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慈桥

更新时间:2024-02-27 14:34

太慈桥,其最早的记载见于《贵州图经新志》:“太慈桥,在治城西南五里,四方河之上(实为小车河之上),俗讹为太子桥。

文帝建桥

老桥中,也比较具有传奇色彩。”据说明建文四年,燕王朱棣举兵攻打南京,破城后,皇帝化装成和尚逃往贵州深山老林躲藏。那时小车河两岸山民生活不便,想架桥沟通东西,苦于经费困难一直不能实现,一过路僧人见此情况,自愿出钱帮助,待桥竣工之日,和尚突然不知去向,最后探知此乃倒台落魄的惠帝朱允炆,为纪念他的功德,遂以“太子”为桥名。为掩蔽建文帝行踪,故意将其讹传为“太慈桥”,沿袭至今。古桥高居于小车河上,现古桥保存完好,为贵阳市保持历史旧貌最久的古桥之一。其实,这些都是老百姓根据桥名推测演绎出的一段故事,想当时朱允炆自身难保,惶惶不可终日,生活境况可能还比不上一个普通老百姓,怎么还有能力帮助他人。太慈桥于明弘治十八年(1505年)由太监杨贤建,是座单孔大石桥,长7米余,宽约4米。

太子传说

太子,是帝王儿子中能继承皇权的那一个,是未来王朝的统治者,可算是封建社会最有投资价值的一只潜力股。春秋战国时期,商人吕不韦就在秦国太子子楚身上做投资,帮助其继承王位,吕不韦也做了丞相,其投资回报率实在难以用数字来衡量。太子不仅在权势上有巨大的成长空间,而且太子比皇帝年轻,想像中应该是受过高等教育、充满贵族气质外加英俊潇洒玉树临风,是浪漫故事的最佳男主角。从古至今,“太子”这个人物类型曾演绎出许多的经典故事,贵阳城南的太慈桥,也有一段和太子有关的故事。

按说贵州在古代属于山高皇帝远的地区,当时没有空客没有高铁,皇室宗亲要来这里远足并非易事。所以,贵阳这片较少皇族成员的踪迹。但明初时,有一位皇太子打破了这样一个惯例,不远万里来到贵阳。不过他不是来考察调研,而是来逃难的,他就是建文帝朱允炆。

公元1398年,建文帝以皇太孙的名义继位,但是他的叔叔燕王朱棣不服,在1402年举兵造反。建文帝斗不过他叔叔被赶下帝位,不知所终。有种说法是建文帝换上和尚的马甲从明朝的帝都南京出逃,一路流落到西南地区。

明朝开国没多久,皇帝就被自己亲叔叔赶得到处跑。到明末朱棣的子孙也同样被满清的八旗兵一路追杀,被迫重走这条逃亡的老路,看来真是报应。回头再说建文帝,他躲猫猫玩得好,其去向已成历史谜案,至今无人知晓。不过,贵阳民间有个和建文帝去向有关的传说:当年贵阳的小车河阻断交通,两岸居民通行不便,但修桥又缺乏资金。一路过的僧人见此情形,自愿出钱友情赞助。桥修好后和尚又再次消失,不过有人认出此僧就是建文帝朱允炆。因为建文帝做过皇太孙,所以此桥被命名为“太子桥”,之后又担心以“太子”为名不够低调,会有仇家寻得踪迹赶来找麻烦,于是又取其谐音改为“太慈桥”。

明武宗正德三年 (公元1508年),明朝历史上另一位重要人物确确实实踏上了贵阳的土地,这个人就是因得罪权贵被贬至贵州修文县的王阳明。王阳明即便官职被贬,但他毕竟是心学理论的学术权威,到贵州的第二年就受聘到贵阳讲学。其间王阳明游历过小车河,并写下《太子桥》一诗:

“乍寒乍暖早春天,随意寻芳到水边,树里茅亭藏小景,竹间石溜引清泉,汀花照日犹含雨,岸柳垂阴渐满川,欲把桥名寻野老,凄凉空说建文年。”

诗的结尾处明显是借桥名和建文帝的往事抒发一下自己的感伤,由此可见,太慈桥的太子传说在当时已广为流传。明朝末期,那个年代的旅游帝徐霞客也曾来到贵阳的太慈桥,对于有关此桥的传说,徐霞客则提出了异议。因为据史料记载,太慈桥应为明弘治十八年(公元1505年)由太监杨贤筹建,因此该桥又名杨公桥。建桥的年代距建文时已有百年,建文帝如果不是长命一百多岁,是不可能在当地出现的。

无论当年的太子是否真的出现过,明朝修建的太慈桥历经五百年的风雨仍留存至今。当然不是花溪大道上那座双向八车道的现代桥梁,原有的太慈桥是一座单拱石桥,长约7米,宽约4米,就在新桥的不远处。如今的太慈桥依旧小桥流水、碧波荡漾,即便当年的太子早已逝去,但这里仍然是个演绎浪漫故事的好地方。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