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经济圈

更新时间:2023-11-27 07:12

太原经济圈以山西省太原市中心,以晋中市榆次太谷平遥祁县介休吕梁市的汾阳文水孝义交城阳泉市的郊区和盂县忻州市的原平定襄等县市区为核心圈,总面积大约为2.5万平方公里,在经济总量上占到山西省的40%左右,是带动全省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在承东启西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简介

范围:《加快太原城市群和经济圈发展研究》初稿将太原、晋中、吕梁阳泉忻州的24个市县纳入太原城市群和经济圈中。这24个市县包括:太原市10个县(市、区);晋中市榆次太谷祁县平遥介休;吕梁市交城文水汾阳孝义岚县;忻州市静乐

空间结构:

核心 ——发展以现代服务业为重点的第三产业。

内圈层——发展成为核心城市的工业生产区、都市农业区和都市功能外延区。

外圈层——作为煤焦产业的疏散地,承担经济圈“全国能源基地”的生产运输职能。

未来太原经济圈的地区生产总值将达到945亿元至975亿元,占山西省的近三分之一,人口总数超过800万。

“太原经济圈”本身是一个突破行政区划实现跨区域的联合体,但这种打破不是在完全意义上的打破,相反,太原市作为省会城市仍需要依托原有行政区划所形成的城市系统来构筑其紧密层、支柱体。“太原经济圈”战略核心是以太原为中心,通过产业园区化、基地化.增强城市整体经济实力,强化经济辐射带功能,构建南达榆次、平遥、介休、祁县,西至汾阳、文水、孝义、交城,东到阳泉、盂县,北联忻州、原平、定襄等市县区共同组成充满活力的经济圈,进而提升全省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带动全省经济增长极,发挥区域间承东启西的独特优势。

区位条件

它在区位上是连接东西的结合地。太原及周边地区,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是古代沟通中西商贸、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是晋商的发迹地和中心城市,这是太原经济圈发挥区位优势的历史见证。随着对外交通网络的大规模建设,太原经济圈在联结我国东西部地区,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的作用更为突出地表现出来。太原至石家庄,太原经大同至北京高速公路,汇入京津唐、京深高速公路网络体系。贯穿山西南北的大运高速公路从太原经过,北接内蒙古,南达陕西、河南,全长666公里,穿越全省8个地市和25个县市区。以南北同蒲线石太线为主干,由9条大铁路干线、13条主要支线和400多条专用线构成的山西省和太原经济圈对外铁路网络,分别与国家的铁路大动脉京包线、京广线、陇海线相衔接,通达全国各个城市。特别是正在建设的太原至北京高速铁路、太原至宁夏中卫(银川)铁路,是位于京包铁路以南、陇海铁路以北的一条东西向铁路干线。工程竣工后,太原东与环渤海经济圈,西到陕西和宁夏的空间距离明显缩短,西部地区到达华北主要城市的运输距离缩短100至500公里,从而将西部地区与环渤海经济圈、东北沿海地区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将使东部的科技、经济、文化等,通过太原经济圈承东启西,更好地辐射到中西部地区,这对于缩小东部和西部地区的差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经济发展

它是产业梯度转移的承接地。发挥承东启西的作用就是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促进中西部经济发展。太原经济圈以其产业基础、技术基础和人才基础,必将成为东部产业转移的承接地。太原作为国家老工业基地,国家“一五”时期投资的156项重点工程,有11项落户太原。以这些项目为基础,太原经济圈的制造业快速发展,制造业竞争力在黄河中游重点城市中名列前茅,并拥有一批大型制造企业,如太原重型机械集团公司是目前我国最大的大型起重机生产基地、最大的大型挖掘设备制造基地和最大的采煤机制造基地,太原钢铁集团公司已经成为世界规模最大的不锈钢企业。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团是全国最大的名白酒生产基地。同时,太原经济圈具有的技术力量,特别是煤炭能源领域的研发力量最为突出,现有13个能源领域的科技研发机构,2个国家级实验室,2个省级实验室,能源相关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有1万多人。另外,在长期的发展中,太原形成了一支具有丰富经验的产业工人队伍和熟悉冶金、化工、机械、煤炭开采加工的工程技术人员队伍,为承接东部制造业提供了人才支撑。 此外,镁业及其相关产业也是太原经济圈未来发展的重点方向,在08年4月举行了中国(太原)镁合金产业高端论坛上,太原市已经提出了打造“世界镁都”的战略目标,酝酿已久的《太原市镁(产)业发展规划(2008年-2020年)》也已通过专家论证,不久的将来世界将知道,太原不仅有煤,更有镁!

资源优势

它是能源、原材料的供给地。太原经济圈是全国重要的能源和原材料基地。省内煤炭总储量8710?2亿吨,占全国煤炭资源总储量的8?57%;保有储量2586亿吨,占全国保有储量的25?4%;煤炭生产量连续20多年占全国煤炭产量的25%左右,近两年进一步提高到30%,年出口量占到全国省际间煤炭净调出量的75%。同时,太原经济圈还是全国重要的新型材料生产基地,据初步估算,太原钢铁集团公司不锈钢产量可超过200万吨,太原富士康科技园区正在建设世界级镁铝合金制造中心。

交通枢纽

它是华北地区重要的物流集散地。太原经济圈地处山西中部,是华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太原火车站是同蒲、石太、京原等6条铁路干线的中枢,大运公路纵贯全市,太茅、石太等8条公路干线辐射全省内外。“大”字型高速公路网的形成更加便利了太原与全国各地的对外交通。经过本区域的高速公路有太旧高速、太长高速、大运高速、夏汾高速、太佳高速、汾邢高速等。2006年,全市铁路、公路货物运输量18713万吨,旅客运输量3419万人次。太原飞机场已经开通了50多条国际国内航线,2006年航空运输量达到28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了34%。在物流业快速发展的带动下,太原经济圈已经成为华北地区重要的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集散地。随着中国太原煤炭市场的建立运行和晋商银行的组建,将使太原经济圈集聚人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能力显著增强。介休站是同蒲、介西等铁路的中枢,是山西省县域城市第二大火车站,山西省内五个县级接算站之一(宁武站,原平站,榆次站,介休站和侯马站),山西省内最大的货运站,南同蒲沿线第三大客运站,华北地区最大的编组站之一。大运公路纵贯全市南北,与汾阳4线(汾介线,汾介二线,新汾介线,汾介高架)连接,是山西省中南部重要的交通枢纽。

文化底蕴

它是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的交融地。太原古称晋阳,是我国省会城市中少数几个建于春秋时期的古城。古晋阳城自公元前497年前由晋国正卿赵简子家臣董安于筑建。在2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太原逐渐形成了晋阳文化这一独特的地域文化,而太原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晋阳文化所独具的融合北方和中原两大区系的特殊文化特征,也决定了太原在历史和现代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具有的特殊作用。同时,太原经济圈特殊的区位优势,使其成为连接东部和中西部的纽带。

建设引导

特殊的区位优势、丰富的资源优势、突出的承接能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决定了太原经济圈在黄河中游经济区发展中特殊的地位和重要作用。太原经济圈必须紧紧围绕结构调整,发挥自身优势,使各方面潜力变为现实的影响力。

1、以加快构建太原经济圈为基础,提升拉动力。

太原经济圈自身的建设与发展是发挥引导功能的基础和起点。太原市作为太原经济圈的中心,必须进一步加大“三大基地、四个中心”的建设力度,提高太原市对圈内其他城市的吸引力和辐射力;按照统一规划、同城发展的原则,实现太原与晋中的同城化,形成全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强极化效应;合理布局产业,在忻州、吕梁、阳泉、晋中、朔州等市形成合理有序的产业分工,实现协同效应最大化;以中国(太原)国际煤炭与能源新产业博览会为契机,加快城市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高太原周边城市与太原的通勤率,强化太原与圈内城市间的经济联系;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增强太原对圈内城市和全省的服务能力;以太原为中心,在整合省内核心圈、相关圈城市力量的基础上,辐射河南、陕西、内蒙古、宁夏等周边省区的中小城市,形成全新的太原经济圈架构,提升对黄河中游经济区的拉动力。

2、以文化经济一体化为取向,扩大影响力。

要突出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提升作用。一方面要依托丰富的文化资源,以晋文化为核心,以文化精品生产为重点,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积极培育市场主体,做强做大文化产业,充分发挥文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加大对太原市集三晋文脉与现代气息于一体的特色文化名城建设力度,扩大太原经济圈的文化影响。另一方面要推动产业的转型升级,在经济发展中注入更多的文化内涵,提升物质产品的文化品位,大力发展企业文化、产业文化,推动文化与经济在产品和产业层面的统一,实现产业影响力与文化影响力的结合。

3、以发展新型工业为龙头,强化竞争力。

太原经济圈丰富的煤炭、原材料等资源是工业化中期阶段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黄河中游经济区发展的物质基础之一。太原经济圈要充分发挥和提升现有的能源原材料等传统产业的优势,抓住中国(太原)国际煤炭与能源新产业博览会和国家实施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有利时机,大力整合能源资源,推动煤炭产业规模化和深加工;以不锈钢深加工为核心,充分利用现代高新技术装备和改造传统产业,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建设和生态经济建设,全面提升传统产业的竞争力,实现传统产业新型化;以镁铝合金为中心,大力发展新型材料产业,促进新兴产业的崛起;以全面强化产业整体竞争力为目标,通过产业转移和技术辐射,重新安排圈内的产业布局,形成有序的新型工业结构,探索出一条资源型地区可持续发展的路子。

4、以适应东部加工制造业转移为着眼点,拓展承接力。

产业梯度转移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随着东部劳动力成本的提高,相关产业逐步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已经成为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太原经济圈承东启西的特殊比较优势和制造业基础必将成为承接东部加工制造业的前沿阵地。一方面要挖掘老工业基地的潜力,充分利用现有的制造业基础和科研基础,积极推动传统制造业的转型,提升现有产业的层次,实现与东部加工制造业的对接。另一方面要加强人力资源培训,夯实产业配套能力,不断提高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能力和水平。更重要的是,太原经济圈要积极创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尽可能地降低新兴产业发展的商务成本,全方位拓展产业承接能力,以产业承接引导黄河中游经济区发展。

5、以壮大物流业为突破,增强辐射力。

物流业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太原经济圈的优势产业。太原经济圈要以壮大物流业为突破,构建以太焦线、同蒲铁路和石太高速铁路、太中银铁路为纵横主轴线,连接秦皇岛、天津、青岛、黄骅等港口,深入西部的运输网络,形成集公路、铁路、航空为一体,贯穿东西的大物流体系。同时,积极培育各种现代物流企业,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重点引进一批国际知名的物流企业,带动本地物流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依托现有的优势产业和专业市场,建设一批大型物流园区;加快培育现代物流人才,为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奠定人才基础;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物流技术设施,建设覆盖全省的物流信息与管理监控体系,全面强化太原经济圈承东启西的辐射力。

6、以繁荣现代服务业为重点,加大驱动力。

服务业是现代社会的支柱产业,也是太原经济圈的软肋所在。太原经济圈要以建设现代商务中心、黄河中游区域物流中心、“华夏文明看山西”国际旅游中心和服务全国煤炭交易的金融中心为目标,以商业、餐饮、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业的崛起为基础,以商务、金融保险、教育培训、文化旅游、房地产、信息服务、文化产业等现代服务业的繁荣为重点,进一步完善相关地方行政法规,落实相关优惠政策,降低进入门槛,整合服务业资源,形成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有效机制,实现服务业与相关产业的协调发展,为太原经济圈发挥承东启西比较优势,促进黄河中游经济区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7、以催化创意产业为先导,提高创新力。

太原经济圈要以国家的有关政策和太原高新区文化创意园区的优惠政策为支撑,以建设创新型经济圈为目标,大力培育城市创新文化,为创意产业的生存和发展创造良好的文化土壤;加大对创新意识培育、创新人才培养、创新体系构建、创新园区建设的力度;依托丰富的文化资源,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利用老工业基地优势,壮大工业设计、工艺设计、产品设计,积极推动创意产业与传统产业的结合;抓住太原服务业发展机遇,推动建筑设计、景观设计、旅游设计等产业的发展,真正提高太原经济圈的创新力,使创新成为实现率先发展的不竭动力。

发展目标

充分发挥太原市中心城市的聚散作用牞提升城市综合功能,把太原打造成为黄河中游经济区域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物流的核心城市

太原市作为“太原经济圈”的核心城市,其最基本功能是对所辐射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能量与要素进行高效、有序、合理的集聚与扩散,使太原市的社会经济活动产生外部经济效应和集聚经济效应。也就是讲,太原市应以其固有的行政资源优势,整合圈内经济优势,实施经济圈战略,在自觉融入经济圈的同时,增强圈内资源配置功能,重点进行产业布局规划,经济结构转型,城市功能定位,实施基地化、园区化,渗透和带动圈内经济发展,从而成为真正具有支柱性、影响力和带动作用的经济强市。这也决定了太原市本身必须具有开放性、服务性和创新性。必须从强化太原市的基本功能入手,使之圈内基础设施一体化、产业发展一体化、功能管理一体化、土地利用一体化、生态保护一体化。同时形成城市的集合,改善有利于聚散功能发挥作用的外在环境和传导机制,加强黄河中游经济区的联系与协调,优化直接体现聚散功能的产业载体,有效地推动太原市经济社会的发展,从而带动整个经济圈的发展。

通过城市聚散,太原市可以获得一个更为广阔的经济腹地,可以和经济圈内各市县区形成统一完整的区域一体化市场,进而有力地推动黄河中游经济区域快速发展。

充分发挥太原市中心城市的多中心作用,延伸多中心城市功能,把太原建设成为开放型、多功能、强辐射、高效益的现代区域多中心城市

太原市作为省会城市,不仅是全省的政治中心,而且也是全省的经济、文化、科教、金融、信息中心。作为中西部地区的中心城市,太原又是物流中心、交通枢纽和能源新材料的供给基地。因此,太原市城市总体规划仍需重新调整结构和形态,把单中心城市结构变为多中心城市结构,从而使城市结构、形态、功能、分区和布局更为合理,并有利于更好地利用城市空间,丰富城市方面的层次,延伸城市功能。

当然,这种聚散功能不同于以往考虑太原辖区内狭小空间地带的集中,而是以经济圈为空间平台,实施经济圈一体化战略。随着太原市多中心的定位,将不符合城市定位的产业转移出去,产业转移也将由梯度转移为主向以改变城市功能为主的产业转移演变。太原主要发展电子信息、新材料、机械创新为主的先进制造业、现代金融业、信息服务、科技教育、文化博览、旅游、商贸等产业,成为吸引跨国公司和民营企业总部的中心,极大地提高服务业多功能作用,太原市必须不断创新,通过发明新产品,建立新产业,保持国内在技术上的领先地位,积极稳妥地逐步转移出去一部分传统产业、能源产业。

所以在产业转移的同时,要加大力度培育新兴的支柱产业,使经济转移在产业升级过程中,实现平稳过渡。而转移到圈内市县区的产业,通过优化升级推动该地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实现经济圈内经济生态共赢,使太原中心城市的功能保持充分释放。

充分发挥现代互联网作用,建立太原城市网络,放大城市功能,把太原经济圈建设成为层次分明、功能完善、协调发展的较发达经济带

城市网络是由各种不同性质和规模的大中小城市所组成的。它们之间具有地域经济技术的联系。太原经济发展空间结构,就是以太原市与周边的市县区的联系为纽带,形成以太原为核心的经济圈。因此,以太原网络为依托,完善不同级别、不同类型圈内各中小城市功能,是加快经济圈发展的基本原则。

太原城市功能不仅反映在圈内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中具有的地位和作用,而且通过经济圈内各成员的有机组合,共同构成具有各自优势,相互补充,形成各具特色的城市体系及多层次、纵横交错的经济圈网络体系。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