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短吻海豚

更新时间:2023-09-05 22:12

太平洋短吻海豚(学名:Lagenorhynchus obliquidens),是海豚科、斑纹海豚属动物,又名“太平洋斑纹海豚”。太平洋短吻海豚体呈纺锤形,头部吻突短而扁,口较小,眼小、近圆形,体背黑色或黑灰色,腹面白色。

形态特征

太平洋短吻海豚体长一般为2-2.3米,体呈纺锤形背鳍前部体粗圆,自肛门往后体急剧变细。头部吻突短而扁,背面自吻基部向后平缓升起,吻突与额部界线明显。口较小,上下颌近等长,两颌每侧各有齿30-35枚。眼小,近圆形,位于口角稍后上方。尾柄上下方有明显的棱状皮脊。背鳍高大呈镰状,位于体背中部稍偏前,高约为体长的1/12-1/6,基部宽,前缘向后倾斜,顶角尖,后缘凹入。鳍肢中大,基部较宽,前缘弧形,外角较尖,后缘由凸出部至外角尖端凹入。尾鳍较宽大,平展成左右翼,后缘中央有1缺刻。

太平洋短吻海豚体背黑色或黑灰色,腹面白色。体侧自眼后越过鳍肢到腹面白色边缘呈灰白色区,背鳍基下侧至尾基之间的体侧也呈灰白色区,其前部似两齿叉形,余部为浅黑灰色。头和上颔黑色。下颌仅唇部黑色,其余部分白色。从口角至鳍肢前缘并越过鳍肢经体侧下方达肛门间有1条黑色带,该带为腹部白色区与体侧灰白色区的分界线。背鳍前缘小部分黑色或黑灰色,余部近似灰白色。鳍肢和尾鳍的上下面均黑色或黑灰色。

栖息环境

太平洋短吻海豚通常冬春季多栖息在低纬度沿岸暖温水域,夏秋季多栖息于海洋深水区或向北游入高纬度水域。

生活习性

太平洋短吻海豚喜集群活动,通常成数十头至数百头的群游泳,有时也结成1000头的大群体出现。性活泼,擅长空中绝技,平时游速较慢,巡航速度每小时7-11km/h,但受惊吓或逃跑时速度会大幅加快,瞬间速度可轻易超过47km/h,最快可达55km/h。

常跃出水面,喜潜水,往往在水面形成类似示威性的行动,快速游泳时,常跳出水面2米多高。常出现在船前,随船乘波逐浪,追逐游泳。有时被围网和刺网捕获时,可跳跃或咬破网具逃逸。具强烈的眷恋性,若同伴受伤,则不肯离去。

太平洋短吻海豚主要食物为中上层小型群集性鱼类、头足类,比如鳀鱼鲱鱼胡瓜鱼鲭鱼。觅食时多分成20-30头的小群,互相保持较远的距离,捕食后、休息或移动时又聚集成紧密的大群,每只成年海豚每天进食约9千克。

分布范围

分布于加拿大、中国、日本、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朝鲜共和国、墨西哥、俄罗斯联邦、美国。

在中国分布于黄海、东海、南海海域。

繁殖方式

太平洋短吻海豚以“一夫多妻”制的方式繁育后代。该海豚的一个群体由一只占统领地位的雄性和许多其它雄性与雌性组成,那只作为统领者的雄性海豚会与性成熟的雌性交配。

雌性太平洋短吻海豚大约在5-6岁时达到性成熟,雄性则是在8-10岁。交配通常在夏天或者秋天(3-11月)进行。雌性海豚的孕期约为11-2个月,一胎产下一只海豚,出生时体长约为90厘米,体重可达6千克。生殖间隔不详。太平洋短吻海豚人工圈养的寿命平均为20岁。

亚种分化

单一物种,无亚种。

种群现状

种群数量

种群分布不零散。1987-1990年,太平洋水域约有90-100万头太平洋短吻海豚;1996-2001年间,沿美国西海岸的平均丰富度估计为约24000头;2008调查显示,太平洋短吻海豚在日本海域资源丰富(估计30000-50000头)。该种种群数量发展趋势未知。

致危因素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无危(LC)。

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二级。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