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8-24 21:20
太息又名叹息,叹气,指情志抑郁,胸闷不畅时发出的长吁或短叹声的症状。太息之后自觉宽舒,是情志不遂,肝气郁结之象。
正常人的呼吸中,一呼一吸称为一息,一息脉动四次,三息之后有一次深呼吸,脉五动,脉诊上称为“闰以太息”。病理情况下,若患者频频叹气,称为善太息,是一个症状,可由肝胆郁结,肺气不宣引起。
1、肝胆气郁,肺气不宣
《灵枢·经脉第十》“胆足少阳之脉,⋯⋯是动则病口苦,善太息”,足少阳胆经多气而少血,发生病变,则口苦,善太息。《素问·七十四》说:“病生肤胁,气归于左,善太息。”肝在生理功能上主硫泄,凋畅气机,调畅情志,如这一功能正常,则气机通畅,情志活动正常,呼吸均匀,升降有度,反之则会出现气机不畅,善长太息胸闷不舒等一系列症状。因此善太息是由于肝胆的功能异常影响了气机,气机不畅而出现的异常呼吸。基于此,传统观念认为善太息证属肝胆气郁,是肝胆失于疏泄、气机郁滞所表现的证候。
2、宗气不足
《灵枢·口问》“黄帝曰:人之太息者,何气使然?岐伯曰:忧思则心系急,心系急则气道约,约则不利,故太息以伸出之。”《素问·举痛论》又言“悲则心系急,肺布叶举,而上焦不通,荣卫不散。”可以看出《黄帝内经》认为太息的病因是忧、思和悲“三情”,而病机是“心系急”所导致的“气道约,约则不利”和“上焦不通,荣卫不散”,其中“不利”、“不通”、“不散”均是气机不畅的表现。
邢老认为心系急、气道约之根本应为宗气不足,气虚下陷,故治疗补手少阴,心主,以补益宗气为主。
宗气又名大气,是积于胸中之气,具有“走息道以行呼吸,贯心脉以行气血”的作用。因心在膈上,原悬于大气之中,大气不足,而心无所附丽也,故心系急。大气虚而欲陷,不能紧紧包举肺外,人觉有呼吸之外气与内气不相接续,故气道约,气短不足以吸。张锡纯在《大气诠》中认为“心与肺皆在胸中大气包举之中,其布护宣通之原动力实赖此气”。因此,宗气“走息道”、“贯心脉”的实现,实际上是通过激发心肺阳气俾心气心阳温心脉、行气血,维持心力、心律和心率,使肺叶布举主司呼吸之气、一身之气,朝会百脉以敷助心血运行。受忧思等情绪变化患者多善太息症状加重,但情志因素应仅仅视作为诱因,是在宗气不足、无力推动气血运行的前提下而使症状加重,故应在补益宗气的前提下酌加理气解郁之品。
1、善太息之实者,正如《选释》所言,多由肝胆郁结、肺气不宣等邪实所致。
(1)肝胆郁结之善太息必伴有胸胁胀痛或满闷、呃逆、嗳气频作、脉弦等。
(2)胆火实热者伴有目眩耳聋、头晕、胸满胁痛、口苦、呕吐苦水、易怒、少寐多梦,脉洪数实等症。
(3)肺气不宣者,或伴有痰浊阻肺之咳嗽气喘,喉中痰鸣、痰粘稠、胸胁支满疼痛,倚息不得卧,苔腻色黄、脉滑,或伴有风寒束肺之恶寒发热,头痛身楚,无汗鼻塞流涕,咳嗽痰稀薄,苔薄白,脉浮紧及寒痰内阻之咳嗽频剧,气急身重,痰粘白量多,苔白滑,脉弦滑,或邪热塑肺之咳声洪亮,气喘息粗,痰稠色黄,便干溲赤,舌干质红,苔黄燥,脉数等。
2、善太息之虚者,其病因脉症如《医学衷中参西录·治大气下陷方,升陷汤条下云:“胸中大气下陷,气短不足以息。或努力呼吸有似乎喘。或气息将停,危在顷刻。其兼证,或寒热往来,或咽干作温,或满闷怔忡,或神昏健忘,种种症状,诚难悉数。其脉象沉迟微弱,关前尤甚。其剧者,或六脉不全,或参伍不调。”
因肝胆气郁等实证“太息”的治疗,选用四逆散、逍遥散、柴胡疏肝散等剂;因宗气不足而至虚证“太息”的治疗,可参考《医学衷中参西录》升陷汤,或邢月朋老中医的益气升降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