作和生活条件差、交通不便等困难,整修了天龙山石窟区的道路和圣寿寺通往天龙山石窟的登山步道。

20世纪20年代初,天龙山石窟被盗严重,大部分洞窟的头像几乎被盗割殆尽,有的造像精品甚至整身被盗运到国外。

1920年,人为盗凿和战乱的破坏,也使天龙山洞窟和雕像的残损程度非常严重,其附属文物和周围环境几乎成为废墟。

1985年,太原市成立了太原市天龙山文物保管所,专门负责天龙山石窟的保护管理工作。

1985年到1987年,天龙山文物保管所经过前期调查,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恢复了天龙山第窟的保护性窟檐—漫山阁。

1990年至2003年,天龙山文物保管所继续做好文物保护基础工作和基础设施建设。

2021年2月11日晚,天龙山佛首回归,是第100件流失文物。

遗址特点

天龙山石窟自东而西排列,其中东峰分上下两层,上层四窟,下层八窟,第1窟面东;西峰十三窟,其中第11窟面东,第19、20窟面西,其余洞窟皆坐北朝南。天龙山石窟分四期开凿。

天龙山石窟有25个洞窟,因此天龙山石窟成了山西省著名的十大石窟之一。东峰第2、3窟,双窟,方形,覆斗顶,三壁三龛。窟门圆拱形,雕有八角形门柱,柱头上雕凤鸟,龛为圆拱形。东峰第1窟,西峰第10、16窟。窟形为前廊式,前廊三间,仿木结构,廊下雕有两根八角柱,柱下有覆莲柱础,柱头上置大额枋,枋上是一斗三升和人字形斗拱,窟门两侧二力士。东峰8窟有前廊后室,窟室中央有方形塔柱。在窟室三壁和塔柱四面开龛造像。西峰第9窟规模最大,分为上下两层,窟前明代建漫山阁,阁为三层,重檐歇山顶。

文化遗存

造像

东峰第八窟佛像面相略方,躯体秀润,衣饰略短,纹褶简洁。造像组合三壁三佛、四壁四佛,单铺一佛二弟子,一佛二弟子二胁侍菩萨胁侍立于完外低坛上。佛、菩萨、弟子皆面相方圆。

东峰第2、3窟造像多为坐姿,面相清瘦,身材修长,具有清秀飘逸的风格,强调线条的动感和韵律感。佛像面相清瘦,身材修长,着褒衣博带式大衣,纹为平直阶梯形。菩萨袒上身,下着百褶长裙,披巾于腹部穿环,或交叉于腹下。窟顶均为天幕式莲花藻井,四披原各雕一身飞天,飞天发髻作双结,上身挺直,下身着紧身裤,身下有祥云烘托。飞天均被盗凿,留下斑斑凿痕。世俗男性供养人,戴筒状纱质高笼冠,着交领博袖大袍,足穿云头履。

东峰第1窟,西峰第10、16窟造像均面相浑圆,身躯硕壮。佛像肉髻低平,面相浑圆,着双领下垂式或袒右式袈裟,单薄贴体,出现双阴线衣纹。北齐造像一改北魏、东魏时期秀骨清像的飘逸风格,注重于人物健壮肌体的结构造型。低坛前侧面浮雕二蹲狮奉博山炉、神王或伎乐,圆拱形完。造像组合为三壁三佛第窟为倚坐佛,第窟以释迎多宝为主尊,第窟为三坐佛,单铺一佛二立菩萨和一佛二弟子二立菩萨,均面相浑圆,身体硕壮。佛像肉髻低平,面相浑圆,着褒衣博带式或袒右式架装,腿部出现双阴线衣纹。菩萨头戴花冠,披巾沿身侧下垂,脸庞丰满,上身袒露,有的双肩垂挂缨路,下身着短裙,立于莲座之上。天王、力士均着菩萨装。

西峰第9窟现存上层为弥勒大佛,下层以十一面观音像居中,左右为文殊、普贤。造像面相丰颐,身材匀称,线条圆润。造像组合三壁三佛,左壁一般为倚坐佛,个别为三坐佛,单铺以一铺三尊、五尊为主。佛头多水波或旋涡纹发髻,面相浑圆丰满,宽肩细腰,着僧袄支,外着袒右式偏衫,或双领下垂式裂装,个别着通肩式裂装,裙摆覆于座前呈倒“山”字形,衣纹泥条式凸起。菩萨头束高髻,颈饰花形项圈,身材匀称。力士上身裸露,下着袍。后段出现边弧形尖拱完,造像头部与身体比例和谐,菩萨披巾婉转自如,尾端作鱼尾状,身姿作“S”形扭曲。

摩崖功德碑

磨崖功德碑位于天龙山东峰第8窟门外前廊左侧岩壁,高222厘米,宽76厘米,厚30厘米。碑首雕螭首,此碑首形制为隋唐时期多见。碑身部分为铭文。满刻20行,每行35字左右。碑座部分残损,不见龟趺。摩崖功德碑文内容大体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叙述佛教教义和北朝佛教发展,第二部分是造像缘起和颂辞,第三部分是功德主名单。

装饰

天龙山石窟在建筑装饰方面,也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北齐和隋唐石窟窟檐两侧均有束莲式圆柱和八角形柱,上承额仿,仿上为人字拱和一斗三升拱,反映出北齐和隋代木结构建筑的形制,折射出北朝时期中国建筑形式和艺术的统一,已达到了相当完美的结合。唐代石窟,窟檐两壁开凿舍利塔各一座,塔中部开完,各容佛像一铺,是唐代洞窟前廊多样化结构形式的实例。

研究价值

天龙山石窟保存的北朝、隋、唐建筑遗迹,提供了中国早期建筑的珍贵史料。天龙山石窟高超的雕造技法,尤其是圆雕造像,兼有印度佛像高雅、柔和的特点和中国传统雕刻所固有的清新韵律和线条,对中国佛教造像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保护措施

2001年6月25日,天龙山石窟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23年,天龙山石窟成功入选山西省首批32项文化记忆项。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天龙山石窟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西南40千米处天龙山腰。

交通路线

上海市——京沪高速——青银高速——京昆高速——天龙山石窟

北京市——京港澳高速——京昆高速——天龙山石窟

郑州市——晋新高速——二广高速——滨河西路——天龙山石窟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