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11-28 01:39
太白岩又名西山、西岩,全长3公里,最高海拔405米,占地约60公顷,有“万州第一山”和“白岩仙迹”之美称。太白岩石刻群主要分布在半山腰岩壁间,现存历代名人雅士、老道高僧游览题刻43件。其中清以前6件,清代28件,民国9件。新中国成立后镌碑刻50余件。
太白岩,位于万州主城区北面,高约400米,长约3公里,面积40公顷。太白岩得万州八景之“白岩仙迹”之利,具有自然风光优势,岩上古今题刻闻名遐迩。自唐宋以来,就有万州名胜之称。
太白岩半山石壁有宋代石刻“观德亭”三个大字。明万历年间,四川按察史曹学铨来万,指出唐代诗人李白曾在西山读书,遂修建“太白祠”。
太白岩现存摩岩石刻40余处,清道光年间的摩岩石刻“太白岩”三个大字清晰可见,被国家文物局列为中国名胜。景区内建有“九五万县惨案”抗英烈士纪念馆、九五惨案纪念碑。太白岩风景绝佳,草木之秀,林泉之胜,莫与争长。登临山顶,既可发思古之幽情,抒奋发之壮志,又可览万州之全景,赏江山之秀美,是市民游玩和外来游客览胜的常去之地,年均游客量约20万人次。
传说,“诗仙”李白曾到山峰西崖上饮酒弈棋。日落黄昏,晚霞中飞来一只五彩金凤,口衔金壶,飘落在李白身边。李白举起金壶豪饮,而后抛掷金壶,仰天大笑,跨上金凤飘然而去。从此留下了“谪仙醉乘金凤去,大醉西岩一局棋”的千古佳话。那只金壶落于北面一山头,顿时化为一股清泉,长流不断,后人取此泉水酿酒,名为“太白酒”;又将李白弈棋的山崖取名“太白岩”;金凤栖歇之处名叫“歇凤山”。
历代文人名家多在太白岩石壁刻石题字,现存有摩崖石刻52余处,分布在长460米,宽30米的崖壁上。这些石刻是自东晋至民国的石刻遗存,书体以楷为主,涵盖草、篆、隶、行诸种书体。
沿着陡峭崎岖的山路向上,进入太白公园的门口,你就会看到一扇寨门,门匾上书“第一山”。山门石刻对联为清代四川提学使何绍基撰写的“漫天宿雾,万泉恢复风墙动。一轮冰霜,群山齐失白岩高。”百年风雨冲刷后,依然笔力遒劲。进入寨门,就进入了一个石刻书法的世界。
在半山石壁,有宋代石刻“观德亭”三个大字,颜色已经有些黯淡,但是仍能辨别认识。楷书“统束余山”四字也为宋代所刻,该处石刻在清水祖师殿到三清殿的岩壁间。因为年代久远的缘故,现“统”字已剥落,从尚存的其余三字看,端严而稍修长,笔画挺拔而稍细瘦,颇类黄庭坚书法风格。
清朝的文人士大夫在太白岩上的题刻是太白岩石刻主体,多达43块。有仿王羲之行书体书刻于光绪庚寅年的巨幅“鹅”字;亚拙山人王锡金书于咸丰丙辰仲春的颇类赵孟行楷书的“心正”二字;有光绪年间渝城周仁勋所书的“福寿岩”大楷,厚重饱满,大气磅礴。
万州区太白岩碑刻中,“神智体”诗算得上是一罕世之佳作了,原作中,“竹、岩、亭、门、夜、事、有、来”等八个变形字和错别字,就组成了一首五言绝句诗,读来可谓妙趣横生、意境绝妙。读了《三峡都市报》上《太白岩神智体新解》一文,对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邓绍基先生的见解颇为钦佩,但对该诗的理解笔者却又有不尽相同之处。
首句“小竹横岩栽”,笔者与邓先生观点相同,认为用“栽”字欠妥,因为“三平调”乃旧体诗之忌。但若用“上”字,似乎也不妥,减少了该诗几许韵味。窃以为解为“小竹横岩外”更好点,一则押韵,二则平仄合辙,三则更符合诗意。次句“空亭门半开”中,若用“空亭”只能反映亭子空旷的客观状态,而“亭空”则更具主观色彩,体现了诗人因孤寂,则更感亭子空荡。所以,笔者赞同邓先生顺读的解法,但句子中的“门半开”是否可解为“户半开”呢?也许“户”字更合平仄之道一点吧!末句“偏有一人来”。笔者拙见以为目前对此句的解析与该诗的意境相去最远,且字面上与上一句不相衔接。古代汉语中“有”字是最典型的通假字,与“又”字同义、通用。诗中的“来”字,原诗作者故意少写了下面的“人”字两笔,笔者以为末句应解为“偏又少人来”。这从诗面上能讲通,更主要是与整首诗意境相吻合。诗人独坐亭中,孤独而深感“无一事”,多么盼能有人来与之小坐、闲聊片刻啊!但却偏偏又少人(或理解为无人)来。
综上所述,通观、细品太白岩上的“神智体”,以为其诗文应解读为:
小竹横岩外,
亭空户半开,
夜长无一事,
偏又少人来
【拙见】吾以为“亭空户半开”中的“户”还是用“门”更为趣妙,“门半开”应了字面,半门为户,“户半开”与题面相去甚远。
曾经在太白岩下居住和生活过的中华诗词协会会员、重庆市诗词协会会员陈长青给出的破译版本,在平仄格律和字形解读上应该更为贴切:
小竹横岩上,
空亭长半开。
夜长无一事,
偏又无人来。(有,古同又)
----------------------------------------------------------------------------------------------------------------------------------
太白岩石刻文化价值
太白岩是万州的宗教胜地,它因宗教文化而兴,历代宗教人物活动于此,并以宗教教化等形式在此留下了众多的题刻。它又是万州的旅游胜地,前人所留字迹又成了后人游玩观摹的对象,从而形成了太白岩日渐丰富的旅游文化。当人们游历于太白岩石壁间,这些充满古老文化气息的书法石刻,为观赏者带来了丰富的审美享受。
其次,太白岩题刻的书法价值毋庸置疑。太白岩山势陡峭,石质坚硬,适宜刻字题写,且利于保存。从历代留刻的真、草、篆、隶、行诸种书体来看,均反映了当时较高的书法水平。太白岩石刻诸碑均具有较高的书法艺术价值和历史文献资料价值。后人观赏这些石刻,可得到诸多如宗教、历史、风土、时代艺术特色等多方面的收获。
可以这样说,太白岩石刻既是三峡地区历代文人墨客在此活动的缩影,又是一部三峡地区书法艺术风格演变的源流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