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莲花落

更新时间:2024-04-26 13:50

太原莲花落是一种说唱兼有的曲艺艺术,起源于清朝道光年间,主要流行于太原、晋中、吕梁等地区。

历史沿革

清朝道光年间,河南遭逢水患,很多灾民逃到山西省文水、交城一带。他们在那里繁衍生息,并将莲花落这一曲艺品种带入了山西。此为史上莲花落进入山西的最先记录。后来,莲花落深得晋中一代百姓的喜爱,他们与当时流浪艺人(原河南灾民)一起传唱,并且结合当地现实的情况,改革了原有的莲花落,变成了以晋中方言为语言的特色的莲花落,称“晋中莲花落”,又称“晋中落子”。

20世纪60年代初,太原市曲艺联合会相声演员曹强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开始挖掘山西的地方曲艺,开启了漫长而又艰辛的艺术探索之路。万事开头难(莲花落的唱腔、曲段零碎,曹强遇到很多困难),他走访各位民间艺人,并且向他们请教。收集到了珍贵的资料,又经过不断地创作与实践,曹强熟识了晋中莲花落的魅力,并以其为基础,改革了晋中莲花落。尤其是语言方面,从本来的晋中话改为了具备山西代表的太原方言,并融合了普通话语音和汇集提炼而来的民间词汇,让其语言更加性情化、易懂化、群众化,也适合莲花落的艺术风格特色和使人欢愉的宗旨。通过以上大量的实践和开拓,创就了此时土乡土色“太原莲花落”。曹强通过多年的摸索、探究、实践、创新,终于在1963年首次在晋祠庙会上给太原的观众表演了他的处女作《三晋太原》。

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初,太原莲花落走向成熟。太原莲花落能够如此盛行,这也离不开山西曲艺相声演员尹海鹏对太原莲花落这一领域的参与、贡献。

艺术特点

表演形式

太原莲花落,是一种说唱兼有的曲艺艺术。表演者多为一人,自说自唱,自打七件子伴奏。以唱为主、道白为辅的结构。说唱词基本上七言四句构成一段,多言按七句的情况处理。

太原莲花落以竹板击节,无须其他乐器伴奏,唱腔为段落体。每段开头和结尾用唱腔,中间用韵白或道白叙述故事情节,尤以模拟人物言行见长,活灵活现。表演者通过在不同场合的不同板式变化来渲染艺术气氛、营造艺术环境、烘托艺术效果、调整说唱节奏,最终达到配合表演的目的。

唱腔曲调

太原莲花落的表演不仅要说而且还要唱。一个形式完整的太原莲花落通常都要有一段唱腔。这段唱腔,可以是在开头也可以放在中间,但多见于开头部分。太原莲花落的唱腔放在何处,完全根据人物、故事以及情结的自然需求和作者的整体设计安排。当有两段唱腔时,前后唱腔在腔调上应有明显变化。

为了体现地方艺术特色,太原莲花落就要用地方唱腔来演唱。这个地方唱腔就是太原民间小调。地方的艺术性决定了地方的唱腔性。太原民间小调是太原地区民间自娱自乐的一种哼唱形式。它是人们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逐渐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太原民间小调具有民间性、地域性、情感性和即兴性等四个特点。

太原莲花落的唱腔有自己的特点,它短促、简明、活泼,极具个性化。短促是指它没有长腔调的演唱,不拖沓、不沉长﹔简明是指唱腔简练,不在唱腔上过分显示技巧和韵味,行腔不追求跌宕起伏和“九曲十八弯”的唱腔艺术效果。活泼是指唱腔幽默、诙谐而富有情趣。太原莲花落的唱腔既有规律可言又有一定的灵活性。有规律可言,就是要用太原的地方小调和民间唱腔来演唱。它既不同于晋剧的唱腔,又不同于山西境内其他剧种的唱腔。由于地域因素,太原莲花落或多或少受到晋剧和山西境内其他戏曲唱腔的影响,有晋腔晋韵的影子。灵活性是指唱腔即兴,不拘拟某一特定、固有的唱腔形式。这就给表演者以自由演唱的余地和空间,演唱的个性化和多样性也就呈现出来。

太原莲花落有唱的成分和内容,它能够增强其艺术效果和欣赏性,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太原莲花落的唱腔是配合“说”来表演的,是起辅助作用的。太原莲花落毕竟是曲艺而不是戏曲,观众是来听故事内容和情结而不是听唱腔的。配合和辅佐是唱腔的基本定位。须要说明的是,太原莲花落的唱腔必须是本土化的腔调和韵味,不能变成其他剧种的唱腔,更不能是山西境外其他剧种的唱腔。唱腔的地域性和本土化,决定着唱腔的总基调。

板式样式

板式通俗地讲就是竹板的打法和式样。包括竹板击节的快慢、长短、强弱、节奏、配合(大板和小板)。竹板击节的整体要求是清脆、响亮、连贯和自如。太原莲花落竹板的打法通常有以下四种板式:开场板;段落板;垫板和伴奏板。开场板即太原莲花落说唱前打的板式。先扣大板,再击小板,打板三巡后结束。每个巡回的板式相对固定。

大板和小板相互配合、交相呼应,形成有节奏的悦耳响声。开场板如同军营中的军号。开场板过后紧接着就要说唱了。因此,开场板是开始说唱的“号令”和前奏。之所以打板三巡,是因为打板一巡过短过快;打板四巡及以上又过多过繁,而“三”是一个繁简折中的选择数。段落板是段落与段落之间间歇打的竹板。段落板只需打板一巡即可。段落板是一种过渡的板式。太原莲花落是由若干个自然段落组合而成的。段落与段落之间的艺术切分就要使用段落板。通常须要打段落板的情形有以下几种:第一自然段和第二自然段之间;唱腔转道白或韵白之间;大的自然段之间须转换或间歇;快速道白韵白或快说快进后的间歇。

垫板是句与句之间所打的竹板,也是以句为单位,每句句尾必打的板式。也即在每一句的最后一个字刚一结束后迅速打一下小板。伴奏板,是为太原莲花落说唱伴奏使用的一种板式。伴奏板是太原莲花落中比较特别的板式,说它特别是因为它是四种常见板式中唯一一种和说、唱同时进行的打板形式。同步性是伴奏板的一种基本属性。使用伴奏板的目的是增强节奏性和韵律感,最终达到强化艺术性的效果。伴奏板常在下列情形中使用:唱腔过程、连说带唱过程、快说快进过程和强化动作过程。

语言句式

太原莲花落的句式分为对仗式句式和自由式句式两大类。语言是表现艺术内容的主要形式。太原莲花落的语言是太原莲花落的精髓。太原话是太原莲花落语言的核心和基础,因为太原莲花落的段子通篇都是要用太原话来表达的。

音乐器械

太原莲花落常用七件子伴奏,所谓七件子乃是分执于两手的竹板,因其右手所执两片大竹板,左手所执五片小竹板。大竹板打板,小竹板打眼,相互配合有板有眼,说唱之词则随着板眼节奏进行表演。所以,俗称此为“七件子”。后来发展到弦乐器和打击乐器伴奏。主要乐器有三弦、扬琴、二胡、木鱼等。

经典剧目

太原莲花落的传统曲目,多为脍炙人口的历史故事,当地人熟悉的民间传说。常见的传统曲目有《五女兴唐传》《万花楼》和《呼延庆打擂》《天宝图》《丝带记》《罗帕宝》等。建国后的主要曲目有《老虎村》《刘二娃》《血泪仇》等。

流行地区

太原莲花落发源于太原县(今晋源区)至榆次一带。多流行于太原、晋中、吕梁等地。

传承保护

流传现状

进入21世纪后,在中国改革开放新形势下,由于山西经济发展在中国处于滞后状态,这使得山西面临着文化生态危机,太原市仅存曲种太原莲花落也进入了瓶颈期。其面临着艺术形式与传承方式单一,无人传承,难以延续的现状。莲花落是太原方言与普通话的结合,随着普通话的普及,太原话已不再被新生的一代接受,加之太原莲花落是曲艺艺术,新一代的人对其兴趣少,所以太原莲花落出现了后继乏人的现状。

保护措施

2010年,曹强作为太原莲花落的唯一传承人,山西省人民政府投资,为他设立了工作室;2013年1月14日,太原市首届“曹强杯”太原莲花落大赛决赛在山西梅兰芳剧院举行,比赛实况录像春节期间在太原电视台连续播出,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传承人物

曹强(1937年—2014年),原名曹有元。山西平遥人。1958年从事文艺,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挖掘、整理频于灭绝的晋中落子,使太原莲花落一民间说唱艺术重新登上文艺舞台。创作并表演曲目100余个。

尹海鹏,在太原莲花落传承人曹强的基础上,进行了形式上的创作和改变,改编出了对口、男女、情景、群口和音乐太原莲花落,对太原莲花落的进一步传承和发扬。

入选非遗

2008年,太原莲花落入选山西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编号Ⅴ-2。

2010年,“太原莲花落”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编号Ⅴ-97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