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城遗址

更新时间:2024-04-13 17:35

太和城遗址,位于云南省大理市下关镇太和村,地处下关(南诏时期的龙尾关)至大理之间的苍山佛顶峰麓,南距下关6千米,北与大理古城相隔7千米。这里是大理坝子中苍山与洱海之间陆地距离较短的咽喉要地,是由龙尾关进入大理古城的要道。太和城的“和”,为夷语山坡之意,意思就是筑在山坡上的城。

历史沿革

唐朝时期,在洱海周边,散居着6个酋邦,称为“六召”,发源于巍山的蒙舍诏,因地处南方,又被称作南诏,蒙舍诏在唐朝的支持下统一六召后,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迁至太和城(太和城遗址)。

天宝六年(747年),在太和城内增筑金刚城。

大历元年(766年),南诏王阁罗凤建南诏德化碑。

大历十四年(779年),南诏迁都到羊苴咩城,太和城结束了作为都城的使命。

民国二十七年至民国二十九年(1938年-1940年)间,原中央博物院对太和城遗址进行了野外考古调查。

1964年,云南省文物工作队对太和城遗址再次进行调查勘测。

1997年,云南考古研究所对太和城遗址进行了调查勘探。

2005年,配合214国道大凤段扩建,云南考古研究所对太和城遗址南北城墙东段局部进行考古发掘,发掘面积1300平方米。

2015年,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大理州、大理市两级文物管理所在太和城遗址勘探中发现的太和城遗址2号建筑遗存、3号建筑遗存。

2016年11月中旬—2017年1月下旬,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大理州、大理市两级文物管理所对太和城遗址2号建筑遗存、3号建筑遗存进行了考古发掘,发掘面积共2000平方米,其中2号建筑遗存发掘面积约1100平方米,3号建筑遗存发掘面积约900平方米。

遗址特点

太和城遗址分内城、皇城及外城3部分,内城有半圆形瓮城,德化碑前的古道为城内的南北大街,皇城、外城的建筑为石垒筑成,金刚城内宫室的建筑以木料为主;外城南北城墙东段墙体主要用黑色淤泥掺加砂石等夯筑、有黄色细沙夯筑的墙基及基槽、墙体内外两侧有挡墙柱等。金刚城遗址,在太和城遗山顶,是太和城内的一个小城,平面呈不规则的圆形,和太和城北城墙西端相连结,位于佛顶峰上,用土夯筑而成。修筑时,恰逢唐朝赐南诏《金刚经》,所以取名为“金刚城”,是当年南诏的避暑宫,金刚城遗址仅存有一座土台。

文物遗存

太和城遗址出土有数量较多的瓦片(包括有字瓦)、釉陶砖等遗物。在6号探沟内,发现有大面积的铺地砖分布,揭露出的铺地砖范围长14米,宽1.6米,铺地砖为青灰色无釉砖,砖长33.5、宽17、厚5厘米。在铺地砖旁还发现有石柱础,石柱础以整块方石构成,中间有榫孔,边长77厘米至80厘米,榫孔直径10厘米。柱础间距4.9米。与柱础及铺地砖齐平的地面为较为坚硬的活动面,活动面及铺地砖上有一层瓦砾堆积,发现有少量的有字瓦。

在8号探沟内清理出多条石砌建筑基础。建筑基础采用石块垒砌规整,部分基础采用直径十余厘米的卵石整齐铺垫,似为散水设施。石砌建筑基础上覆盖有较厚的砖瓦堆积,除发现有青砖及釉陶砖外,还发现有大量的瓦当,瓦当种类丰富,有云纹、兽面纹、莲花纹、法轮纹等,也有少量滴水发现。

在4号、10号等多个探沟内发现有红衣陶片,从器型上判断,属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遗存,当时的太和城应该就是建于次时期的遗存之上。

太和城遗址2号建筑遗存发掘区中南部南诏时期堆积层之下发现1处青铜时代的残圆形建筑石墙基遗迹,在附近的同一地层中出土青铜钺、青铜镞等各1件;3号建筑遗存出土有汉晋时期纹饰残墓砖2块、南诏有字残瓦338片、南诏残花纹砖7块、残方砖21块、残绿釉砖2块、残陶鸱吻10件、残红砂石佛首1件、完整青铜鎏金杨枝观音立像1件、青铜金刚杵1件、残绿釉陶瓶2件、残绿釉陶碗1件、残黄釉陶盏1件、残灰陶盏1件、贴金箔夹砂陶片4小块、开元通宝2件、残滴水16件、残瓦当24件等。

南诏德化碑,立在太和城遗址德化碑亭内,碑高3.02米,宽2.27米,厚0.58米。青石质,正书,碑文记载了南诏政权建立初期,统一五诏、南诏和唐朝密切联系及双方交恶的经过,双方三次兵戎相见,最后归附吐蕃,和筑拓东城(昆明市)、设置官制等史迹。

研究价值

在大理州博物馆内,收藏了大量展示大理南诏历史文化的资料,太和城在大理整个发展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太和城遗址3号建筑遗存的1号房址被包含有南诏有字瓦的瓦砾堆积层覆盖,故其时代应为南诏时期。从打破1号房址的同一灰坑内出土遗物有残石佛首、青铜鎏金杨枝观音立像及青铜金刚杵等来看,1号房址为宗教建筑的可能性较大。发掘揭露出的房与房之间无墙相隔、正房与厢房通透相连的1号房址大型建筑遗存为研究南诏时期的建筑提供了考古资料。太和城遗址为研究南诏的形成、社会制度、云南各民族的关系、南与唐王朝和吐善的关系,提供了极其重要的文献资料。

保护措施

1961年3月4日,太和城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世纪80年代开始,太和城遗址由大理市文管所保护和管理。

2009年,大理人民作政府开始太和城遗址公园的总体保护规划。

2013年6月,太和城遗址被国家文物局列入“十二五”时期大遗址保护项目库。

2014年6月,云南考古研究所编制的《太和城遗址的考古工作计划》(2014-2018年)获得国家文物局批准;12月5日,按照考古工作计划,云南考古研究正式启动太和城遗址的考古工作。

2016年10月,国家文物局编制引发了《大遗址保护“十三五”专项规划》,太和城遗址被列入“十三五”时期大遗址。

2021年10月12日,入选国家文物局《大遗址保护利用“十四五”专项规划》“十四五”时期大遗址”名单。

2023年3月5日,由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大理州合作共建的“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太和城遗址考古工作站”,在大理太和城遗址南诏德化碑公园正式挂牌成立。

历史文化

南诏政权

南诏是中国唐代西南边疆的一个地方王国,唐王朝于开元二十六年(738年)册封蒙舍诏首领皮逻阁为云南王,南诏政权由此建立,其管辖范围包括今日云南全境及贵州、四川两省与云南相邻的区域,西、南亦到今天越南、老挝、缅甸等3国与云南接壤的部分区域。南诏时期,佛教(密宗)传入南诏,逐渐成为南诏统治者推崇的国教,是南诏国最盛行的宗教。这一时期统治者大建寺庙,铸造佛像,佛教成了南诏统治者维护其统治的工具。

天宝战争

唐朝与南诏的2次战争,都发生在唐玄宗天保年间,史称“天宝战争”。2次天宝战争发生时,太和城都是南诏的都城。天宝战争,虽然南诏取胜,但阁逻凤认为:“生虽祸之始,死乃怨之终,岂顾前非,而忘大礼。”这段“德化碑”里的话说明阁逻凤仍顾念南诏与唐朝的臣属关系。于是,他派人“收亡将等尸,祭而葬之,以存旧恩”。这就是在下关城区天宝街南侧的“大唐天宝战士冢”,也称万人冢。天宝之战后,阁逻凤统一了整个云南,南诏逐渐成为世人瞩目的政权。阁逻凤令人撰文,详述天宝战争的原因、经过,并着重言明不得已而叛唐的苦衷,将其刻制成巨碑,于唐大历元年(766年)立于王宫门外。大历十四年(779年),南诏王阁罗凤卒,南诏迁都至羊苴咩城,太和城完成了40年作为南诏心脏的使命,变成一座百姓安居乐业的普通城池。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太和城遗址位于云南省大理市下关镇太和村,地处下关(南诏时期的龙尾关)至大理之间的苍山佛顶峰麓,南距下关6千米,北与大理古城相隔7千米。这里是大理坝子中苍山与洱海之间陆地距离较短的咽喉要地,是由龙尾关进入大理古城的要道。

交通

大理白族自治州—六合巷—苍山路—人民北路—214国道—太和城遗址。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