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阴病

更新时间:2023-11-01 08:16

病名。太阴病为《伤寒论》六经病之一,主要由脾阳素虚,或内有寒湿,复感外邪,致脾虚不运,寒湿内停。或是三阳病误治,伤及脾阳,致脾虚不运,寒湿内停;或邪陷脾络,脾络不通。所以太阴病的性质以脾脏的虚、寒、湿为特点,证见腹满而吐、下利、食不下、腹痛

解读

《伤寒论·辨太阴病脉证并治》:“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

《伤寒分经》卷三:“太阴为寒藏,其宜温之证为最多,非一方可尽,故曰,宜服四逆辈,则理中、真武、附子等汤,俱可随证用之矣。”《伤寒附翼·太阴方总论》:“其来由有三,有因表虚而风寒自外入者;有因下虚而寒湿自下上者;有因饮食生冷而寒邪由中发者。总不出于虚寒,法当温补以扶胃脘之阳,一理中而满痛吐利诸症悉平矣。”一说,太阴病有阴阳虚实之分。《伤寒贯珠集》卷六:“然太阴为病,不特传经如是,即直中亦如是,且不特伤寒如是,即杂病亦如是,但有属阴属阳,为盛为虚之分耳。”《伤寒医诀串解》卷四:“太阴为湿土,纯阴之脏也,从阴化者多,从阳化者少。病入太阴,何谓太阴之邪从阴化?《伤寒论》云:腹满,吐食,自利,不渴,手足自温,时腹自痛是也,宜理中丸、汤主之,不愈宜四逆辈。病入太阴之邪从阳化,《伤寒论》云:发汗后不解,腹痛,急下之,宜大承气汤是也。”从阳化,即指太阴病转为阳明病。

中医应用

1、病因病机

太阴病成因有二:一是脾阳素虚,或内有寒湿,复感外邪,致脾虚不运,寒湿内停。二是三阳病误治,伤及脾阳,致脾虚不运,寒湿内停;或邪陷脾络,脾络不通。所以太阴病的性质以脾脏的虚、寒、湿为特点,即以脾阳虚衰、寒湿内盛、运化失职、升降失常为基本病机,以腹满而吐、下利、食不下、腹痛为主要证候。

2、证候分类

太阴病的证候有表证、里证之分。太阴病表证,乃素具太阴体质,又复感外邪发病,以脉浮、发热恶风、肢体痛楚为主要证候特点。太阴病里证,由于体质因素及感邪程度的不同,又有里虚证与里实证之分。里虚证,以自利不渴为特点;里实证,以腹满时痛、大实痛为特点。

3、治法方药

太阴病的治法,仲景明确指出“当温之”。因太阴病以里虚寒为基本病证特点,故其治疗方法以温阳祛寒、健脾化湿为主。方药是四逆汤一类的温阳之方。又根据病型的不同,太阴表证可用汗法,主用桂枝汤。太阴里实证又当温通脾络,方用桂枝加芍药汤、桂枝加大黄汤。由于太阴病性质为里虚寒证,故当禁用吐法、下法。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