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镇

更新时间:2024-04-10 17:39

太和镇,隶属于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地处东坡区北部,东经岷江与富牛镇毗邻,西与尚义镇相连,北与彭山区凤鸣街道接壤,区域面积87.05平方千米。

建置沿革

清顺治年间(1644年—1661年),属崇道乡。

民国十八年(1929年),设太和镇。

1953年6月,设太和镇。

1977年5月,改太和公社。

1981年2月,设太和区公所,公社改镇。

1990年10月,太和乡并入太和镇。

1992年9月,撤太和区公所,镇江乡并入太和镇。

2019年,撤销悦兴镇,将其所属行政区域划归太和镇管辖。

行政区划

2011年末,太和镇辖1个社区、10个行政村:太和、河东、建国、大林、龙亭、龙石、仙桥、新桥、三江、永丰、狮子湾;下设3个居民小组,89个村民小组。

截至2020年6月,太和镇辖3个社区、12个行政村:悦兴社区、龙亭社区、大林社区、龙石村、仙桥村、永丰村、三江村、远光村、元宝村、马堰村、四维村、群富村、莲墩村、金光村、罗家村,镇人民政府驻临安街北段79号。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太和镇地处东坡区北部,东经岷江与富牛镇毗邻,西与尚义镇相连,北与彭山区凤鸣街道接壤,区域面积87.05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太和镇地处岷江冲积平原,地势略为北高南低。

气候

太和镇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气候温和,雨量丰沛,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多年平均气温25.8℃,1月平均气温6.4℃。无霜期年平均299天。

水文

太和镇境内河道属长江流域,其流域面积8.7平方千米。主要河道有一级河岷江1条。河流总长度23千米,河网密度0.6千米/平方千米,径流总量336亿立方米。境内最大河流为岷江,从北至东南流经三江村、狮子湾村、河东村、建国村,长9.6千米,流域面积5.8平方千米,年平均流量1000立方米/秒,主要支流有毛河、王店子河、永通河等。

自然灾害

太和镇境内主要自然灾害有洪灾。洪灾一般10年1遇,主要发生在7—8月,最严重的一次发生在1984年8月,境内多地被淹,直接经济损失100万余元。

土地资源

2011年,太和镇有耕地面积29027亩,其中水田18492亩,旱田10535亩。

人口

2011年末,太和镇总人口36756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3626人。总人口中,男性18171人,占49.4%;女性18585人,占50.6%。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36607人,占99.6%;有彝、土家、苗等少数民族,共149人,占0.4%。2011年,人口出生率10.6‰,人口死亡率6.8‰,人口自然增长率3.8‰。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900人。

2017年末,太和镇常住人口为31647人。

截至2018年末,太和镇户籍人口为32686人。

2019年末,太和镇总人口6.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9万人,城镇居民0.4万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太和镇完成财政总收入545万元,比上年增长12%。农民人均纯收入6604元。

2018年,太和镇有工业企业67个,其中规模以上11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20个。

2019年,太和镇有工业企业13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9家。

农业

太和镇粮食作物以水稻、小麦、玉米为主。2011年,生产粮食12506吨,其中水稻10023吨,小麦1578吨,玉米723吨。主要经济作物有蔬菜、甘蔗、油菜等。2011年,蔬菜种植面积25106亩,产量70267吨,其中辣椒25088吨,青菜31233吨,莴笋10045吨,白菜3901吨;甘蔗种植面积640亩,产量2775吨;油菜种植面积5001亩,产量740吨。

太和镇畜牧业以饲养生猪、肉鸡、肉兔为主。2011年,生猪饲养量45708头,肉鸡饲养量66.4万羽,肉兔饲养量2.4万只。

太和镇渔业以养殖淡水鱼为主。2011年,鱼塘养殖面积153.3公顷,产量456吨。

截至2011年末,太和镇累计造林3390亩,林木覆盖率5.6%。2011年,水果种植面积150亩,产量124吨,其中椪柑24吨,橙89吨,橘3吨,柚4吨,梨3吨。

工业

太和镇以饲料加工、食品加工、造纸、印刷、包装业、建筑建材、商贸物流为主。

2011年,太和镇实现工业总产值31.3亿元,比上年增长8.5%,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75%。2011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6家,职工4200人,实现工业增加值6亿元,比上年增长13%。销售收入达到亿元以上的企业5家。

商业

2011年末,太和镇有商业网点650个,职工1300人;集贸市场2个。2011年,社会商品销售总额8769万元。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太和镇有幼儿园(所)5所,在园幼儿536人,专任教师21人;小学2所,在校生1172人,专任教师111人;初中1所,在校生518人,专任教师52人,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达100%;普通高中1所,在校生935人,专任教师72人。

科学技术

2011年末,太和镇有独立科研与技术开发机构1个;各类科技人才454人,其中专业技术人才149人,经营管理人才110人,技能人才75人,农村实用人才120人。

文体事业

2011年末,太和镇有文化艺术团体1个;电影队1个,年放映100场次;镇文化站1个,建筑面积128平方米;农家书屋10个,建筑面积720平方米,藏书1万册。文化行业从业人员2人,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0.01%,其中事业单位从业人员1人。地方特色民间艺术有民间根雕、三苏酒酿造技艺等。2011年末,有线广播站1个。新闻出版2011年末,各类印刷复制企业7家,包装装潢印刷企业5家,从业人员共400人;复制单位2家,从业人员共15人。

2011年末,太和镇有篮球场5个,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30%。

医疗卫生

2011年末,太和镇有医疗卫生机构1个;病床51张,专业卫生人员48人,其中执业医师20人,执业助理医师15人,注册护士13人。2011年,医疗机构完成诊疗2.3万人次,住院手术216台次,出院病人1804人次。

2011年,太和镇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1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27755人,参合率95%;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分别为1.7‰、1‰。

社会保障

2011年,太和镇有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799户,人数806人,支出126.7万元,月人均131元;城市医疗救助146人次,支出11.2万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161户,人数1199人,月人均72元;农村五保集中供养64人,农村五保分散供养18人;农村医疗救助72人次,支出22.9万元。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390人,抚恤事业费支出110万元。敬老院1家,床位98张。新增就业人员320人,有72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30人。

环境保护

2011年,太和镇财政用于环境保护的资金为150万元。城镇绿化覆盖率达到52.8%,全境林木绿化率达到49.9%。

邮政电信

2011年末,太和镇有邮政网点3个,投递路线单程总长度20千米,投递点11个,乡村通邮率100%;全年投递国内函件1.2万件,国内汇票业务完成0.1万笔,国内异地特快专递完成0.7万件,征订报纸0.5万份、期刊0.3万册。电信服务网点3个;电话交换机总容量5500门,固定电话用户3500户,电话用户普及率达到31%;移动电话用户4200户,比上年增加1500户,移动电话普及率为37%,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光缆线路总长达15千米,主干电缆达10万对千米,互联网端口总数2300个,其中已占用端口总数1800个,宽带接入用户1800户,比上年增加700户。

基础设施

2011年末,太和镇铺设干线水管50千米,年工业用水90万吨、生活用水7.5万吨;排水管道140千米。

2011年末,太和镇拥有110千伏及以上变电站(所)9座,主变压器4台,总容量0.16兆伏安,高压输电线路4条,总长度7800千米,用电负荷13万千瓦。

2011年末,太和镇有天然气管线4.8千米,天然气用户172户,燃气普及率15%,月天然气平均用量5000立方米。

2011年末,太和镇有公共绿地3.9公顷,绿化覆盖率15%。

交通运输

2011年,太和镇已形成由铁路、公路、水路3种运输方式构成的交通运输网络。成昆铁路(永丰村至龙石村)境内长5千米;成绵乐城际铁路(新桥村至龙亭村)境内长8千米。103省道境内长8.3千米;日均发送72辆客车,日客运量0.3万人,年货运吞吐量500万吨。境内岷江河为一级航道,境内长9.6千米,年客运量11万人次。

历史文化

相传旧镇原在岷江河东岸,大约200年前,因岷江的一次洪灾而迁往河西,即今太和镇镇址,取太平和顺之意,故名“太和”。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